已警告雷尔勿重复混蛋论 槟议长批总检署藐视议会

《当今大马》2014年6月19日 傍晚5点46分

总检察署原定今日提控,在槟州议会辱骂巫统“混蛋”的行动党斯里德里玛州议员雷尔,引起槟州议长刘子健不满。他批评,总检察署漠视议会独立,“二度”裁决雷尔,是在挑战作为民意最高机构的立法议会,并促总检察署撤销提控。

刘子健今日发文告指出,在雷尔辱骂巫统“混蛋”后,本身已根据议会常规警告雷尔不可重复这个字眼,并批准巫统议员根据议会常规紧急动议,把此课题交由议会特权委员会处理,但由于动议不获得足够支持,所以无法通过。

“鉴于此,各造都根据议会常规行事,而我也裁决,所以整个课题已结束。”

行政司法不可破坏立法

他解释,由于行政机构是执行立法议会通过的任何动议及法案,而司法机构则确保议会通过的动议及法案,获得各方遵守,不会出现滥权,因此立法议会在三权分立下,拥有崇高的地位。

“因此,立法议会所做的决定,都必须获得各造遵守。行政及司法机构绝对不应把手伸入立法议会,破坏议会独立。”

阅读更多

国会通过禁足苏仁德兰半年 民联议员喊橡皮章集体离席

《当今大马》2014年6月19日 中午1点27分

国会下议院今午在一片拍桌抗议声浪中,强行通过动议禁足公正党巴东色海区国会议员苏仁德兰长达半年。在野党议员不满议会没有按照程序行事,在没有辩论下通过该动议,因此在议会厅内拍桌子怒喊“橡皮章”后集体离席。

同时,公正党鹅唛区国会议员阿兹敏因拒绝收回“副部长行为丑陋”的言论,遭到主持议会的副议长罗纳建迪也一并驱逐。

阿兹敏在议会厅里发言时,不满农业及农基工业部副部长达祖丁站起来打岔,形容其打岔行为丑陋(hodoh)。

约中午12点,首相署部长沙希旦提呈动议禁足苏仁德兰半年,朝野议员便开始针锋相对。

议员怒喊“橡皮章” 

在野党议员抗议这项动议不符合程序,阐明这项动议最少须有24小时通知,并且应该公开辩论,惟不获理会。

国会反对党领袖安华站起来抗议,众议员也集体高喊“橡皮章”。下议院最终以“声浪投票”方式通过动议后,在野党议员集体离席。

“橡皮章”(rubberstamp)一词含有贬义,嘲讽立法议会仅是政府通过法律等的傀儡工具。

阅读更多

陈宝卿‧渎职不严惩,弊端无休止

《星洲日报》2014-06-19 08:54

一些事,如果一再发生,人们司空见惯,也就习以为常,就像总稽查局报告每年揭发的政府部门弊端。

2013年第二系列总稽查司报告又揭发9个政府部门一连串管理不当,例如工程或采购没依据规格、工程质量低劣延宕、政府资产管理有缺陷,以致浪费公帑的老问题。

尽管政府已在努力改进,但政府部门“滥权、违法或渎职”等等字眼,每年还是在总稽查司报告出现,成了常态,多少有损政府的形象。

总稽查局揭弊后,那些涉及滥权、违法、渎职或什至贪污行为,影响国家基建设施,浪费纳税人血汗钱的公务员,最终可有被追究责任,受到应有的惩罚?

