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美国放狗:ISIS搅乱中东 下一步中俄?

作者:田昇 

发布时间:2014-06-29 来源:乌有之乡

美国试图通过大规模、高规格地与逊尼派极端组织合作的方式,来达成搅乱中东、阻击伊朗-叙利亚-伊拉克什叶派政权扩张的目的,进而压缩中俄两国的战略空间。

1280万与5个亿:ISIS的背后是谁?

1280万美元与5个亿美元,当看到这两个数字的时候,应该没有人会认为前者大于后者,除了一种叫做美粉的人群。

面对伊拉克迅速恶化的安全局势,美国国务院12日宣布向伊拉克追加1280万美元援助。14天以后,美国总统奥巴马却要求国会拨款5亿美元,支援叙利亚反对派,培训且在装备上予以援助。原因恐怕是叙利亚于本周早些时候派空军袭击了伊拉克反政府极端组织ISIS,得到了伊拉克政府的欢迎,从而也触及了美国的利益。

ISIS(或ISIL)是逊尼派极端主义圣战组织“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的简称,因在2014年6月5日向伊拉克什叶派政府发动大规模战争而引起全世界的关注。ISIS在2011年进入叙利亚参与了反对巴沙尔政府的军事行动,并在该军事行动中得到美国与沙特等国的资金资助与军事训练,发展壮大。今年在叙利亚挫败之后不得已回到伊拉克,配合美国施压伊拉克什叶派政府下台,搅乱中东政局。阅读更多

【探索】大卫·科兹:新帝国主义与伊拉克战争

作者:大卫·科兹

发布时间:2014-06-27 来源:乌有之乡

美国在伊拉克的战争目的之一就是防止欧洲和中东经济的整合。

科兹教授: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是一个令人感到非常意外的事件。美国总统布什第一次竞选的时候,曾经批评前任总统克林顿对外干预的政策。布什特别批评克林顿在世界范围内到处建立国家的这种政策。但是,2003年3月,布什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并占领了伊拉克。打算建立一个服从布什政策的国家。在美国民众中,战争一般是不受欢迎的。布什为侵略找了两个主要的借口:第一,布什认为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可能会用来对付其他国家;第二,布什认为萨达姆跟基地组织有联系,而基地组织正是发动9.11的罪魁。当然,我们现在可以看到,这两条指控都不成立。既没有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也没有证据证明萨达姆跟基地组织有任何联系。萨达姆政权实际上是个世俗政权,因此带有宗教性的基地组织把他们视为敌人。在战争开始时,美国高层领导人已经知道在伊拉克找不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什么没有呢?因为美国己经入侵伊拉克,但没有发现。如果美国领导人当时真的相信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他们根本就不会去入侵伊拉克。就如同美国政府没有入侵朝鲜,因为他们相信朝鲜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位伊拉克高级官员叛逃到西方,他曾在伊拉克主管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制造。此人娶了萨达姆之女为妻。这个人首先被联合国官员审问,然后被英美情报人员审问,后又回到伊拉克并最终被处决。又过了几年,联合国官员透露,当时他们审问这个人所得到确切消息称,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统统被销毁了,后来美国中央情报局也透露了这一信息。所以美国高层领导人很清楚伊拉克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什么美国总统在竞选时反对干预,但是现在明明知道是虚假情报还要主张入侵伊拉克呢?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很具体的因素:美国一些富裕的石油资本家与布什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他们想控制伊拉克的石油。一些公司也希望能够从军火供给中获益,比如与副总统切尼关系密切的哈利伯顿公司。在美国高层政策制定圈内,有一个新派别——新保守主义,拉姆斯菲尔德就与这个新保守主义有关联。他们从90年代中期就要求入侵伊拉克,推翻萨达姆。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可以对以色列有很大帮助。… 阅读更多

