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地震为何中方高度重视?撬动东南亚格局,是慈善更是战略投资

来源:华山穹剑   

为什么缅甸地震,中方高度重视。我国第一时间派出救援队,还给了1个亿的援助,是最早赶到灾区支援的国家。

不仅调派了19支专业救援队,还动用了14颗卫星紧急变轨,甚至出动了2架运-20运输机。截止3月31日,我国已构建起覆盖全灾区的“海陆空立体救援网”,19支救援队,72小时不眠不休,救治已经超过1300人。

还是那句,为什么?很多网友不理解,我国为什么老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做了好事还不一定有好名声,还被西方媒体污蔑“收买人心”,五角大楼和美国媒体不关注救灾,反而紧盯中国的卫星调度能力,炒作这是“中国展示战时军事技术”。

说回问题,我们之所以重视,是因为重视得有道理、有智慧。不仅是因为地震太严重,更是因为它牵动了地缘政治、经济利益和社会稳定的多重因素。

我国不只是单纯地“帮忙”,也是在为自己的未来“未雨绸缪”。地震发生后,缅甸的脆弱局势很可能会直接引爆一场难民危机。

阅读更多

调解加沙冲突的“关键先生”,是它

来源;环球杂志      2025年04月03日 

加沙动荡持续,各种斡旋奔走也在继续,作为地区大国的埃及是其中一大代表。自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埃及频频出现在“劝和促谈”新闻里。

3月4日,埃及总统塞西(前右)在埃及新行政首都召开的阿拉伯国家紧急峰会上讲话 新华社发(埃及总统府供图)

3月4日,埃及总统塞西(前右)在埃及新行政首都召开的阿拉伯国家紧急峰会上讲话 新华社发(埃及总统府供图)

1

新一轮冲突调解中挑大梁

2023年10月7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发动“阿克萨洪水”行动,以色列随即大规模进攻加沙,紧张局势迅速升级。埃及第一时间介入,利用其控制拉法口岸(位于巴勒斯坦加沙南部与埃及交界处,是巴勒斯坦不经过以色列而直接通往外部世界的口岸)的便利,在人道救援、难民防控和停火谈判中发挥关键作用。2023年10月21日,埃及主办“开罗和平峰会”,虽未促成停火协议,但确立了其在本轮巴以冲突中的地区主要调解者地位。

随后,在埃及、卡塔尔和美国的联合斡旋下,哈马斯与以色列于2023年11月达成短暂人道停火协议,同意交换人质,并由埃及负责监督协议执行及人道援助进入加沙。2024年10月至11月,埃及参与推动巴勒斯坦内部和解,促成哈马斯与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达成共识,为战后加沙治理奠定基础。经过美、卡、埃长达一年的密集调解,2025年1月中旬,加沙地带停火协议达成并正式生效,开罗成为三国监督机制设立地,埃及的调解主导地位得到巩固。… 阅读更多

普京会见了一位中国老朋友

来源:凤凰资讯网    作者:牛弹琴   2025年04月02日

Russia breaks with OPEC to go after US shale, may unleash brutal price ...

资料图

四月第一天,莫斯科,普京会见了一位中国老朋友。

谁啊?

王毅同志。

在王毅来之前,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就评价说,王毅和普京是“要好的老朋友和伙伴”。

当然,这是外交客套,也是两国关系的缩影。更要好的,还是两国的最高领导人。

所以,看现场视频,又是克里姆林宫熟悉的白色会议桌,见到王毅的第一面,普京就请王毅转达对“我们的好朋友”中国最高领导人的诚挚问候。

看了下外交部发布的会见通稿,说实话很官方,但仔细研读,还是释放了不少信息。

完全我个人的理解,不代表任何机构,几个看点吧。

第一,俄罗斯很期待。

期待什么?