从2013年第二系列总稽查司报告一出炉,政府首席秘书阿里韩沙立即确认有21名公务员会受到对付的事件来看,政府确实想向民众交待,犯错的人会受到惩处。

问题是,报告才出炉几天,政府的调查结果即迅速完成,并确定总稽查司报告的25个告诫中,只有10个须采取纪律行动,另外15个没有涉及滥权、违法或疏忽,只需改善程序和条例。阅读更多

【妙文】美国将反毒战争作为帝国在美洲的战略

阿历杭德罗阿吉莱拉 魏文编译 

美国政府在美洲40多年的军事行动中借口对付非法贩毒,坚持利用反对毒品的战争作为帝国在美洲的战略。

反毒战争是1971年由美国前总统里查德•尼克松宣布的,80年代由前总统罗纳德•里根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实施。在贝拉克•奥巴马总统执政期间(2013-2017)在处理实施反对贩毒斗争的方式上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但是,实施反对毒品的战争方式的细微差异并不必然导致对反毒政策的全面改革,这些政策的标志是连续的军事化。这些改革旨在掩盖在受到贩毒影响最严重的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行动的军队、警察和私人制造的暴力,让他们逍遥法外。

回顾反对毒品的战争的历史,人们有两个基本的解读:减少贩毒明显失败,在本地区的政治、军事和外交保持渗透。但是最近几年这场战争出现了某些变化,主要是提出计划的方式的变化,出现五角大楼和国务院的“双项式”,以及它们的忠实机构美国禁毒局和美国国际开发署联手。

美国联邦调查局和禁毒局从80年代以来一直在巩固它们在反对非法贩卖毒品斗争中的联系。其中秘密调查机构的参与上升,他们是极端秘密的精英特工团体,几乎总是由本地区的警察精英组成,为他们配齐装备,由禁毒局的特工进行训练和督查。它们的成员的背景应当经过审查,定期检查是否服用过毒品。它们能够得到禁毒局的情报数据。… 阅读更多

【妙文】扎卡里亚:谁失去了伊拉克?奥巴马还是小布什?

法里德·扎卡里亚

  • 《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后美国世界》

2014-06-18 06:38:17

伊拉克已走到转折点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伊国内敌视政府的力量正变得更加强大,装备更好,更有组织。他们在夺取第二大城市摩苏尔后,获得了武器、弹药和数百万美元现金,并将凭此继续扩张。与此同时,在华盛顿,一个问题开始浮现:谁失去了伊拉克?

美军伊拉克

谁失去了伊拉克

不管美国是在什么时候提出这样的问题——比如1950年代关于中国、1970年代关于越南——不应忘记的最重要一点是,当地统治者失去了自己的国家。中国国民党和南越政府腐败、无能、软弱,缺乏包容性,不像对手那样具有高昂的战斗意志。伊拉克国内局势也是这样,甚至更加如此。谁失去了伊拉克,这个问题的第一个答案首先是,伊拉克总理马利基。

马利基及其执政党犹如恶霸,将逊尼派排除在权力之外,利用军队、警察和武装民兵对其实行恐怖统治。马利基政府今天面对的反叛完全在预料之中,因为事实上,同类事件早就发生过。自2003年开始,伊拉克政府就一直面临着逊尼派的反抗,是时任驻伊美军最高指挥官的彼得雷乌斯最终压制了这些反抗。他当时就毫不隐晦地表示,自己的核心战略是政治——将逊尼派部落及民兵纳入体制。他常常指出,逊尼派成功的反抗活动,为伊拉克将逊尼派纳入政府结构、真正实现权力分享赢得了时间。… 阅读更多

【妙文】荀越:八百破三万的奇迹

  • 2014-06-18 09:39:10
  • 来源:海疆在线

核心提示:强加的民主不是民主,刺刀下的政府更不能叫政府。本质只是美国维持社会工具的伊拉克政府军的失败自然是理所当然的。而美国挂着民主幌子,强加的武力霸权的崩溃也就可想而知了。

八百破三万,这在历史上都是足以大书特书的超强战例,在冷兵器时代也得是精锐部队打击无组织无训练的农民军才能有的奇迹。进入热兵器时代后因为武器的杀伤效率大大提升。哪怕以美军之强面对索马里的武装民兵,也不得不“黑鹰坠落”,上演了一出落后国家对超级大国的逆袭。

而如今居然这种“奇迹”又出现了。2014年6月,“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ISIS)因在叙利亚和前盟友发生内讧并受挫,重新回到伊拉克境内,八百武装分子击破三万伊拉克政府军部队。三万美式装备、美军训练的两个师,面对八百轻装恐怖分子,一触即溃!