【探索】杨斌:别国的腐败 美国的战略武器

  • 2014/06/28 10:43
  • 来源:光明网

核心提示:美国将掌握各国高官的腐败证据作为谋取战略利益手段,视为智能帝国主义政策武器库中的精确制导炸弹,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有效实现扩大全球霸权利益的目标,平时就精心培育并毫不犹豫在关键时刻频繁运用,值得中国进行深入研究以更好维护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

近代史上中国的衰落、民族的苦难始自鸦片战争,但是,这场战争其实并非单纯是一场军事战争,同时也一场运用“智能帝国主义”谋略的战争,涉及到利用清朝的腐败官员、内应来达到战略性目的,人们研究历史时往往重视鸦片战争中英国的坚船利炮,而忽视英国运用“智能帝国主义”手腕的重要作用。

布热津斯基曾倡导美国推行“智能帝国主义”政策,即利用隐蔽的秘密行动来维护、扩大美国的战略利益。近代史上中国的衰落、民族的苦难始自鸦片战争,但是,这场战争其实并非单纯是一场军事战争,同时也一场运用“智能帝国主义”谋略的战争,涉及到利用清朝的腐败官员、内应来达到战略性目的,人们研究历史时往往重视鸦片战争中英国的坚船利炮,而忽视英国运用“智能帝国主义”手腕的重要作用。今天中华民族接近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时刻,重新研究鸦片战争中英国的“智能帝国主义”谋略,对抵御西方故伎重演和历史悲剧再现有着重要意义。… 阅读更多

【探索】资本主义经济已变成吞噬金钱的怪兽

作者:许倬云

发布时间:2014-06-29 来源:乌有之乡

现代的主流文明的重要支柱之一,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运作。现在看来,这一支柱,已经变成一个吞噬金钱的怪兽。

战后,美国成为主要的生产者。欧洲要等到欧盟具体化以后,才几乎可以跟美国的势力相当。

而新兴的一些经济体,到了最近,就集中在中国、巴西、印度,和俄国。日本,第二次大战以后,成为美国的附庸,不仅在军事上依赖美国的保护,其经济发展的模式,也是和美国的战后经济完全配套。

美国能够一跃而成为世界的主要经济体:一则因为大战期间,美国本土没有承受战祸;而且,战后美国帮助欧洲复兴,也帮助日本重建,于是,美国的生产力,就以全世界为其市场。

欧洲那些老的工业国家,在马歇尔计划以后,很快就复原,尤其德国的复原,即使经过东、西德的分裂,还是具有惊人的成绩。

在里根当政时期,美国的政策是依据新古典经济理论制定。在那个所谓“供给面”的经济政策,和凯因斯的“消费面”经济,一正一反,代表两个极端。… 阅读更多

【探索】意识形态安全保卫战:追思毛泽东

  • 2014/06/28 09:51
  • 来源:网摘 赵子林

核心提示: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对我国的封锁和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渗透,毛泽东更加突出地强调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要求全党保持高度警觉,警惕由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渗透和侵蚀,使“党和国家的领导蜕化变质,走上修正主义的道路,走上所谓‘和平演变’的道路。”

自有国家以来,文化安全就是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欲灭掉一个国家,先毁灭其思想文化,欲征服一个民族,先斩断其文化脉络,这是统治者们惯用的思维。人类发展的历史证明,国家要独立,不仅政治上、经济上要独立,思想文化上也要独立。数千年来,勤劳勇敢、智慧善良的中华儿女共同创造了无比灿烂的中华文明。无论是在国家繁荣兴盛时期,还是在民族危难的紧急关头,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在近代中国遭受民族灾难的艰难历程中,中国的先进分子深刻体会和认识到,一国之所以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仅在于武力,而且在于其独特的文化传承和更新,所谓“学存则国存,学亡则国亡”,如果文化湮灭,民族必陷入“种族灭绝,神灵消失”的万劫不复之地。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尽管没有明确提出“文化安全”命题,但文化问题始终是他重点关注的一个方面,其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和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中内在的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安全思想。对其进行系统考察和深入研究,对于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阅读更多

