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击!遭多国断供,失去珍贵资源,新加坡的出路何在?

中华必亮剑天天时事 2019-07-07 07:17:50
本文全面记录了本世纪中国和国际粮商对撼的过程。总体而言是先在大豆上小输,然后全面大胜。大胜的时间点正好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点吻合。
先说大豆。
中国传统的大豆产区在东北,尤其是黑龙江。
大豆是生产豆油和豆粕的原料:豆油用途是食用油,豆粕是动物饲料中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1994年以前,中国大豆基本自足,还少量出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对肉类的需求增加,中国成为纯进口大豆国家。
到2017年,中国80%的大豆需要进口。相应的中国人均肉类消费量从几十年前的不到10公斤/年,上升到2018年的59公斤/年(印度为4.4公斤/年),接近欧美国家的水平,远超其它发展中国家。
国际粮食贸易基本上被ABCD四大国际粮商垄断:
A:ADM(美国);
B:Bunge Limited,邦吉(美国);
C:Cargill,嘉吉(美国);
D:Louis Dreyfus,路易达孚(法国)。… 阅读更多
中华必亮剑天天时事 2019-07-07 06:26:36
不可一世的美军万万没想到自己的一世英名竟然会栽在一支武器装备极其落后地方武装手里!近几个月来,接连不断爆炸袭击终于压垮了最后一根稻草、让美军下定了离开阿富汗决心!一天都不愿意呆在阿富汗的美军也顾不了那么多了,罕见的在与阿富汗塔利班武装新一轮谈判中,几乎没做任何坚持就匆匆败下阵来,恨不得立刻就离开这个地理环境极其恶劣国度,哪还顾得上第一军事大国面子?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喀布尔7月6日电,塔利班武装消息人士向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表示,美国与塔利班代表在多哈举行的新一轮谈判中可能会就美军撤出阿富汗的时间达成协议,撤军期限大概为8-9个月。消息人士介绍,该框架协议是在这次谈判第一天达成的,8-9个月的期限是各方提议时间的妥协。本来美国希望该过程持续两年,而塔利班则坚持要在六个月内完成。从双方最终达成了在九个月内美军全部撤走协议上看,美军的妥协让步远比塔利班大得多,据称,塔利班方面代表还强硬的向美方表示,这是塔利班最后答复,不会再有任何商量余地。… 阅读更多
中华必亮剑天天时事 2019-07-07 06:32:27
7月4日是美国独立日,特朗普在华盛顿举行一场名为“向美国致敬”(Salute to America)的盛大纪念仪式,以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激发民众对美利坚的热爱之情。
傍晚6点35分左右,特朗普在林肯纪念堂台阶上发表雨中演讲。这也是近几十年来,首次有总统在独立日当天发表正式演讲。
总统演讲引起了全世界网友的热烈讨论,相当震撼,直击你的心灵和智商。
不是因为这篇演讲有多么精彩,而是槽点实在太多,让人不知从何下嘴?
老头选择在林肯纪念堂发表演讲,估计是想让大家相信,这次讲话可以跟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一样经典。
的确很经典,最大悬疑是稿子到底是不是他自己写的?现在没人说得清楚。
讲话前,他还刻意安排自己的“空军一号”从现场上空“嗖”后声飞过去。
特朗普演讲起初还算正常,抒豪情,寄壮志,愿星条旗五洲四海齐招展……
“开国元勋所拥有的美国精神,让我们在历史长河中保持强大。直到今天,这种精神流淌在每个爱国者的血脉中,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今天,就像243年前一样,美国自由的未来落在了愿意捍卫它的男人和女人的肩上……巴拉巴拉……”… 阅读更多
时间:2019-07-07 09:47 来源: 华语智库 作者:
6月29日,美国与塔利班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启动了第七轮“和平谈判”,双方主要讨论了四个问题:第一,塔利班保证,不会再允许武装分子利用阿富汗的领土对外国发动袭击;第二,美国及其北约的军事力量全部从阿富汗撤军;第三,阿富汗国内各派别展开对话;第四,实现永久的停火。目前,双方已经达成一份框架性协议,即美国将从阿富汗全面撤军,但是塔利班则表示,在美国完全撤军以前,他们不会做出任何承诺。此前,美国务卿蓬佩奥6月25日在突访阿富汗时声称,美希望在9月1日以前与塔利班达成和平协议。可以说,一方面,美国为了尽快甩开阿富汗这个包袱,不惜越过自己亲手扶植的阿富汗政府,与昔日的仇敌塔利班直接进行谈判;另一方面,美国与塔利班仍然就美撤军时间和撤军后的安排存在巨大矛盾,这就给阿富汗未来的局势发展以及地区安全带来诸多变数。
时间:2019-07-06 10:45 来源: 拨开迷雾看世界 作者:
过去一直非常低调的任正非为什么一下子如此高调?那个忧患意识很强,总是宣传华为的冬天、质疑红旗打得多久、忧虑华为离倒闭一尺之遥的任正非,为什么高调宣传华为核心技术领先美国好多年?宣称美国打不死华为?华为根本不怕美国封杀?另一方面,任正非为什么又宣称美国的封杀行动会让华为销售额降低300亿美元?这是战略上对美国的挑逗!
