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曼底登陆战役70周年 历史和现实照片交叠再现诺曼底

2014-06-07 14:51:00

昨天,诺曼底登陆70周年纪念日。这场由西方盟军发起的大规模登陆行动给了纳粹德国沉重的打击,开辟了打击纳粹德国的第二战场。美国《赫芬顿邮报》刊登了一系列今昔对比的图片,纪念这富有历史意义的日子。

摄影师皮特·麦克迪阿玛德制做了一系列今昔对比的给力图片,这些照片将1944年的战场影像和今天同一地点的影像叠合在一起。他在英国和法国找到了一系列1944年战场照片的拍摄地点,并从当年摄影师的同样角度拍摄了今日同一地点的照片。

“作为一个摄影师,站在那些记录了历史的人留下的脚印当中,是一种神奇的经历。”他说。

诺曼底战场今昔对比

背景照片是2014年5月8日拍摄,展示了诺曼底战役中代号:“Q区红滩”的海滩现状,这里位于法国拉布雷。前景照片展示了1944年6月6日约早晨8点40分,英海军陆战队第一旅突击队员站在一艘LCI(小型步兵登陆艇)舱门等待冲上“Q区红滩”的场景

诺曼底战场今昔对比

 彩色照片拍摄于2014年5月8日,法国贝尔尼埃海滨。黑白照片展示了1944年6月德国战俘在英国士兵押解下集中在贝尔尼埃海滩上的场景阅读更多

美联储与国际投行涉嫌操纵金价 维持美元坚挺

  • 2014/06/07 10:23
  •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长此以往的恶性循环最终对整个金融系统意味着什么呢?或许,对美联储这样的监管者、惩戒者、规则制定者的权力制衡,是全球金融监管改革下一步不得不涉及的领域。

原标题:美联储也须受制衡(财富论)

5月份,巴克莱银行、法国兴业银行、加拿大丰业银行、德意志银行和汇丰银行因被指控操纵金价而站在了纽约联邦法院的被告席上。显然,对于近年来时常遭遇各种指控的上述几家银行而言,又一次成为被告并不足以为奇,外界对此也早已见多而不怪。接下来,面对很可能蜂拥而至的诉讼案件,各大银行要准备的也仅仅是更多的罚金而已。

随着调查深入,各种蛛丝马迹不断显露,金价被操控一说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定及证实。只是,此次被口诛笔伐的很可能不仅仅是这些国际大行,拥有全球大部分黄金储备的美联储正在此案中逐渐浮出水面。这个在金融危机之后频频对国际大行各种违规违法行为施以重拳的监管者,如今却似乎成为银行的“同流合污者”。… 阅读更多

尹承德:当泰国民主遭遇“枪杆子”

  • 2014/06/07 11:36
  • 来源:环球网

泰国军事政变领导人、代总理巴育日前宣布了“还政于民”的“三步曲”:第一步用3个月实现全国政治和解,第二步用一年时间完成修宪、改革,第三步举行“自由公正”的大选。方案设计得不错,有军队“保驾护航”,任务大体能完成,也能在一段时间内维持社会秩序与稳定。但枪杆子解不开“症结”,不能根本解决泰国深刻而激烈的社会矛盾与问题。

泰国长期政治动荡和社会分裂的根源是挺他信与反他信两派势力难以调和的矛盾与敌对。两派之争反映了泰国社会贫富两大阶层的分野与对垒。他信和亲他信政党为泰党及其铁杆支持者“红衫军”(红派)代表的农民和城镇贫民阶层占全国人口80%,却只占全国财富的20%,反他信政党民主党及其铁杆支持者“黄衫党”(黄派)代表的社会中上层,即富裕阶层占全国人口的20%,却占有全国财富的80%,并基本垄断了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媒体资源。两派所代表阶层政治经济地位的迥异定然使之对政府权力有对立的主张与诉求。… 阅读更多