【探索】《红旗文稿》:美国引以为豪的发展模式面临挑战

作者:吴心伯

发布时间:2014-06-27 来源:红旗文稿

2008年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严重削弱了美国的经济实力,挑战着美国长期以来引以为豪的发展模式,也引起了世界范围内对美国是否在走向衰落的讨论。实际上,美国当前面临的问题不仅是经济上的,也是社会、政治和战略上的。美国正经历着空前严重的政治、社会和道德失范问题,也在进行着重要的战略转型。对正处在崛起关键阶段的中国来说,准确把握当下美国的战略走向,对于作出正确的应对来说至关重要。

一、内外失范

首先,美国国内政治面临的挑战显得更加突出。一是政治极化依旧、两党斗争激烈。共和党为了阻挠“奥巴马医改”的实施,在联邦政府预算问题上与民主党和行政当局较量,最终迫使联邦政府非核心部门关门长达半月之久,这是17年来的首次,不免令人忆起1994年共和党全面控制国会后咄咄逼人的态势,更揭示了今日华盛顿政府“超级党派斗争”的激烈程度。有人认为,华盛顿政府的政治分裂是美国内战以来最严重的。美国的政治极化既有结构性因素,也有个人因素。从结构性因素看,美国的两党制本身就内嵌了某种程度的极化,而上世纪60年代以来民主党政府签署《民权法案》以后,民主、共和两党在一些重要的社会政策上的分歧固化,近年来围绕“奥巴马医改”的博弈就是这种分歧的典型体现。结构性因素也体现在国会众议院议员的选区划分和共和党议员的构成上,国会众议员选区的划分方式使得两党内部持极端立场者更容易当选,而众议院中活跃而强硬的茶党议员也对多数派的共和党发挥了“绑架效应”。从个人因素看,奥巴马作为第一位黑人总统,引起了一些带有种族意识的共和党人的不满,这种不满就常常通过党派斗争表现出来。… 阅读更多

【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是实质性民主

阎孟伟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区别是什么?这个问题必然涉及对民主的实质和形式的基本理解。在现代社会中,一个国家的民主政治采取怎样的制度形式,主要取决于这个国家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区别,首先在于两种社会的基本制度有着本质的不同。忽视这一点,把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所采取的制度形式视为民主政治的实质,从而用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思维框架和话语方式来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不可能真正认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性质。因此,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需要形成能够反映和诠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的政治思维框架和理论话语体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奠定了基本的政治框架,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这个政治框架决定了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有别于资本主义“形式化民主”的“实质性民主”。… 阅读更多

【探索】毛泽东对社会管理的艰辛探索和主要贡献

陈理 

[摘要]尽管毛泽东当年并没有使用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等概念,但他带领全党在这方面进行的有关探索及成果是不能否定的。这些探索主要体现在:适应当时形势任务的发展,将人民群众组织和动员起来;针对前进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命题;把加强民生建设作为减少和化解各种矛盾的治本之策;加强群众工作和基层工作,夯实社会管理的基础。这些探索,为创造性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实现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同时,这些探索取得的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对于今天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对如何将全党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城市,并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进行了全面规划和部署。全会闭幕10天后,在率领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时,毛泽东又意味深长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希望考个好成绩,不要像李自成那样失败退回来。(参见《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469页。)实践证明,在执掌全国政权这场大考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受住考验,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以往学术界对这段历史从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等方面研究得比较多,而从社会建设特别是社会管理的角度关注得则比较少。尽管毛泽东当年并没有使用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等概念,但有关这方面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内容却十分丰富,从适应当时形势任务的发展,将人民群众组织和动员起来,到针对前进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命题,再到把加强民生建设作为减少和化解各种矛盾的治本之策,并最后落脚到群众工作和基层工作,一路走来,既十分不易,也成效卓著,为创造性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实现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这一时期对中国自己的社会管理道路的探索,是我们党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尝试对此作一点初步梳理。… 阅读更多

