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报》国内 2013-07-09 09:12
拉惹纳兹林沙(右二)在内政部长拿督斯里阿末扎希(左起)、国防部长拿督斯里希山、秘书长拿督斯里依斯迈阿末及国防卫队首长丹斯里祖基菲里(右一)陪同下参观英雄大厦(Wisma Perwira)的模型构造。(图:星洲日报) |
(吉隆坡8日讯)霹雳州摄政王拉惹纳兹林沙今日表示,女网民Melissa Gooi事件使他深信,大多数的人民不是种族主义者,反之他们都是思维健全和拥有合理思考的人。
他质问:“使用逮捕、扣留、提控及判刑罚款的方式来对付Melissa Gooi,是否就能解决目前所面对的对国民教育认识不足的问题?”
殿下表示,其实外面还有更多像女网民MelissaGooi一样的大马青年。
“假如我们相信以这种方法能解决问题,那么政府须聘多少位查案官?需要增加多少主控官?需要增设多少间法庭和兴建多少间扣留室来应对?”
“假如为人父母者没有给孩子衣服穿,当孩子赤裸裸出走时,不要只会怪罪孩子。”
殿下今天在2013年大马国防卫队演讲会上,发表主题为“第十三届全国大选後:协商及国家团结”的演讲时说,提出宝贵的意见。
针对女网民辱元首事件•前锋报作者:她有错吗?
“Melissa Gooi被指在面书侮辱国家元首,遭保安单位扣留助查。过後,马来西亚前锋报专栏作者再尼哈山发表一篇名为`Melissa Gooi有错吗?请从学校开始教授宪法的基础知识’来评述此事。”
“私底下我不认识再尼。Melissa Gooi是马来西亚华裔,而再尼不只是巫裔,也有巫裔血统及马来族容貌,是前锋报高级新闻从业员,他所服务的前锋报被一些人标签为玩弄种族主义火焰的报纸。再尼的观点,反映了他的大量及作为马来西亚人精神的榜样。
基於真相原则,再尼有话直说的给予直批。我也相信,再尼也不认识Melissa Gooi,所以背负任何负面标签的前锋报,并没有做出任何的歧视,以至不要刊登这篇带有捍卫华裔女子言论的文章。”
被游行队伍滥用了•国旗不可剪裁穿身上
纳兹林沙说,当局应从学校课程纲要开始,教孩子国民教育的知识,以促进人民对统治者及国家的效忠,需知国家元首是国家主权的象徵,而国旗“辉煌条纹”、国歌《Negaraku》是国家高尚庄严的标志,而今天主权的象徵及国家高尚庄严的标志已被侮辱。
“国旗不能被踩、升旗礼国旗不能触及地面、不应弃之不理或悬挂在腐朽支柱任凭国旗腐烂,但今天这样情况却出现在全国各地,更悲哀的是,这也发生在政府办公室及学府。”
“国旗严禁被剪裁,用作为制衣裤或帽子的材料,不幸的是此细节已不被重视,尤其在国庆日,我们看到游行队伍滥用了国旗,将国旗穿在身上。这证明在国家教育体系下,国民教育是多么地不受重视。”
“因此,当局应马上将国民教育纳入课程纲要,包括在学府、师训学院、学院及培训中心里教授。也应作为委任公务员,或给予擢升的测试项目之一。”
人民不感恩政府•应对政治趋势更敏感
拉惹纳兹林沙说,目前政府面对著印象危机,进而促成信心危机,而人民并没有感恩政府所做的,这使到政府继续受到各种攻击,因此,政府应该对政治发展趋势更为敏感。
殿下说:“这个年代让人们看见,人民已崛起并要求改变及革新,这是一个更讲究言论自由权利,及争取更多谘询空间的年代。而且青年及知识分子日益占据支配的位置。”
因此,殿下认为,促进协商及国民团结应成为各界的议程;目前最大的挑战,是在政府和人民之间建造一座协商与团结的桥梁。
人民不再惧怕•高压手法不适用
殿下说,逮捕、扣押、充公印刷品的高压手法已不适宜使用,因它属於旧秩序的产物,人民不再惧怕。
“更具挑战是,当某人被扣捕、被判罪及被判监禁时,人们或社会会把他视为英雄。因此,现今的政治趋势,是在谘询协商与谈判之间争取一套有智慧的平衡方程式。”
“压逼(force)元素只有在真正需要时才使用,且应选择使用。所谓`基於国家安全考量’类似字眼,也应只有在需要时才使用,它的使用勿令人诠释为存有箝制政治自由的动机。而且,这当中是没有捷径来逾越司法途径的。”