郑永年:亚洲未来或出现四种秩序

  • 2014/06/07 10:54
  • 来源:中文网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所长郑永年撰文:从今天的地缘政治利益格局和今后中美有可能的调整,亚洲的未来有如下四种主要情形。

几年前,人们还热衷于用G2(两国集团)来描述中美关系,有人甚至称之为“中美国”(Chimerica),这都指向中美两国在经济上高度互相依赖的局面。无论是自由主义者还是现实主义者,很多人相信这种局面会有助于亚洲乃至世界和平。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今天的局面似乎显示着两国关系越来越向冷战状态迈进。尽管中国和美国之间并没有多少直接的地缘政治利益竞争,但在东海和南海等问题上,美国“旗帜鲜明”地站在其盟友的一方。中国就觉得美国不中立,在美国的“我的盟友的敌人就是我的敌人”的态度下,中美关系必然恶化。

无论是战争还是冷战都是地缘政治的产物,这种情况数千年不变。今天的中国和美国尽管有高度的经济依赖关系,但在地缘政治利益之争面前,经济上的高度依赖很难支撑亚洲和平的局面。亚洲能否和平,取决于中美两国对自身地缘政治利益的认知和调整。… 阅读更多

高连奎:美国很多好政策最终都被推翻

  • 2014/06/07 10:23
  • 来源:草根网

核心提示:民主一大缺陷就是只问利益,而不问对错,持错误观念的人照样有利益,而民主社会并不是引导他们到正确的方向上,而是维护他们的利益,导致那些宗教极端分 子,种族优越论分子都有生 产空间,比如在一个正常的社会,这些人是应该是被看不起的,但是在民主社会,这些人反而是被争取的对象,他们的话语权更重要。

美国的政策从来都是这样,开始时制定的很好,最终都被利益集团推翻,在这个过程中,最高法院往往是帮凶,因为众议院里毕竟还有很多人代表底层利益,而最高法院的9名大法官基 本上都是贵族,都代表精英利益。比如美国的平权运动本来挺好最后被推翻了,美国的禁赌本来挺好,也被推翻了,美国本来对竞选资金的限制很好,最终也被推翻了,奥巴马的医改也差点 被推翻,这样的例子还有非常多,美国不缺乏制定好政策的能力,更不缺乏推翻好政策的能力,总之好的政策,特别是对底层人民有利的政策,在美国是很难存活下来的,最后美国留下个烂… 阅读更多

孙锡良:没有“普世价值”,只有“普世理想”

  • 2014/06/07 10:09
  • 来源:孙锡良博客

核心提示:普世价值的虚幻性源于人类文明的私权扩张主义,私权扩张既构成了文明的曙光,又形成了文明进步的绊脚石,私权扩张鼓励人类谋求比较优势,而要创造出比较优势,就不得不打破平等原则。

前些日子,老朋友突然在微信中问我一个问题:你为何不相信普世价值是真实存在的?我约摸想了几秒钟,估猜他是想谈民主、自由与平等,于是就给他回了一条:与其说存在普世价值,不如说存在普世理想。

我总以为,一种事物或现象是否真实存在,既要着重考察其源头,又要认真观察其历史与现实性。所谓普世价值,必定是泛指,即人人所有且真实存在。倘不存在,何来价值?如果把民主、自由、平等都当作一种真实的价值存在认定为普世,几千年内是经不起论证的。

在二十万年以前,“人”大概还和猴子、牛、马等一样,都生活在原始大自然中,若用价值的概念来考察四种动物,完全得不出任何结论,因为它们身上都不具备任何社会属性,只有自然属性,只有纯自然属性的动物不存在价值一说,原始大自然中的牛和马不存在谁比谁更有价值,它们自身无价值高低,也就不可能衍生出附带的价值范畴。… 阅读更多