【探索】金融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实质及应对

李国平 周宏 

【内容提要】金融资本主义的全球化以金融资本全球化为基础,但它是后者的高级阶段。金融资本主义的全球化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社会、政治与法律现象;金融资本主义的全球化不仅可能引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而且会对各国金融主权产生重大影响。如何充分利用金融资本主义全球化的积极作用,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同时维护金融主权,并正确应对金融资本主义全球化可能导致的金融危机,是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

作为资本主义的一种形式,金融资本主义是金融资本主导社会政治经济,通过金融系统进行的货币财富积累凌驾于产品生产过程之上的一种经济制度。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新旧凯恩斯学说的批判以及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的失败导致以“三化”(私有化、市场化与自由化)为其核心主张的新自由主义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经济学理论,而以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的金融资本主义则成为全球社会与经济形态的主宰力量。

金融资本的扩张导致的2008年金融危机给全球造成重大损失。其后,美国通过《多德-弗兰克法案》,对金融资本的扩张进行遏制;巴塞尔委员会也通过《巴塞尔资本协议Ⅲ》,强化对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的约束。然而,促使金融资本与金融资本主义在全球扩张的根源仍然存在。因此,金融资本与金融资本主义的再次崛起,以及它们在全球范围的再次扩张都是意料之中的。… 阅读更多

【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是实质性民主

阎孟伟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区别是什么?这个问题必然涉及对民主的实质和形式的基本理解。在现代社会中,一个国家的民主政治采取怎样的制度形式,主要取决于这个国家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区别,首先在于两种社会的基本制度有着本质的不同。忽视这一点,把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所采取的制度形式视为民主政治的实质,从而用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思维框架和话语方式来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不可能真正认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性质。因此,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需要形成能够反映和诠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的政治思维框架和理论话语体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奠定了基本的政治框架,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这个政治框架决定了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有别于资本主义“形式化民主”的“实质性民主”。… 阅读更多

【探索】英国共产党的兴衰

作者:王军 游楠

发布时间:2014-06-26 来源:乌有之乡

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剥削、压迫和战争使世界各国共产党及其追求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正义性和必要性。

在英国这一老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存在着致力于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一股力量,这就是英国共产党。[1]在其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既有过二战时期五万多党员的辉煌岁月,也曾经历过被排斥清洗的艰难时期。与其他欧洲国家共产党(如意共、法共、西共等)相比所不同的是,它从未成为一个大党。这个拥有小规模党员的政党,影响力虽然远不及英国的主流政党,但却是整个世界共产主义政党家族不容忽视的一员,其实践活动也曾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过重要影响。国外部分学者的研究,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数据基础,如安德鲁·索普(AndrewThorpe)在《英国共产党的党员人数(1920—1945)》一文中,对英共初创25年间的党员人数统计精确到月份,并对1922—1939年的党员分布地区进行了数据统计;威利·汤普森(WillieThompson)在《古老而美好的事业:英国共产主义(1920—1991)》一书中列出了英共47年的党员人数。此外,国内部分学者在此领域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2]本文试图从整体性视角,对近百年来英共党员人数进行数值化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对英共近百年来的历史发展阶段进行梳理。通过对英共近百年来参加历届大选的选举业绩和党员人数变化这两个变量的相关性分析,剖析英共在英国国内政治、社会生活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阅读更多

【探索】关于毛泽东–伟人孔子与伟人毛泽东的龙门阵

作者:江忠勤 

发布时间:2014-06-25 来源:乌有之乡

让我们来摆一摆这毛泽东与孔子两位伟人的“龙门阵”吧

毛泽东离开这个被他深深地改变过的世界已三十五个年头了,但“盖棺定论”四个字对他来说,似乎还无从谈起。特别是近年来,互联网上关乎他的五花八门的争论无休无止,其叽叽喳喳声几乎吵得躺在天安门广场毛主席纪念堂水晶棺内的他老人家都快难以安睡了。