肃贪不力•政府陷信心危机
拉惹纳兹林沙说,政府予人打击贪污不力及滥权的印象,是形成国人信心危机的因素之一。贪污与滥权属於犯法行为,当局使用公款采购的每一枝笔及每一颗子弹,都由公务员经手。因此,行政及传递上若不透明,在民众眼中是无所遁形的。
“首相已保证誓提升廉正及行政传递的素质,并加强打击贪污与滥权,所以首相这番决心应受到大家欢迎。而司法、立法机构、公共领域、国防、保安机构则应挺直以展现专业的精神。”
殿下说,在诠释法治精神时勿出现选择性的执行,否则将走向有残缺的正义与公正。
“当法治及正义开始用金钱和支持(筹码)来交易,并在政治压力下妥协时,弱势、贫困的一方将受苦,而当权者和富有者则继续肆无忌惮地横行霸道。”
谈到维护宪法及尊崇法治时,殿下说,在上传下达时,下属若不果敢及准确地提出规劝,则将使上司或领袖陷入美好的梦幻中,这样一来,政府将日益陷入弱势,最後在大选中付上昂贵的代价。
建造与人民衔接桥梁•政府应注重6点
拉惹纳兹林沙说,为恢复人民对政府的信心和重新接受政府,政府和人民之间所建造的衔接桥梁,应将注意力放在以下6点:
1.领袖应体现政治家风度的特质;
2.维护宪法及尊崇法治;
3.建基在联邦宪法73至95E条款来了解联邦主义;
4.国民教育;
5.媒体的角色;
6.统治者的角色。
505大选成绩公布後
各族融洽同桌用餐
纳兹林沙说,第十届大选成绩公布後,各族人民之间有时会发生一些令人感到不自在的事,但不至於升温至产生憎恨及互相敌视,因为国人仍对国家原则、和平的追求更加心存感恩。
殿下表示,5月5日大选成绩公布,5月6日早上在怡保市,华巫印三大种族到巫裔经营的小食店享用椰浆饭,各族也到华裔的咖啡店,有说有笑喝白咖啡及吃加央面包,各族人民也到印裔经营的食店同桌享用拉茶及`TOSEI’美食。
“我相信这样融洽情形也出现在吉隆坡、灵市、新山、芙蓉和槟城;各族之间如华裔、巫裔、伊班、达雅、慕鲁、巴瑶及卡达山族,不论是在亚庇、古晋、斗湖或山打根也一样。大马人有表现出更加种族主义吗?”
纳兹林沙说:“持平而论,大马人并不是种族主义者。在医院,华巫印裔医生或达雅、卡达山族医生为各族病患治病,病患由他族医生治疗时不会质疑;巫裔、华裔、印裔、巴瑶及伊班族女性到同一家理发室染发,也不在乎是哪个种族替她们染发;巫、华、印、慕鲁和巴瑶族的孩童,买冰淇淋时也不会计较谁在卖。”
“在学校或大学,教职员授课给所有族群学生;华裔或印裔富豪,聘用巫裔私人保??保护家庭成员;巫裔的亚答屋顶破漏或地砖裂,也聘请华裔工友修补,这些都证明了各族自然地缔结团结与协商。不过,这样的美景不时因为恶质的政治毒瘤而受挫。”
伊党出现意识型态转移
谈到十三届大选带来的3项正面发展的“跨种族政治文化”时,拉惹纳兹林沙说,已故国父东姑阿都拉曼当年倡议政权分享,却受到伊斯兰党的猛烈攻击,反对巫统与非穆斯林分享政权;国家独立51年後到了2008年,伊斯兰党基於多元种族、宗教和文化因素,接受了政权分享的政治现实。
“2008年大选,伊斯兰党不只愿意在议席谈判上与其他政党取得谅解,而且还愿与非穆斯林政党同享一个政治舞台发表政见,更在吉打、槟州、霹雳和雪州与非穆斯林组成州政府。”
“这显示该党出现明显的意识型态转移,这也证明,东姑阿都拉曼开创的政府模式,是具有远见与务实的政治模式,能为全民提供一个稳定、团结及拥有国家精神的平台。”
大选是人民胜利
殿下说,第十三届大选的成绩并不让人感吃惊,而且带来了3项正面发展,除了跨种族政治文化,还包括更具代表性的政治文化、更均衡的政治文化。
他也形容说,第十三届大选是人民的胜利,政府应积极回应人民的批评与劝告,而非仓促的加以否认,或怪罪人民。
“人民的声音不只应被聆听,还应针对特定申诉展开调查,监定其真伪。”
【本篇内容已在2013-07-09更新。】
(星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