【要闻】坚称未违反君主立宪制 柔大臣下周呈房屋法案

《当今大马》7-6-14 中午12点11分

下午2点更新

下午2点更新

柔州大臣卡立诺丁今日强调,虽然柔州房屋与地产局法案引起议论纷纷,但柔州政府依然会在下周一的州议会上提呈法案。

卡立诺丁指出,这项新法案没有违反我国君主宪法制度,因为法案将与柔州宪法一起同读。

“星期一再看吧。我不认为它违反君主立宪制。”

“就如我已经解释过,这法案必须与柔州宪法同读,州宪法阐明苏丹的决定是听取州务大臣的劝告。”

根据《马新社》报道,他今日在新山出席活动后指出,柔州苏丹通过条文可委任房屋及产业局局长的情况,与在联邦政府阶段,国家元首可委任合作社委员会总执行长、国行总裁等数个职位一样。

“况且在这法案中,州务大臣授权主持任何所须召开的会议,也没有阐明苏丹亲自主持会议。”

他认为,最重要是设立房屋及产业局,让州政府可以兴建更多廉价及可负担房屋,确保人民居者有其屋。

苏丹不能撤任命

另外,根据《星报》网站报道,卡立诺丁在同一场活动中表示,在法案下,一旦柔州房屋与地产局成立,将由州务大臣领导,董事局成员包括柔州房地事务行政议员,以及柔州经济策划单位主任。

阅读更多

【要闻】难道要马哈迪打救君主立宪?

《当今大马》7-6-14 上午10点30分

黄剑飞

读者评论

6月5日周四晚还在想,马哈迪的反暴君言论会不会跟柔佛州立案赋予苏丹行政权事件有关,就这么巧周五针对柔佛宪政危机他真的反对了。

柔佛州赋予苏丹行政权的争议,处理不好将不只是一州之宪政危机,而是扩及全国的危机的骨牌效应。吊诡的是,如今可能最能把危机拉回来的却是对应付宪政王权最有经验的前首相马哈迪。

其实马哈迪反对这法案是预期的,马哈迪专政时期无论手腕多强硬,他同时很有意见的却是王权干预行政,所以他曾经就为此修宪限制王权逾越宪法,而当时他直指的就是柔佛州。

纳吉利用王权压制民联

近期他的言论也已经有蛛丝马迹,什么反对暴君,什么担心破坏宪法,同一个时候靠向他比靠向首相纳吉更多的极右《前锋报》也开始随着他疾呼柔佛州赋予苏丹王权行政权”适合吗?”。
但是他如今比较厉害之处是言论不直接与苏丹冲撞,而是意有所指的把这破坏君主立宪应秉持的虚位君主原则归罪于外国势力,不言自明就是柔佛对岸的新加坡。毕竟他已经不是拥有实权的首相,也有所忌惮吧。
阅读更多

【要闻】批评纳吉起诉媒体诽谤 人民之声声援当今大马

《当今大马》7-6-14上午10点23分 

再有公民组织声援《当今大马》,我国著名维权组织人民之声表示,首相纳吉作为公众人物与政府之首,有义务接受公众的批评与审视。

人民之声执行总监叶瑞生发文告说,纳吉应该回应《当今大马》的批评,而不是起诉《当今大马》。

纳吉应回应而非起诉

他表示,如果纳吉回应这些批评,不止能够捍卫自己,也能让公众审判,到底是谁在说真话。

“人民之声相信,如果首相行使其回应权利,《当今大马》肯定会刊登首相的文章,因为这是《当今大马》一向来的编采政策。事实上,这也是任何自称独立的新闻媒体信守的基本政策。”

“此外,首相也拥有许多主流媒体,可让他回应相关批评。这些媒体都是由政府和执政党所彻底控制。”