听任正非的讲话,绝对不能看他表面的意思。
任正非赞扬思科,思科在全球被华为打得丢盔卸甲;任正非赞扬摩托罗拉,摩托罗拉通讯业务被打破产;任正非赞扬朗讯,朗讯被打得卖身给阿尔卡特……
这不,任正非刚刚还在夸苹果:谁抵制苹果,我第一个反对!但华为手机销量刚刚超过苹果了。
这么多年,任正非嘴上一直盛赞美国,行动起来可绝不手软。
你想想,任正非一边夸美国,一边在15年前就成立了海思,每年砸几亿美元的研发经费进去,这份心思是不是让人细思极恐?
中华必亮剑天天时事 2019-07-06 06:41:49
了解世界海军史的人都知道:在维京时代,维京人在海上就是海盗和走私商的角色一起做。看对方的船只武力强大,就拿出葡萄酒来兜售;而当看到对方船上都是老弱妇孺,或者货物值钱,那么立即就抄起战斧跳帮抢劫!到了近代,皇家海军和本国海盗本就一家,甚至有抢劫许可证!瀚海狼山很早以前推文也说过,像指挥英国舰队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海军司令德雷克,本来就是职业海盗出身。让人想不到的是。到了2019年的今天,皇家海军还能抄起老本行,在海上公然劫掠他国的运油船;还顺带着恶心了一把附近的某个欧洲国家,这个国家不是别人,正是当年被德雷克狠抽一顿后,丢掉世界海洋霸权的西班牙。让人感觉500多年前的故事居然在当前重现了!2019年7月4日,直布罗陀方面在英国海军的协助下拦截了一艘伊朗超级油轮。
大家千万不要搞错了。感觉直布罗陀是西班牙的地盘,其实这里是英国的殖民地,所谓直布罗陀当局,其实就是英国在当地的殖民统治机关。目前直布罗陀这个城市,百分之九十的居民都是英国国籍。凡是和直布罗陀有关的事情,都在无时无刻打西班牙人的脸。因此尽管英国方面一再声称本次行动是直布罗陀政府主导,但西班牙方面揭露,这次行动是“应美国的要求”。实际行动中,皇家海军陆战队派出约30名42突击队的队员,和直布罗陀的英国警方一起公然拦截了一艘载有约200万桶原油的伊朗超级油轮格雷斯1号。直布罗陀英国当局对船上的28名船员进行了询问,发现他们大多是三哥,但也有一些乌克兰人和巴基斯坦人。这也符合当今西方轮船公司国际雇员的情况。这件事情的特别之处,就在于过去几十年都自由通行的直布罗陀海峡,… 阅读更多
中华必亮剑天天时事 2019-07-06 06:42:32
瀚海狼山在昨天的推文中谈到,俄罗斯这次出事故的潜艇,这里暂且叫他潜艇。中央控制舱兼驾驶室和艇长在内的宿舍舱,本来平时就是密封隔离不连通的,甚至有明显的大气压力差。在失火后向从两个完全不同气压的舱室相互换人,在短时间内根本就是开玩笑,潜艇内部和空间站一样,如果两个舱室有压力差不平衡,靠人力根本就不可能打开舱盖。想想当年我们国家的第一次太空出舱活动,翟志刚从减压舱舱部想打开舱盖,结果因为有百分之一的残余气压,让航天员用浑身的力气搞了半天再勉强打开。从这一点上看,如果两个舱之间的气压差达到5个大气压,那么一个0.3平米的密封舱盖,他上面的压力就有15吨,这是用机械都很难打开的力量,何来出现火灾紧急疏散人员?这艘潜艇靠驾驶室内的残存艇员紧急上浮,最后勉强开回了基地。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宿舍舱内没有发生火灾,回到基地,也是绝对不可以立即开宿舍舱的,需要逐步的减压,可能需要2周的时间完成减压,这些宝贵的深海潜水员才能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这是在完全正常的情况下。当然,在宿舍舱内人员全挂了情况下,只能迅速减压查看损失了。有人说核潜艇内部的人员,即使从500米的深海紧急上浮到水面,也没事。其实这是普通的潜艇和核潜艇,而这艘出事的潜艇,恰恰不是一艘普通的潜艇,甚至说他是不是潜艇都有疑问。普通的潜艇,所有舱室平时内部都是保持一个标准大气压。而这艘出事故的潜艇。其实内部压力并不统一。他有逐级的加压舱、减压舱和压力保持的宿舍舱。可能压力最大的有人舱,平时能维持50个以上的大气压!也就是和外界500米以上深海的水压相等!从这种舱里,可以直接打开舱盖。… 阅读更多