应当看到,在这场上了规模的网络大争论中,涌现出一批刻意矮化、丑化毛泽东的“勇士”,但也迅即出现了难以计其数的专为毛泽东讲公道话的“拥士”。于是,“勇士”与“拥士”对上阵来。恐怕令所有“勇士”都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那个在他们心目中比秦始皇还残暴的毛泽东,作古已久,且时代已变的虽没算“覆地”,但肯定是翻了天了,怎么还会有这么多的“拥士”呢?真是邪了门了!由于“勇士阵”与“拥士阵”相比,简直只能算是一些孤岛面对汪洋大海,几个回合下来,“孤岛”不禁“巨浪”拍,“勇士”们的“神勇”便消损大半。有的干脆偃了旗,息了鼓,只能默默地祈盼着那个真正属于他们的“好日子”早一天到来。… 阅读更多

【探索】NGO:颜色革命的急先锋和马前卒

作者刘小燕王洁

发布时间:2014-06-25

在各国颜色革命当中,西方NGO无疑起了推波助澜和核心领导作用。

一、国际NGO:特征与功能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随着全球公民社会运动的兴起,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Organization,简称NGO)发展迅猛。目前世界上各类NGO达数百万之多,其中国际性NGO超过35万个,国际上确认的国际组织90%以上都是NGO。仅美国一国的NGO已经达到160万个之多(仅基金会就有4万个),加拿大各类NGO达107.8万个(其中7.8万个慈善机构,10万个非营利组织,90万个基层组织)。[1]

所谓“非政府组织”,1950年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第288(X)号决议中规定:“任何国际组织,凡不是经由政府间协议而建立的,都被认为是为此种安排而成立的非政府组织。”1968年第1296号决议中重申了这一定义。对于其内涵,联合国新闻部曾做过较全面的解释:非政府组织是在地方、国家或国际层面上组织起来的非赢利性的、自愿的公民组织。这类组织面对同样的任务,由兴趣相同的人推动。它们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和发挥人道主义作用,向政府反映公民关心的问题,监督政策制定和鼓励在社区水平上的政治参与。它们提供分析和专门知识,发挥早期预警作用,帮助监督和执行国际协议。NGO日益成为继主权国家和超国家机构(政府间国际组织)、跨国公司之后崛起的又一重要的国际行为主体,其蓬勃兴起,是对人类社会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努力中所遇到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问题做出的反应和回答。… 阅读更多

【探索】李殿仁:不能任由历史虚无主义虚无我们的历史根基

2014/06/25 14:1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核心提示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征程中,始终注重存史、研史、学史和用史。一是要继续把历史的研究作为一个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工程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不断推出精品力作,以正视听。

当前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

《中国社会科学报》:一般地说,历史虚无主义总是以“历史揭秘”为噱头,以“反思历史”、“还原真相”为名扩散传播的,那么当前它有哪些新表现?

李殿仁:一个时期以来,一些人以“反思历史”为名,歪曲“解放思想”的真意,从纠正“文化大革命”“左”的错误,发展到“纠正”社会主义;从纠正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发展到全盘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从诋毁新中国的伟大成就,发展到否定中国革命的历史必然性;从丑化、妖魔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发展到贬损和否定近代中国一切进步的、革命的运动;从刻意渲染中国人的落后性,发展到否定五千年中华文明,等等。可以说,他们极尽一切手段,肆意歪曲捏造历史,企图否定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新中国历史,否定革命、否定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否定已有定论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阅读更多

【探索】西方非政府组织如何颠覆苏联?

作者:闫文虎

发布时间:2014-06-24 来源:乌有之乡

冷战中,非政府组织成了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和平演变”的工具。

同苏联的建立一样,苏联的解体是20世纪最重大的世界政治事件之一。对其原因的分析,学术界或从苏联共产党集权的角度、或从民族问题的角度以及世界民主化潮流的角度来解释,也有从苏联模式的失败、苏联当权的腐败、西方的和平演变来解释苏联的解体,等等。本文试图从非政府组织角度分析苏联解体的外因。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就采用各种手段,对苏东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他们利用人员往来,“以接触促演变”;利用大众传播媒介,进行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以维护“人权”为名,干涉社会主义国家的内政;大力扶植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反对派组织,支持他们搞动乱,乱中夺权;利用经济贸易援助,对社会主义国家施加压力,迫使其作出政治上的让步,等等。在这些措施的实施中,非政府组织起到了“先锋队”作用