叶瑞生认为,纳吉起诉《当今大马》诽谤,看起来像更有兴趣打压公众批评,并无心通过公共辩论来捍卫其政策与决定。

影响新闻与言论自由

他指出,这宗官司将会影响新闻与言论自由。

“首相此举也违反了他本身在2012年的发言。当他宣布改革印刷及出版法令时曾声言,政府已‘致力于建立自由的媒体环境,以符合马来西亚人的需求和期待。’”… 阅读更多

【要闻】林瑞源‧補貼式經濟模式難以維繫

《星洲日报》2014-06-07 11:35

大馬的政治和經濟好像“孿生兄弟”、相互影響,政治陷困,經濟也不例外。

儘管今年首季經濟成長6.2%,卻無法掩飾經濟轉型遭遇了困難。

政府準備在今年9月過後實施新的購買津貼燃油機制,引起民間和業界的不安,這突顯了各領域在過去數十年來過於依賴政府的津貼和援助。

政府用石油收益來補貼人民、工商界,扭曲了市場機制,這讓業界可以壓低薪金,民眾在低生活費情況下,還是可以過日子。

不過,現在政府為了削減赤字、降低債務,只有合理化津貼,這造成物價上揚、生產成本提高。

若政府拿走津貼,競爭力不強的工商界將面對重挫。

而未來1年是經濟轉型,邁入高收入國的關鍵時期,政府在今年實施最低薪金制,就是要實現高收入目標,同時讓人們有能力承受減津貼的衝擊。

根據計劃,政府將在今年持續調低津貼,明年4月落實消費稅,若民眾和業界無法消化這一波接一波的壓力,物價上漲又打擊出口,將拖累經濟,那麼政府可能會暫緩減津和徵稅,這就會影響經濟的轉型。薪金無法逐步調漲,國家也就不可能成為高收入國。… 阅读更多

菲律宾共产党、反政府武装新人民军领导人夫妇被捕

2014-03-24 08:40:34

在菲律宾毛派武装“新人民军”(NPA)即将庆祝建军纪念日之际,菲军方23日证实,菲律宾反对派——菲律宾共产党及其武装组织“新人民军”领导人、菲共主席贝尼托·蒂亚姆松22日因涉嫌谋杀等指控在菲中部宿务省被菲军警逮捕。法新社称,这一事件使菲政府与反对派重启和平谈判的前景变得更加渺茫。

菲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埃曼努尔·包蒂斯塔说,与贝尼托·蒂亚姆松(Benito Tiamzon,又译作贝尼托·狄安森——观察者网注)一同被捕的还有包括他的妻子菲共秘书长威尔玛·蒂亚姆松(Wilma Tiamzon,又译作威玛.狄安森——观察者网注)在内的菲共中央委员会6名成员。

贝尼托夫妇于22日下午3时15分左右在宿雾省阿洛根山镇(Aloguinsan)被捕,菲律宾军警情报单位及执法人员在镇上拦截到蒂亚姆松的座车,两人并未拒捕。

菲律宾共产党、新人民军领导人贝托尼夫妇被捕

菲律宾共产党、新人民军领导人贝托尼夫妇被捕

包蒂斯塔称,几位菲共领导人面临谋杀、多重谋杀及谋杀未遂等一系列指控。目前,他们正按照正常程序对被捕的几位菲共领导人进行司法处理。… 阅读更多

普拉昌达:尼泊尔的党派和政府都坚定支持一个中国

2014-06-07 17:29:43

在尼泊尔,人们对普拉昌达的评价常常处于两个极端。

一部分人把他看作是破坏社会秩序和平衡的恶魔化身,他们不惜用熊熊燃烧的巨木干涉活女神“库马利”的祭祀活动,“要让上天看见这个国家并不太平”。普拉昌达当上总理不到一年就被迫辞职的经历,被他们视为上天的惩罚。

还有一部分人,特别是一些年轻人,则把他与切·格瓦拉类比,认为他勇于反抗王权,打破了森严的种姓制度,给人们带来了平等的机会。“我希望他去竞选下一届总理,我会投他的票,只有他才能改变尼泊尔。”31岁的Pudel以给当地媒体撰文赚取稿费为生。在他看来,虽然普拉昌达被媒体批评为“冒进主义”,但普拉昌达骨子里的勇气和叛逆,正是这个力图从过去中走出来的国家所需要的。