中华必亮剑天天时事 2019-07-05 06:36:29
这次发生火灾的俄罗斯海军的神秘潜艇的真正编号是AS-31。瀚海狼山独家分析认为,出现这么一个神秘的大型深潜器。和俄罗斯海军在19年前发生的重大水下事故直接有关。可以说正是当时的惨烈事故,以及事故后让人揪心的缓慢救援过程,以及在救援过程中俄军方面表现出的有心无力,最终导致了AS-31项目的出现。俄海军明显想通过这个神秘项目一雪前耻。没想到19年以后,这个神秘项目自己又出现了几乎全军覆没的大事故,只能说是有些事情,真是躲也躲不过。其实19年前的事故就是库尔斯克号巡航导弹核潜艇爆炸沉没的惨烈事件。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属于949A型,是苏联到俄罗斯的第4代巡航导弹核潜艇,是单艇火力强大的海军武器装备,满排接近2万吨,是世界上最大的战术核潜艇之一,专门用来攻击航空母舰,曾被俄罗斯媒体誉为“航母终结者”,是俄罗斯海军反航母的核心力量。
库尔斯克号于1992年在北德文斯克造船厂开工,1994年5月下水,1995年1月正式列入俄罗斯海军北方舰队。2000年8月12日,库尔斯克号在巴伦支海参加军事演习时发生内部的剧烈爆炸并沉没,艇上107名乘员、11名舰队级的高级将领和助手共计118人全部遇难。爆炸发生后,潜艇坐沉在100多米深的巴伦支海的海底。在最初的48小时内,俄上层居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错过了最佳救援阶段。最早找到坐沉的库尔斯克号的俄罗斯海军水面舰船的声呐,疑似听到了水下的敲击声!这说明在最初阶段,库尔斯克号内部很可能仍然有个别的生存人员。爆炸是发生在2万吨的庞大的核潜艇的头部鱼雷舱,这让中后部的其他隔舱,可能一开始破坏较小,内部仍然可能有空气区。但是由于救援进度缓慢,救回生还者的最后希望也破灭了。… 阅读更多
一群暴徒冲撞政府机构。他们头戴黄色安全帽,脸上蒙着黑色口罩,见到摄像头马上就将其破坏。
这一幅画面,令人十分火大,但也有几个问题值得反思。他们为什么把自己蒙得严严实实?他们为什么一上来就破坏摄像头?或者说,他们为什么这么心虚?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把目光投向海外,有了特别的发现。
露馅
委内瑞拉反对派领导人瓜伊多,最近的日子不好过。
总部位于美国迈阿密的一家机构日前公布报告显示,瓜伊多领导的“人民意愿”党成员巴雷拉和洛加斯此前被派往哥伦比亚边境小镇开展人道主义援助活动,但他们却监守自盗,大肆侵吞人道主义援助资金。
今年2月,委内瑞拉反对派试图强行将美国提供的多批“人道主义援助”物资通过已被关闭的哥委边境送进委内瑞拉境内,委政府拒绝接受,指责美方这一行为是为军事干预作准备。这些物资留在了哥伦比亚境内,用于反对派安置逃过来的委内瑞拉叛军及其家属。
还有一笔巨款来自英国维珍集团董事长布兰森在哥伦比亚发起的一场为委内瑞拉募捐的慈善音乐会。该音乐会筹集了约235万美元,承诺将用于改善儿童营养、医疗条件,资助移民至哥伦比亚的委百姓。
7月1日,有部分示威者用极其暴力的方法冲击、破坏香港立法会,甚至在大楼内举起殖民时期的港英旗帜。对于这种挑衅行为,英国前国会议员加洛韦(George Galloway)亮出了自己的观点。
加洛韦接受采访 图自RT视频
加洛韦在7月1日接受俄罗斯RT新闻网采访时表示,首先要纠正外媒一个说法上的误区。“从来都不是‘英国把香港主权交给中国’,而是‘香港回归’。英国以前向中国出售鸦片(口误作“海洛因”,观察者网注)遭拒,就把香港夺走,以此作为一种惩罚。这点很重要,必须要记住:香港一直都是中国的,从来不是英国的,也从来没有合法成为英国的一部分。”他强调,香港问题是中国内政。