这战斗力,说他们是皇协军都算恭维他们了,当年八路军也不敢八百人就追着皇协军两个师打啊……而且这些伊拉克政府军可不是当年华那些只有步枪、连机枪都罕见的皇协军,美军的悍马车、装甲车,M1坦克,还有萨达姆时期留下来的那些T72,BMP等苏制重武器。而对面的恐怖分子只有八百轻步兵,怎么看都是单方面碾压的事儿,但这帮美国人的徒弟愣是给我们上演了一出世纪奇迹!难道这些恐怖分子都穿着钢铁侠套装吗?… 阅读更多

【探索】BBC记者称英国副首相尖锐批评中国人权 李克强回应

2014-06-18 07:09:51

正在英国访问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地时间昨天(17日)下午在伦敦同英国首相卡梅伦举行会谈后,共同会见记者。加强经贸合作无疑是此次中英总理会晤的核心议题,李克强表示,两国应积极推动提升贸易水平,打造核电、高铁等基础设施合作亮点,进一步加强金融合作。不过英国媒体仍然不忘拿人权问题来吸引眼球,BBC记者提到英国副首相此前一天曾尖锐批评中国人权,李克强回应称:“在英国你想一件事情得到一个声音可能很难,我也没有这样的期待。”

17日,李克强与卡梅伦共同出席记者会

17日,李克强与卡梅伦共同出席记者会

据新华社报道,李克强17日下午同卡梅伦共同会见记者。李克强介绍了中英总理年度会晤成果。他指出,中英同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世界主要经济体,拥有广泛共同利益。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英国是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中英深化合作不仅有利于双方,也具有全球意义。中方愿与英方一道,做共同增长、包容发展的伙伴,为中英关系发展规划新路线、铺设快车道。… 阅读更多

【探索】西式民主为何日渐失灵

田文林 

近期,埃及、泰国和乌克兰的民主困境引发媒体热议。这三个国家分属非洲、亚洲和欧洲,地理相隔遥远,但共性特征明显:民主化没有带来繁荣稳定,反而将好端端的国家搞得鸡犬不宁。这三个国家民主转型的遭遇,折射出西式民主日趋失灵的尴尬现实。2014年以来,《经济学家》、《华盛顿邮报》等西方主流媒体开始反思西方民主弊端。看起来,西边的太阳真的要落山了。

俗话说“打铁还得自身硬”,西方民主影响力式微,说到底还是民主政体本身“不争气”造成的。

首先,所谓的选举民主日趋背离民主的本意。多党竞争和自由选举看似机会均等,最能体现民意,实则是资源、财富、势力的比拼,由此决定了所谓的民主政治在多数情况下是少数权贵的游戏。即使在民主运行较成熟的美国,依据的也是“一美元一票”的“富人民主”。美国学者最新研究认为,代表商业利益的经济精英和有组织群体,对美国政策拥有强大的独立影响力,而基于大众的利益群体和普通公民的独立影响力较小或不具有影响力。2014年4月2日,美国最高法院取消个人对候选人及政党参选活动的捐款总额限制,意味着美国民主政治开始彻底被金钱操纵。发达国家如此,发展中国家更甚。正是由于民主政治日趋背离“人民当家作主”本意,民众参政热情不断下降。近年来,发达国家出现党员人数减少、民众投票率下降等政治冷漠现象。据对49个民主国家统计,比较1980—1984年和2007—2013年两个时期,民众投票率下降10%。… 阅读更多