普拉昌达

2013年11月,被广泛认为是尼泊尔民主进程中里程碑式的第二届制宪会议选举拉开帷幕。“毛派”开始为过去5年中的失误买单。在选举产生的575个席位中,尼联共(毛)获80席,从第一大党沦为第三大党。而昔日的对手——尼泊尔大会党和尼共(联合马列)均收获了比“毛派”更多的选票。… 阅读更多

戴维·布鲁克斯:西方民主制该如何回应挑战

2014-06-06 09:22:15

苏联解体后,民主迎来了自满的时代。在失去了能与其分庭抗礼的对手后,全世界的民主政府都开始腐坏。在美国,政治中心华盛顿已暴露出分化、停滞、失效等重重危机;仍相信政府能做正确决策的美国人,只有可怜的26%。在欧洲,民选官员与选民的隔阂越来越深:他们既未妥善处理欧元危机,又使大规模失业问题雪上加霜。

西方民主制该如何回应挑战

美国暴露出分化、停止、失效等重重民主危机

以非政府组织“自由之家”的标准来看,在过去八年中,世界各处一度高涨的自由大潮逐渐退却。南非等新兴民主国家开始腐化;被贝塔斯曼基金会划归“缺陷民主”(有选举舞弊等乱象)的国家数量已上升至52个。约翰•米可斯维特(《经济学人》总编)和阿德里安•伍尔德里奇(《经济学人》编辑)在合著的《第四次革命》中写道:“到目前为止,21世纪是西方模式腐烂的世纪。”

过去几年发生的重大事件,将民主制度的结构性缺陷暴露无遗。一般而言,民主国家难以进行长远规划。选民只想让政府提供更多公共服务,自己却不肯为此埋单。随着越来越多的利益集团获得立法否决权,民主体制内部的制衡机制有滑向瘫痪的危险。… 阅读更多

杨禹:和加拿大规划师聊民意

2014-06-06 08:16:05

鞋合不合脚,只有脚知道。鞋是帮脚走路的。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什么是“最适合的民主”?两个衡量指标:一是能让现代化进程顺利前行,让你的脚往前走;二是能在沟通中达成妥协,让你两只脚虽然侧重点不同,但能往一个方向走。

我曾向一位加拿大城市规划大师当面请教:您那里要上一个工业项目,怎么征求民意?老先生说,基本原则就是利益相关者一人一票,少数服从多数。这是加拿大人民选择的民主方式。

做起来什么状况呢?他说:“我住温哥华,一个石油公司要修穿越城市郊区的输油管道,征求民意的努力已持续31年,还在很有耐心地推进;我那个街区有开发商要建一栋15层的高楼,按当地规矩,要测算,凡是这楼建起来之后能看见它的市民,都在征求意见范围之内。”老先生被请去当此楼争议之咨询委员会主席。他说,这主席我当了13年了。

我与他共同的看法是:这种决策民主,好处显而易见——最大限度尊重每一个利益相关者的意见。代价也显而易见——最大限度牺牲了发展效率。这种民主,只有加拿大这类国家享用得起:那管道、那楼如果如期建成,对人家来说,叫锦上添花;如果拖个十几年、几十年,没关系,人家国家照常运转。这是一双适合加拿大人民的鞋子。… 阅读更多

梅新育:丝绸之路谨防深陷“伊斯兰陷阱”

  • 2014/06/05 10:01
  • 来源:凤凰城市

核心提示:西方国家对于中国的新丝路战略的态度:一方面提防向自己不希望的方向发展,一方面引诱中国向西域投入过多力量,诱导中国陷入“伊斯兰陷阱”而被消耗力量。

梅新育

梅新育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

放眼全球的全球贸易发展趋势,近几年,在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后,美欧等发达国家掀起了新一轮的区域经济合作浪潮,合作地域之广、合作领域之宽、合作水平之高前所未有,TPP和TTIP便是最好的见证。