“而这群示威者在中国领土上的议会内举英国国旗,事实上就是一种严重的挑衅。没有任何人会容忍本国立法机关遭冲击、插上外国国旗。”加洛韦举例,“假如今天下午有人冲进英国议会,砸烂大楼,然后举起中国国旗或者俄罗斯国旗,国际社会都会对此进行谴责的。”
中华必亮剑天天时事 2019-07-04 07:54:22
2019年7月1日对于我国来说,是个普天同庆的节日,因为这一天是我党的98岁生日,但是这一天对于我们的朋友俄罗斯来说,则注定了是一个伤心的日子。
据俄媒报道,7月1日,俄罗斯海军北方舰队一艘特种核潜艇在执行任务时发生事故,该艇在巴伦支海海底工作时发生火灾,导致艇上14人牺牲!
这14人全部是军官,其中有7个上校,更有两个人曾获得俄罗斯英雄称号!
可以说,这些人全部都是俄罗斯军方的高级科研人员,甚至有两个人还获得过俄罗斯英雄称号,这必须是为俄罗斯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人才有资格获得。
这些专家的牺牲对于俄罗斯来说,无疑是相当惨重的损失!
为此,甚至直接惊动了俄罗斯总统普京,普京甚至直接指示国防部长绍伊古亲自动身前往北莫尔斯克并听取科研深水潜航器发生事故的原因。
并且,此次发生火灾事故的特种核潜艇,其身份更加特殊。
本次发生事故的潜艇是比较神秘的10831型核潜艇,属于俄罗斯水下最高机密项目,10831于1988年在北德文斯克开工建造。… 阅读更多
中华必亮剑天天时事 2019-07-04 07:40:49
也许古时候的人们,完全不会想到,未来的人们在拥有了高品质的生活,快捷的饮食,开放的信息,及文明的法治之后,却会受困在一堆垃圾里。
的确,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进程中,人们收获了现代化的生活,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瞬息万变的科技发展,层出不穷的新兴事物……这些都是发展带给我们的。但是发展在带来新事物的同时,必然会让一些旧的事物被淘汰。而那些被淘汰,被丢弃,且失去使用价值的东西,就成为了“垃圾”。我们社会更新的越快,可能垃圾也会越多。其中,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其实也是一些为人类贡献自己全部价值以后,生命力降为零的一些“英雄”。
如何走出“垃圾”的困局,全世界都在挣扎,找出路。发达国家想出了把垃圾运出去的办法。而那些受经济国力限制的国家,还真愿意接收。但随着各国垃圾的负担越来越大,任何一个具有长远发展眼光的国家领导人,都不会再允许自己的国家沦为他国的“垃圾场”。… 阅读更多
中华必亮剑天天时事 2019-07-03 06:15:32
以前总有一些公知,成天叫嚷着「民主国家不兴搞大阅兵,因为这些只会是劳民伤财,花拳绣腿的作秀而已」。那么这次事情可能要发生大反转了,据白宫新闻发言人证实,美国独立日(7月4日)当天,特朗普将在白宫前举行任期内首次大阅兵。
特朗普等待这一天足足有2年之久了,2017年7月14日(法国国庆)法国总统马克龙盛情邀请特朗普,参加了当日的法国大阅兵,特朗普第一次亲眼见到这种“大场面”,新奇的同时,还向马克龙夸下了海口,称:“美国有超强的军队,我们要是搞大阅兵,到时候好多大飞机飞来飞去,肯定美滋滋”。
2018年底,印度总理莫迪邀请特朗普,参加今年1月份的印度大阅兵,最后因为“某些原因”最终还是没有到达现场。不过,这不等于特朗普不看大阅兵,据称中国、印度、俄罗斯等国家举行大阅兵的时候,虽然说不清是出于什么目的,但特朗普都会趴在录像机前,非常有兴趣的进行反复观摩。…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