【探索】新自由主义风光不再

吴乐珺等 

新自由主义是导致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新自由主义提倡“快速的私有化”“快速的自由化”“快速的政府角色最小化”,无一不是美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基本主张。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影响的长期性,充分暴露了新自由主义的局限性和弊端,已呈现“落花流水春去也”的颓势

王义桅(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
李文(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弗雷德里克•博卡拉(法国经济学家、巴黎第十三大学教授)
孔诰烽(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叶甫盖尼•阿弗德库申(莫斯科大学经济系教授)
朱安东(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尼•安德鲁(巴西利亚大学市场监管研究中心教授)
戴维•弗莱舍(巴西利亚大学国际关系教授)

在经济理论方面,新自由主义将对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场化的推崇推向极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随着“华盛顿共识”的形成与推行而盛极一时

王义桅:作为一种思想流派,新自由主义是在亚当•斯密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以制度框架下的自由取代古典自由主义的放任自流,本身是经济学的一大进步。但发生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大萧条,将主张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推向政策层面,新自由主义受到冷落。20世纪70年代末,资本主义由国家垄断向国际垄断转变,生产停滞、通货膨胀和失业增加三位一体式“滞胀”缠绕着资本主义世界,凯恩斯主义陷入困境,新自由主义受到英国撒切尔政府和美国里根政府的追捧,逐渐成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 阅读更多

高举毛泽东旗帜:揭秘印毛派武装

2014-06-18 13:56

来源:米尔军事

资料图:印度毛派

资料图:印度毛派武装

高举毛泽东旗帜:揭秘印毛派武装

反政府武装纳萨尔派(印度毛派之一,纳萨尔是印度毛主义革命的起源地,现在在印度一些邦接受印度共产党(毛主义)的领导)的势力正继续向中东部地区蔓延,东北地区受纳萨尔派运动影响的县份的数目不断增加,正引起印度政府的高度重视。

 

崛起中的印度,近50年来始终被一股革命势力所侵扰。毛派武装盘踞在印度贫困地区,不断发动袭击。试图“解放全印度”的革命派,成了印度政府最大的威胁。

反政府武装纳萨尔派(印度毛派之一,纳萨尔是印度毛主义革命的起源地,现在在印度一些邦接受印度共产党(毛主义)的领导)的势力正继续向中东部地区蔓延,东北地区受纳萨尔派运动影响的县份的数目不断增加,正引起印度政府的高度重视。

尽管目前印度发展速度较快,但是普遍的贫穷,严重的种姓歧视,加之警力不足,都给毛派提供了成长的土壤。在印度中东部欠发达农村地区,毛派适时提出一些颇具吸引力的口号,如“重新分配土地”、“打倒剥削阶级”、“人人平等”,同时采取游击战术对政府不断发动袭击。随着这些活动,毛派控制的地盘也迅速扩大。图为2004年9月30日,海得拉巴,毛派组织举行3万人集会。AP… 阅读更多

伊拉克红军击退叛军 群众挥舞党旗

2014-06-18 13:56
来源:米尔军事

  伊拉克共产党红军发飙打退恐怖分子叛军

  卡塔尔电视台报道:

当地时间14日晚9时,伊拉克共产党发言人宣布,该党所控制的红军在巴格达西北阿迪塞城附近,与伊斯兰国武装“前进军”发生遭遇战,并成功击毙叛军武装38人,俘获107人,取得“完全意义上的战术胜利”。

大量曾信仰伊斯兰的伊拉克居民在现有政府军大规模崩溃后开始加入共产党武装。

 

伊拉克红军和群众一起欢呼胜利

 

伊拉克红军和群众一起欢呼胜利

据卡塔尔媒体报道,伊拉克共产党发言人米哈伊尔格鲁在当地时间14时向全世界公开发表讲话,呼吁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支持伊共及其领导下的红军与伊斯兰极端势力武装战斗,反对宗教极端势力危害人民生命安全。