而中国的丝绸之路战略,以区域经济合作为大主题,跨越亚欧大陆海陆空,将中国的东部、西部的未来发展蓝图与欧洲经济圈和环太平洋经济圈两大经济圈联结在一起。因此,有人认为,丝绸之路战略的提出是中国应对全球贸易发展新趋势的策略,也是对抗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经济体形成新一轮贸易围城的必然选择。

对此,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从国际政治形势和经济发展策略的角度对一带一路战略进行解读。他认为,在更高层次上,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构想,并在国际上赢得热烈响应,标志着中国自主制定和推行国际经贸规则的能力大大增强。而单纯就经贸发展潜力而言,海上丝绸之路的分量和发展空间远非陆地丝绸之路所能比拟。… 阅读更多

中国不能搞多党竞争

张维为 

中国模式总体的成功毋庸置疑

过去30年间,我走访了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一名理论研究者,我从亲历百国的观察和全球视野的比较中得出一个结论:中国的发展速度是全世界最快的,发展成就也是最大的。自1979年开始的30年中,中国的GDP增加了18倍,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09年金融海啸席卷全球时,西方有学者预测,这场危机将导致中国大乱;但是在2010年世界银行资产排名的前五席中,有3个是中国的银行。事实证明,中国不仅率先走出了金融危机的阴影,并且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现在,中国崛起已是不争的事实。不仅如此,中国是以西方不认可的模式迅速崛起的,它给世界带来了相当的震撼。2009年年末,颇有影响力的美国媒体检测机构“全球语言观察”对全世界的纸媒、电子媒体以及互联网进行检索发现,“中国崛起”竟是10年来全球最热门的新闻主题,被关注度超过了美国的“9•11”事件和伊拉克战争。

对于中国崛起这个事实,西方的有识之士似乎比很多中国人看得更清楚。2009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中国,英国《金融时报》发表了一篇很有意思的评论,标题是《低调的超级大国》。文章说:10年后,让历史学家感兴趣的将是此次行程的实质内容,而非基调。奥巴马实际上是邀请中国政府成立一个两国委员会,借此推动双方在应对全球最重大问题方面形成共同立场。没有其他任何国家接到过这种邀请,在北京,奥巴马公开承认,在当今世界,没有中国的帮助,美国能办到的事情相当有限。… 阅读更多

【新闻】隐晦反对柔州房屋法案 马哈迪忧破坏宪法原则

前首相马哈迪今日隐晦地表示反对,柔佛州政府拟提呈的《2014年柔州房屋与地产局法案》。

他在部落格上撰文,并没直接点名这个法案,只是隐晦表示,柔佛州议会即将会破坏某些宪法原则。

没有人可擅自改宪

他强调,马来西亚宪法勾勒君主立宪与国会民主制,但最近有一个趋势要漠视及破坏宪法。

“宪法可以修改,不过一切都有程序。没有人可以擅自改宪。不管是州属或统治者,可以在未经国会和联邦政府的批准下,更改宪法。”

“如果有任何人漠视宪法,其他单位将跟着这么做。宪法是这个国家的基本法,一旦设下先例,往后将成为其他更改宪法的基础。”

加剧民众不敬王室

马哈迪也是前巫统主席,他警惕,目前已有民众不敬王室,若再出现破坏宪法的举动,可能会加剧人民不敬王室的情绪。

他意有所指地说:“看起来,一些单位要利用王室,来绕过我国的国家政策和目标。这些人必须住手,特别是那些外国人。”

