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南·一视同仁对待所有国民

《星洲网》2017-07-21 12:34

倘若国内的大部份群体,即除了现有超过68%的土生土长马来人和东马土著,未来还有估计大约5至10%的后来者,包括现有的印裔穆斯林乃至部份外劳,也将陆续被纳入“土著”组别,并享有土著特别地位。那剩下少过30%的少数公民,包括华裔和非穆斯林印裔等,他们是什么?这对这些当年亲自见证和参与国家建国独立的土生土长公民公平吗?

我可以理解,为何很多大马公民会对首相纳吉日前宣布承认印裔穆斯林为土著的声明,感到满腔混淆和疑惑。尤其对于那些土生土长,甚至已在这里落地生根超过至少3代人,但却始终无法获得土著地位的公民,包括华裔和非穆斯林印裔等来说,内心必定感到很不是滋味和忿忿不平。

无论如何,暂时把我们的情绪撇在一边。首相的这项举措,也正好给予我们一个很好的契机,去全面和深入认识和探讨所谓的土著固打制。

众所周知,固打制的起源,跟513事件历史阴影,拥有再直接不过的关系。自1970年代开始,以新经济政策之名,从国父东姑手中接过领导棒子的敦拉萨,推动了许多以社会重组为长远目标的扶助土著计划。自此,所谓的土著固打制概念,就深深地扎根在大马这片土地上,影响我们数代人的生活和命运,更成为至今大家在政经文教各领域,所难以分隔的一部份。

与其把它说成制度,我认为土著固打已在我国升华为一种文化。不管这个文化好或不好,它已深根蒂固在每个国民尤其政治领袖和公务员的脑里,乃至有时候因为觉得过于理所当然,而陷入了迷思和迷失状态走不出来。

一个很好的例子不外乎房屋土著固打政策。若仔细研究联邦宪法第153条款,所谓国家元首有权为了维护马来人和东马土著地位,所制定的特定固打配额,所涵盖和阐明的范围不外乎生意和经商领域的执照和批文、公务员职位,和教育培训方面的奖学金、援助和特别地位等。也就是说,由始至终,房屋买卖并不在有关宪法的范畴。至于为何后来会约定成俗成为一项获得广泛推行的制度,我相信那是因为由于土地事务乃属于州政府管辖权限,各州政府在有关新经济政策年代,所陆续响应和扩散有关制度精神的一种历史产物。

而令人感到遗憾的,就是因为类似的不明文惯例和思维,导致有关固打制精神至今依然在我国公共乃至私人领域,即便在缺乏法律基础支撑的情况下,也能不断发扬光大。例如在政治领域,即便宪法没有规定首相职位必需由马来人或土著担任,但如今作为国内第一大在野党并主张“人人平等”民主精神的行动党,也碍于政治现实而不敢对有关高职有任何遐想。

另外,最引人话柄的是,环顾政府机构的几乎每一个部门和单位,包括即便是打着扶贫旗帜的一些福利措施,例如有关福利金的发放、高等教育基金的借贷、一马房屋、一马援助金等的分配和运作,也始终摆脱不了类似种族固打制的阴影,导致一些真正有需要且符合资格的人被拒于门外,许多宝贵的资源却无谓和不当地浪费在一些不适合和不需要的人身上。

其实若我们进一步研究联邦宪法,有关土著固打的真正法理基础,是极为模糊和充满争议的。尤其套用在如今这个开放的全球化网络民主时代,更是难以经得起考验。

首先,不管你承认不承认,这是个以种族出发的政策。问题是,你要如何去完善定义一个种族,或为某个种族划上特定标准?

这无疑是非常复杂和困难的,尤其随着人人平等的世界主流价值观的抬头,如今异族通婚已受到广泛认同或至少没有被严禁,未必在每个人都存有100%纯正的单一族群血统。

而我国宪法,又如何在这方面进行有关“马来人”和“东马土著”的定义?根据第160条款,所谓“马来人”所必需具备的条件包括信奉伊斯兰、时常说马来语,和根据马来人习俗生活。

换言之,有关定义不是血统性的。例如即便是来自印尼各群岛、在我们一般认知中拥有纯正马来人血统的本土印尼人,一旦他们信奉非伊斯兰宗教并来到大马,他们将无法被有关当局承认为我国法定的马来人。

反之,如今上述印裔穆斯林欲争取所谓的土著地位,其实也是建立在有关的相同宪法基础。

即便没有纯正的马来人血统,他们认为本身所持有的特质,包括宗教、语言和习俗等,已大致符合作为土著的法定要求。

而且事实上我相信大家也观察到,这些年来我国的外劳政策也有意无意倾向一些来自特定以穆斯林为主的国家,尤其印尼和孟加拉等地劳工。而也有为数不少来自印度的外劳,到来我国工作后改信伊斯兰。这支人数上百万的庞大外劳大军,据闻也有不少甚至比上述的印裔穆斯林捷足先登,早已获取大马的永久居留乃至公民身份,进而符合所谓的土著定义并享有相关特别地位。

问题来了。倘若国内的大部份群体,即除了现有超过68%的土生土长马来人和东马土著,未来还有估计大约5至10%的后来者,包括现有的印裔穆斯林乃至部份外劳,也将陆续被纳入“土著”组别,并享有土著特别地位。那剩下少过30%的少数公民,包括华裔和非穆斯林印裔等,他们是什么?这对这些当年亲自见证和参与国家建国独立的土生土长公民公平吗?

只有回归宪法第8条款,一视同仁对待所有国民,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