在伊斯兰极端组织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掀起的复辟伊斯兰封建统治的狂潮中,资产阶级政府软弱无能,拥有美械先进装备的伊拉克政府军居然一度溃不成军,节节败退。

伊拉克什叶派人民遭受到逊尼派恐怖组织的疯狂报复。这时,伊拉克共产党站出来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

阅读更多

警方明日提控雷尔煽动 一并提控14名闯议会者

《当今大马》2014年6月18日 下午3点54分
下午4点35分更新

槟州巫青团因不满行动党斯里德里玛州议员雷尔发表“巫统混蛋论”而闯入槟州议会掀起轩然大波。事隔将近一个月,警方明日将一并提控雷尔,以及14名涉嫌闯入槟州议会的男子。

东北县警区主任米奥法利(Mior Faridalatrash Wahid)证实,警方已逮捕雷尔,并将在明天援引《煽动法令》提控他上推事庭,但今天会允许他保释。

受询及雷尔是在议会内发表相关言论,他表示,前者未享有免控权。

另一方面,他披露,14名闯入议会者明天也会被提控上法庭。

“他们将在《刑事法典》第448条文,即擅闯建筑物的罪名下被控。”

根据媒体报道,内政部副部长旺朱乃迪此前表示,议员在议会发言享有免控权,不过如果议员在议会发表煽动言论,警方仍可援引煽动法令提控。… 阅读更多

政治已俨然绑架了宗教

《星洲日报》2014-06-18 08:17

马来西亚到底是世俗国还是伊斯兰国?抑或是一些人所称的世俗伊斯兰国?

有国父尊称的我国第一任首相东姑阿都拉曼曾在国会上如此明确的表明:“虽然伊斯兰是官方宗教,马来西亚仍然是世俗国”。

但在2011年9月29日,我国第四任首相马哈迪却在民政党的代表大会上宣布,马来西亚已是伊斯兰国。过后,他又表示,他把马来西亚定义为一个伊斯兰国,是“因为这地位受到世界很多伊斯兰国的认可”。

吊诡的是,当首相署掌管宗教事务部长加米基尔前天称“历史事实说明,马来西亚并不是一个世俗国”,并指“宪法1A条款121项阐明民事法庭无权审理伊斯兰法庭权限范围内的案件”时,马哈迪却推翻了他当年自己的讲法,反称马来西亚没有条件成为伊斯兰国,并直批加米基尔指“民事法庭无权审理伊斯兰法庭权限范围内的案件”,乃是错误的结论。

从“已是伊斯兰国”到“没条件成为伊斯兰国”,马哈迪的立场,似乎飘浮不定,令人捉摸不清,教人不知是该指责他是问题的始作俑者,还是该感谢他这个“系铃人”敢于站出来“解铃”。阅读更多

玛拉技术33%学生停学 休学率更惊人‧贷学金难回收

《南洋网》2014-06-18 09:01

峇株巴辖科学中学的电脑室竟然没有桌椅。

文冬联邦宗教中学土壤下陷问题严重。

万津科学中学的插座装置不完善, 引发危险。

吉隆坡17日讯)2013年总审计司报告第二系列揭露,玛拉技术学院(Kolej Poly-Tech Mara Sdn bhd)的停学和休学的学生人数,居总学生人数的33.4%和42.2%。

报告指出,该学院是由人民信托局(MARA)所持有,成立于2003年5月12日,基于有关学院的报读人数达到了指定的数额,符合了继续运营的条件,该学院管理层应该克服停学与休学人数居高的问题。

报告也指出,玛拉技术学院在贷学金回收出现了严重耽误的问题,导致了许多学员被逼自资来维持学业开销。

获1250万津贴 课室竟无桌椅

政府共拨出总计1250万令吉给万津理科中学、文冬联邦宗教中学及峇株巴辖理科中学这三所寄宿制学校,作为购置家具设备、宿舍所需、安置科技产品等用途,但三所学校的电脑室连适当的桌椅都没有!… 阅读更多