期待中国领导人来访。

外交部通稿,就引述普京的话说:今年是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期盼中方来俄出席纪念活动,共同庆祝抗击纳粹法西斯和日本军国主义的胜利。

当然,克里姆林宫的稿件说得更清楚,普京告诉王毅,他将是我们的主要嘉宾,“我们将有机会谈谈双边关系,并讨论我们在国际上的合作”。… 阅读更多

解放军在台周边“多向抵近”!岛内最揪心的是这点……

2025-04-02    来源:枢密院十号

4月1日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等兵力,位台岛周边组织舰机多向抵近台岛,重点演练海空战备警巡、夺取综合制权、对海对陆打击、要域要道封控等课目,检验战区部队联合作战实战能力。

解放军在台周边“多向抵近”!岛内最揪心的是这点……

毫无疑问,这次演习是解放军针对最近不断在台海问题上挑衅的赖清德当局的直接震慑。从台湾各方的反应看,这次“无预警”演习带来的震撼实在是强烈。

解放军在台周边“多向抵近”!岛内最揪心的是这点……

从东部战区与央视公布的现场视频和照片可以清晰识别出,解放军这次演习中动用了054A型护卫舰、轰-6K轰炸机、歼-10战斗机、运-20运输机、“东风-16”弹道导弹、远程火箭炮等主战装备。其中颇值得一提的是轰-6K轰炸机起飞时,机翼下挂载着两枚“鹰击-21”空射弹道导弹。作为解放军空军新一代空中远程打击武器,“鹰击-21”具备高超音速飞行能力,是专门为精确打击敌方战略、高价值目标或是大中型水面舰船而准备的。

解放军在台周边“多向抵近”!岛内最揪心的是这点……

此外,参演的解放军官兵透露,这次演习还出动了预警机、干扰机、加油机等辅助机型,协同数十架次的歼击机、轰炸机,在台湾海峡与台岛南北两端成体系破限进逼。… 阅读更多

以强推“迁移加沙居民”计划意欲何为?专家分析

2025-04-02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当地时间3月30日,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办公室发表声明称,卡茨已任命国防部副总干事布利茨坦为所谓“自愿移民事务局”的负责人。以色列执意推进所谓“迁移加沙居民”的计划,遭到巴勒斯坦和国际社会的反对和批评。

以色列国防部长办公室发表的声明称,布利茨坦的职责将包括为希望前往第三国的加沙地带居民协调迁移工作,包括设置过境路线以及建立海陆空等途径所需的基础设施等。

分析认为以色列此举是延续战争

以强推“迁移加沙居民”计划意欲何为?专家分析

总台记者梁慧:我们注意到,自从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迁移加沙居民”计划以来,尽管面对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但以色列方面却一直在着手推进这一计划。

经过一段时间准备之后,以色列在3月23日宣布设立所谓“自愿移民事务局”。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一周之后再次强调,以色列将努力促成特朗普提出的“加沙迁移”计划。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也宣布,任命国防部副总干事布利茨坦担任这个机构的局长。

以强推“迁移加沙居民”计划意欲何为?专家分析

以色列媒体在报道时,都着重强调了布利茨坦的工作履历,认为他曾在外交部、能源部和交通部担任重要职位,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此外,布利茨坦还拥有与相关机构和国际组织沟通协调的权力,这表明以方对推动加沙民众迁移的决心。… 阅读更多

伊朗重申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寻求、生产或获取核武器

2025-04-02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当地时间4月1日,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奇表示,伊朗再次重申,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寻求、生产或获取核武器。

阿拉格奇表示,伊核协议签署已过去10年,自美国单方面退出协议已7年,至今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伊朗违反了这一承诺。他同时提到,过去的外交互动已证明其有效性,如今仍然可行,但所有人都必须清楚,没有所谓的“军事选项”,更不用说“军事解决方案”。(总台记者李霜溪)

新闻多看点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当地时间3月30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称,“如果伊朗不与美国就其核问题达成协议,美国将对伊朗进行轰炸”,并对其相关产品“征收二级关税”。

3月31日,伊朗常驻联合国代表阿米尔·赛义德·伊拉瓦尼在致联合国安理会的一封信中,对任何军事冒险行为发出严正警告,并声明:如果美国或以色列对伊朗的主权、领土完整或国家利益发动任何侵略性行动或攻击,伊朗将迅速且果断地作出回应。… 阅读更多

“中国走在缅甸地震国际救援最前线”,美媒叹息:美国呢?