一、非政府组织的基本内涵及其在西方

阅读更多

【探索】分裂与动荡:乌克兰难以下咽的“民主化”苦果

高飞 

3月18日,俄罗斯与克里米亚及塞瓦斯托波尔的代表签署合并条约,正式宣布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进入4月上旬,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哈尔科夫和卢甘斯克的亲俄罗斯民众要求效仿克里米亚,举行公投,乌克兰危机不断升级。乌克兰是最早发生颜色革命的国家之一,在独联体国家当中被西方称赞为“民主样板”、“最自由的国度”。乌克兰人憧憬西方生活和追求西式民主,为何最终却演变成社会动荡和国家分裂的悲剧,不能不引人深思。

乌克兰深陷“民主陷阱”

乌克兰地处欧亚大陆腹心位置,夹于欧盟与俄罗斯之间。美国著名战略家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里称,乌克兰是欧亚大陆“重要的地缘政治支轴国家”之一。特殊而重要的地理位置,让西方国家一直将乌克兰视为弱化俄罗斯的一枚关键棋子,也是西方推动颜色革命的重点地区。

苏联解体之后的乌克兰,几乎做到了西方“民主化”的所有要求。政治领域实现多党竞争选举。在西方宪政民主、多党制思想渗透下,代表乌克兰各方利益的政党大量涌现。从1997年到2004年短短几年间,乌克兰出现了近两百个政党,带来国内政治生态迅速变化,自由放任的思潮在乌克兰国家政治中不断生长。政治的自由放任推动乌克兰经济大步走向私有化、自由化,一些社会投机者借助权势谋取利益,钱权政治盛行,催生了一大批经济寡头。这些经济寡头反过来利用多党选举制度,操控国家政策为自己的利益服务。在所谓的“民主”政治中,寡头政治家眼中的“民意”不过是为获取自身利益的借口,根本不顾国家的长远发展。… 阅读更多

【探索】全球垄断与跨国资本家阶级

作者:杰瑞•哈里斯 发布时间:2014-06-23 来源:乌有之乡
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世界经济是由一小撮跨国公司控制的。

(美)杰瑞•哈里斯 孙寿涛 译

[内容提要]全球化已经导致世界级跨国公司竞相成为各自领域的主导性垄断者。这种竞争性斗争是由跨国资本家阶级而不是由政府支持的国家级成员实施的,这反映了资本主义特征的变化。创造一个无缝连接的金融和生产的世界体系是资本主义追寻市场、资源和劳动力的内在结构性要求。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其中,每个国家按各自的条件和步调融入生产和积累的全球框架。这一计划充满着紧张和竞争,但其共同目标是创造一个全球资本主义的统一体系。

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世界经济是由一小撮跨国公司控制的。这些公司每年都被追踪报道,这些报道体现在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报告中,包括《财富》杂志的“全球500强”和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的“世界投资报告”。这些报告中的统计数据构成了一个有关世界生产、金融和竞争的巨大图像,这意味着一个跨国资本家阶级(TCC)的出现。这个阶级立足于全球性积累循环和世界范围的垄断竞争的基础之上。

阅读更多

【探索】伊拉克战乱政治势力对比

作者:唵啊吽

发布时间:2014-06-23 来源:乌有之乡

两年来ISIS反叙利亚时是自由斗士,现在忽然变成恐怖组织了。

如果国际舞台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异常热闹。2014年6月伊拉克忽然出现ISIS武装分子摧枯拉朽横扫伊拉克北部,美国则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对伊拉克势头是欲说还休,支吾其词。伊拉克局势前景如何?让我们看看伊拉克内战两边是什么势力就能够清楚。