動用稅款投資引爭議‧稅收局修正案展延提呈

《光明日报》2014-06-18 11:02

(吉隆坡訊)原訂週二在下議院二讀及辯論尋求通過的2014年內陸稅收局修正法案,突然宣佈展延至10月的國會會議才提呈。

財政部副部長拿督阿末馬斯蘭在下議院進入問答時間前,宣佈政府決定展延提呈2014年內陸稅收局修正法案二讀直到帶入下次會議時,卻沒有說明展延原因。

財長可動用納稅金

這項修正法案於上週提呈國會一讀後,便因其中一項具爭議性的條文,受到朝野議員的批評,也就是在這項法案下,政府將在稅收局設立一個投資小組,允許小組使用納稅人的金錢進行任何形式的投資,包括貸款給中央政府。

在這項法案下,財政部長可以動用納稅金,購買首次公開發售股票(IPO)、債券、抵押證及其他財長認為合適的產業。

阿末馬斯蘭過後針對這項法案的爭議作出解釋,指稅收局只能夠將分配到總稅收金的1.5%,在扣除繳付給1萬1000名職員的薪金及其他開銷後,餘額才能用作投資。

他說,稅收局收到的總稅款中的98.5%是交給財政部,剩下1.5%是給稅收局充作員工薪金及其他開銷用途,如投資在建築物等與稅收局有關的用途。… 阅读更多

糊涂账年年精彩

《光华日报》二零一四年六月十七日 晚上八时五十分

文:叶汉荣

热辣辣的反常天气中,看到新鲜出炉的稽查报告,真有火上添油感觉,我们的正副首相,内阁高官大人,自称大公无私的反贪会,你们还有在位上吗?你们还有拿着高薪俸禄吗?

怎么年年允许“伟大巨作”不断上演?为什么任由纰漏届届“精彩”,银额岁岁高升,尤其在目前市道不景,万物高涨当儿,如何向辛辛苦苦纳税人民作出交代?

2013年总稽查报告出炉,再度让我们“大开眼界”,大马国营电台与电视台RTM逾亿令吉的交易额,竟是在没有正式合约下达成的。

虽然财政部限定,凡银额超出5万的采购,必须订立正式的合约,但RTM只是根据中标通知书,作为这些涉及款额庞大交易的法律条文

稽查报告也揭露,RTM在没获得批准下,超额动用了原本用在TVi的数千万令吉到TV1和TV2,一家承包公司延迟交节目,却未受到罚款,导致政府无端端损失逾18万令吉。