2025-04-01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王恺雯】当地时间3月28日,缅甸中部发生7.9级强震,已导致逾2000人死亡。

地震发生后,国际社会迅速响应,中国火速驰援,中方救援队是国际社会中第一支抵缅的救援队。截至3月31日,中方救援队已救出6名幸存者,首批人道主义救灾物资也已抵达缅甸。

这一幕被美国媒体看在眼里。在特朗普政府宣布关闭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削减美国对外援助之际,这些美媒感叹道,特朗普颠覆了美国在国际救灾中的角色,现在,中国和其他国家正主导缅甸地震救援工作。

当地时间3月29日,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一行37人抵达仰光国际机场,是抵缅的首支国际救援队。 中国驻缅甸大使馆网站

其他国家已经动员起来,而我们没有

“美国救援队尚未抵达,中国已经救出6名民众,并承诺提供1400万美元的人道主义援助。”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31日报道称,这些行动让中国走在了这场美国基本缺席的国际救援行动的最前线。… 阅读更多

特朗普威胁轰炸伊朗,哈梅内伊硬刚美国!

来源:风闻    作者:后沙月光     2025-04-01

昨天,美国总统特朗普一番口无遮拦的言论,再次加剧了中东紧张局势。

他在接受NBC采访时扬言,如果美国与伊朗无法就核问题达成协议,那么,美方将对伊朗发动“前所未有的轰炸”,并对其相关产品“征收二级关税”。

美国这是要对伊朗进行军事和经济方面的双重打击。

特朗普自上任以来,就一直没有消停过。一会关税,一会俄乌;一会要吞并加拿大,一会要“收回”巴拿马运河;28日还派万斯到格陵兰岛踩点,现在又闹伊朗核问题了……

谁也不知道他这是唱的哪一出,快80岁的老人了,还这么喜怒无常,想到一出是一出,难怪连大女儿都不爱理他。

由于美军刚刚轰炸了也门胡塞武装,他紧接着就对伊朗发出军事威胁,德黑兰不紧张是不可能的。

据英国《电讯报》援引伊朗高级将领讲话报道,“一旦遭到美国的任何攻击,德黑兰将打击迪戈.加西亚空军基地。”

伊朗方面警告称:不管是美国、英国还是土耳其,一旦你们的基地为美军所用,就会成为无差别打击的目标。… 阅读更多

马六甲海峡或迎来:中美关系下的“惊涛骇浪”!

来源:华山穹剑   

当华盛顿在2023年通过《远洋供应链安全法案》时,新加坡港务集团连夜召开战略委员会会议。

当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宣布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调查举行最后一场公开听证会时新加坡前总理、现任资政李显龙随即提前调整了他在“新加坡海事周”的演讲主题,谈论中美关系下的惊涛骇浪

——这不是新加坡对某些商务和技术条款的贸易焦虑,而是对全球地缘经济和治理体系剧烈震荡的本能警觉。

近日,李显龙在新加坡海事周进行主题演讲,演讲后与陈庆珠教授进行了一场“炉边对话”,演讲和对话的核心内容,皆事关中美关系和全球地缘变局。

324日,李显龙在第19届新加坡海事周(Singapore Maritime Week 2025)主题演讲(图源网络,侵删)

324日,李显龙在第19届新加坡海事周(Singapore Maritime Week 2025)炉边对话(图源网络,侵删)

李显龙是李光耀的长子,2004-2024年担任新加坡总理,现任新加坡国务资政,是一位久经全球阅历的资深政治家。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