要认清伊拉克局势走向,先谈谈两个问题:第一是为什么美国反恐越反越恐?第二是为什么会有失败国家。了解这两个问题的根源,就能够对伊拉克局势有个靠谱的判断。

先说说为什么美国反恐十多年,小布什已经说过使命结束,奥巴马也说大功告成要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集中兵力到西太平洋,而当此之时,忽然光天化日之下恐怖组织明火执仗大开杀戒,这对美国是很丢脸的事情。想当初911之后,小布什信誓旦旦,说哪个国家有窝藏恐怖主义分子,哪个国家就会遭到美国军事打击,而这次横扫伊拉克的ISIS队伍中不乏来自欧美国家的公民参加恐怖武装,这真是天大的讽刺。西方媒体大肆播出ISIS恐怖屠杀血腥画面的同时,美国两党却一致支持奥巴马不出兵伊拉克,美国是否空袭ISIS也只停留在国会辩论之中久议不决。ISIS恐怖屠杀远远甚于科索沃所谓种族灭绝,按照美国这十多年的惯例早就应该是高举人权民主大旗大开杀戒了,如今美国却顾左右而言它,前言不搭后语。这其中道理在哪里?其中原因之一,从欧美参加这个组织的公民人数之多可见一斑。原因之一就说这支恐怖武装这两年一直接受西方装备和资金的援助在叙利亚攻城掠地要推翻叙利亚政府。这支恐怖武装本来就是西方支持的武装。… 阅读更多

【探索】张文木:乌克兰事件的国际意义

——在“乌克兰危机的中国思考”会议上的发言

张文木

张文木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教授
  • 2014-06-23 10:06:42

(本文为作者2014年4月在“乌克兰危机的中国思考”会议上的发言,系作者赐稿观察者网首发。)

乌克兰事件意味着一个新的地区体系定型了。这是什么体系呢?我把它叫做“新凡尔赛体系”。历史上曾有维也纳体系,以英俄合作为主导。当时俄国基本控制了东欧,波罗的海三国就不用说了——这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形势很相似。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罗斯帝国解体。当时是“柿子拣软的捏”,许多国家联合入侵俄罗斯。随后西方建立排斥苏俄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苏俄受到打压,东欧曾因不满沙俄的过度挤压而整体性地倒向西方——这与今天东欧因不满苏联倒向欧洲的情况很像。

但西方不知道节制的打压不仅没有将苏俄压倒,反而压出了一个苏联和苏联帝国。要知道,苏联并不是兼并来的,它是西方打压出来的。从奥斯曼帝国解体中独立出来的东欧及中亚国家,因不满西方剥削和以西方为中心的外交挤压,在一战后纷纷组建苏维埃,积极跟苏俄共产党联合,最后大家建立了苏联。

阅读更多

【探索】巴西人民将会幸福吗?

  • 2014/06/22 11:53
  • 来源:中文网

巴西人民有必要考虑:终场哨声吹响、比赛结束、人潮散尽之后将会发生什么。

今年的巴西世界杯是1950年以来巴西再一次举办世界杯,中间已间隔了半个多世纪。对于这样一届众望所归的世界杯,50.7%的巴西人竟然持反对态度。为什么视足球为生命的巴西人会抵制世界杯?

近年来,巴西经济增速连续大幅下滑,从2010年的7.5%一路下降至2013年的2.3%。这种局面至今未能得到有效改变。但与经济低迷相反的是,巴西通胀率去年以来一路高歌不断上扬,屡次突破政府的管理目标。

巴西中央银行自去年4月以来已连续9次加息,将银行基准利率提至11%,但仍未抑制住通胀上升的趋势。

由于巴西经济持续“滞胀”未能缓解,巴西民众开始把矛头对准在巴西举办的大型赛事。2013年甚至有100多万的巴西人上街游行,叫国际足协“滚出去”。

据媒体报道,2014年和2016年,巴西将先后举办世足赛及奥运会这两大赛事,而仅世界杯一项,政府就投入了超过130亿美元,远远超出了80亿美元的预算。巴西政府在2007年声明,场馆建设经费全部由私人赞助,然而真相是,这项费用有90%出自公共财政。…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