“好戏”轮流在各政府部门上演,超过90%的中央法定机构计划不达标,这当中包括未遵守条规,素质差强人意,延迟交货等等。… 阅读更多

坚持要求辩论莱纳斯课题 傅芝雅苏仁德兰被逐出议会

《光华日报》二零一四年六月十七日 下午五时四十七分

(吉隆坡17日讯)公正党关丹区国会议员傅芝雅与巴东色海区国会议员苏仁德兰在国会下议院坚持要求辩论莱纳斯课题,遭逐出议会厅。

傅芝雅因不满早前要求辩论莱纳斯课题动议遭驳,而在国会站起来,要求再次讨论,但被副议长拿督罗南建迪拒绝及要求坐下。

罗南建迪也解释,自身并没有权重新检讨早前议长所作出的决定,但傅芝雅仍坚持要解释她提呈有关莱纳斯稀土厂请愿书,但被驳回的事宜。

随后,议长丹斯里班迪卡阿敏则接替罗南建迪,并谴责议员在国会走廊批评议长,结果苏仁德兰也数度站起来辩护及声援傅芝雅。

尽管班迪卡多次警告苏仁德兰及傅芝雅坐下,否则将援引议会常规44条文对付,但两人仍坚持不从,随后便遭逐出会议厅。… 阅读更多

【妙文】张庭宾:人类步入新战争高危期

  • 2014/06/17 14:24
  • 来源:新浪博客

核心提示:地缘政治和军事冲突已经替代了货币金融和经济竞争,人类已经进入了另一轮战争高危期,新一轮石油危机已经亮出了尖利闪光的獠牙。

随着伊拉克内战爆发,中东石油危机已经开始露出獠牙。

6月12日,布伦特原油价格一举突破了2013年4月以来的每桶110美元的压制线,13日最高上涨到114.69美元。从技术形态上已经基本确认了新一轮石油价格的上升通道。初步印证了本人在新书《中国富人为何变穷:金融危机攻略》中对国际油价的判断:长期看跌,中短期看涨,看涨原因是地缘政治危机,特别是中东危机升级。

推动此次油价突破的直接原因是在伊拉克迅速蔓延的内战。10日,具有基地组织背景的逊尼派极端组织“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ISIL)占领了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苏尔,并一路向南推进,取得了前总统萨达姆的故乡提克里特多个城镇的控制权,占领该国最大炼油厂所在地的部分地区。12日,他们再度攻占了两个城镇,并向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逼近,距离仅为30公里。… 阅读更多

【妙文】伊拉克危机将引发中东“变天”?

  • 2014/06/17 09:21
  •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伊拉克极端武装处决大批伊安全部队士兵。 图片来源:CFP

反政府武装如何逆袭?

此次来势汹汹的反政府武装属于“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这是一个连“基地”都觉得“太过极端”的组织。该组织通过包括砍头、截肢、暗杀宗教领导人等手段,在占领区采取残忍而原始的伊斯兰统治,目标是建立伊斯兰国。

政府军为何迅速溃败?《华盛顿邮报》分析认为,伊拉克最大城市之一以如此快的速度落入武装分子之手令人震惊,这表明美国训练出来的伊拉克安全部队比外界此前认为的还要软弱。伊拉克官员也承认,军队战斗力不强,近5万名装备先进武器的伊拉克政府军在千余名反政府士兵前望风而逃。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所长、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李建伟认为,此次政府军溃不成军并不正常,政府军中存在故意投降现象,反政府军利用了什叶派和逊尼派之间的矛盾。在伊拉克国内,政府军中的逊尼派士兵和民众对什叶派占主导的马利基政府普遍不满,他们认为政府军代表什叶派利益,逊尼派被长期打压。… 阅读更多

【探索】李克强访英会见英国首相卡梅伦 中英签超300亿美元大单

2014-06-18 07:16:54

“英国欢迎中国贵宾的红地毯从温莎城堡一直铺到唐宁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17日用夸张的描述报道英国对中国代表团的礼遇。当天,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访英行程正式展开,他会见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与首相卡梅伦进行大范围和小范围的会谈,见证中英超过300亿美元大单的签署,并出席中英全球经济圆桌会。

世界力图从如此密集的行程中解读正在崛起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一个老牌西方大国擦出什么样的火花,经济合作大单成为最受关注的“重头戏”,路透社、美国《华尔街日报》等都重点关注英国石油与中国签署的200亿美元供气协议,香港《信报》17日的社论称,中英经贸关系蕴含着浓厚的利益互补色彩,有助于维持全面战略伙伴的长期关系。

6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伦敦唐宁街10号首相府同英国首相卡梅伦举行中英总理年度会晤。这是会晤前,卡梅伦为李克强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

6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伦敦唐宁街10号首相府同英国首相卡梅伦举行中英总理年度会晤。这是会晤前,卡梅伦为李克强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

中英举行总理年度会晤

中国官方新华社的报道指出,李克强当地时间17日下午在伦敦唐宁街10号首相府同英国首相卡梅伦举行中英总理年度会晤。会晤前,卡梅伦为李克强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军乐队两次奏响中国国歌。李克强在卡梅伦陪同下检阅了仪仗队。双方一致同意以中英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为契机,推动中英两国关系再上新台阶。…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