虽然马哈迪并没阐明谁是这些外国人,但他可能是指跟柔佛一海之隔的新加坡。… 阅读更多

【要闻】指纳吉告媒体开危险先例 公正党忧沦为新国一言堂

《当今大马》2014年6月6日(星期五)上午9点10分

人民公正党巴东色海国会议员苏仁德兰警惕,首相纳吉起诉独立网媒《当今大马》非常危险,一旦成为趋势将步上新加坡一言堂的后尘。

他周四在记者会上指出,《当今大马》是我国重要的媒体,而既然《当今大马》已提供机会予纳吉回答,纳吉应该通过媒体回应指责,而不是起诉媒体。

“起诉媒体是危险的趋势,跟新加坡一样。在新加坡,那里的总理起诉媒体,要媒体破产,导致新加坡没有替代声音。”

“我们不要我国出现这种趋势,我们需要替代媒体与人民的声音。《当今大马》是替代的声音,并给予朝野均衡的报道。”

“因此,此举是企图让《当今大马》噤声,非常不应该,简直是可耻。”

抨击纳吉伪善

苏仁德兰也是公正党副主席,他说,相比之下,由巫统控制的《马来西亚前锋报》几乎每日都诋毁在野党,但却没有面对任何对付。

“谁拥有《前锋报》?巫统和纳吉。纳吉是巫统主席。《前锋报》输了多少宗官司?纳吉未曾对付《前锋报》,却来起诉《当今大马》。这是否公平?”… 阅读更多

【要闻】“华淡小改变后才会考虑” 玛拉捍卫只收巫裔生政策

《当今大马》2014年6月6日(星期五)中午12点53分

玛拉工艺大学只招收马来学生的举措向来被诟病,而这项课题最近更在安顺补选重新浮出台面。但该校方却坚持,这种批评是意图击垮马来族群的精心阴谋。

《马来西亚前锋报》报道,玛拉工艺大学校长沙霍(Sahol Hamid Abu Bakar)表示,特定方面把马来和土著学生在该校就学的课题政治化,他们拥有隐藏的议程,同时意图破坏玛拉工艺大学的名声。

“有些人甚至拿玛拉工艺大学的地位,跟一所私立大学相提并论,声称后者的学术水平更高,但事实并非如此。”

“不过,我承认玛拉科技大学在录取学生上,更多和更主要在帮助马来人和土著升学,不若其他大学只一味根据成绩来筛选学生。”

沙霍是昨晚在吉兰丹哥打巴鲁出席一项教学与学习论坛的推介礼之后,向媒体发表上述的看法。

单一族群竞争也能进步

沙霍也认为,即使玛拉工艺大学没有招收华印裔学生,但是这不影响其巫裔学生的学术成就与进步。

“我不认为玛拉工艺大学开放录取华印裔学生,就能激发马来人和土著的思维。谁说大学生在单一族群环境,就不能有进步。看看日本和德国,他们也是单一族群下竞争,但依然能够进步。”… 阅读更多

【要闻】政府称燃油消费税未拍板 拉菲兹估计税金高达卅亿

《当今大马》2014年6月6日(星期五)中午1点41分

下午2点45分更新

政府在不到10个月后将落实消费税,尽管在野党声声催促公布详情,但财政部副部长阿末马斯兰却表示,燃油是否征收消费税的课题,仍悬而未决。

他今天指出,政府或把相关课题,跟拟定今年9月落实的新燃油津贴架构一并拍板。

“这可能发生,也可能不会发生。不过,原则上,津贴只能提供给有困难者。”

富者享受七成燃油津贴

阿末马斯兰(左图)补充,一个由财政部与贸消部共同设立的委员会正在商研相关课题,而决定会在内阁同意后公布。
阿末马斯兰于今天较早的汇报会指出,在目前制度下,政府承担的224亿令吉燃油津贴70%落到高收入或中高收入群体身上,其余30%津贴才由低收入或中低收入者享受。

政府将于2015年4月1日落实消费税,不过至今尚未公布,汽油与柴油是否将征收消费税。

拉菲兹断言燃油会征税

另一方面,公正党策略局主任拉菲兹断言,国阵政府最终会向汽油和柴油征收消费税。…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