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文】我们的民选代表应该减薪,而不是要求加薪!

来源:每日蚁论     2015年4月22日 下午 06点30分

 Sonia Ramachandran

快讯:当生活成本增加,穷人必定会吃亏,就连中产阶层,在某程度上也深受影响。

虽然富人也会抱怨,但是通常生活成本的增加并不会造成他们的钱包萎缩,或是任何影响他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但在另一端,“无产者”不得不勒紧腰带及节衣缩食以便应付入不敷出的生活。

因此,当有人如丹派鲁斯(Dan Price)的出现,就会引起大家的瞩目。

丹派鲁斯为美国西雅图一家信用卡支付公司的首席执行员,其公司名称为Gravity Payments。

他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削减自己的薪水达90%,以便确保他的员工能够得到至少7万美元(约25万4358令吉)的薪资。

《美国广播公司》引述丹派鲁斯的说法,他表示高管薪酬是“不正常”的,而他也减少自己的薪资大约100万美元(364万令吉)并为他的员工创建了最低工资。

丹派鲁斯如今的薪资为7万美元,就如他的许多员工一样,而他对此似乎也没有问题。… 阅读更多

【妙文】服务费的“挡箭”作用

来源:每日蚁论     2015年4月23日 上午 10点30分

 庄迪澎

直言不讳:餐饮业收取服务费行之有年,4月1日政府开始征收消费税(GST)之后却“意外”成为被消费税惹恼的民众的泄愤对象。为了平息非议,政府一度宣布只允许有和员工签署集体雇用合约的业者方可收取服务费,但最新的演变是国內贸易、合作社及消费人事务部在4月22日宣布,该部与业者会谈后,决定允许餐饮和酒店继续征收服务费。

服务费争议俨然是一种“黑狗偷吃,白狗当灾”的状况。这么说,并非为服务费辩护。

我对于去餐饮店消费得付服务费素有意见,因为店家贩卖餐饮,应该是已经计算了一切经营成本(从食材、员工薪资、店面装潢、水电开支等等)和利润率,然后再定价。消费者前来消费,店家当然得烹煮,然后将餐饮端出来给消费者,但这一切“服务”其实并非“免费”,而是已经涵盖在定价里头。换言之,依餐饮的价格再追加10%的服务费,可说是双重收费。

其次,虽然业者辩称,服务费是用来支付给员工,但在没有可行监督机制的情况下,员工劳动所得是否应服务费而提高,以及服务费所得是否多数进入业者的口袋,似乎没人可说准。… 阅读更多

【妙文】美旦花园的示威活动确实是不合法的?然后呢?

来源:每日蚁论   2015年4月22日 下午 07点30分

 V Shuman

点评:上个世纪80年代的淡米尔文或印度电影往往都会出现以下情节:警察的兄弟犯了法—有关警察究竟是否会大义灭亲?抑或是因血浓于水的关系,而任由其兄弟继续逍遥法外? 

在大部分这类电影的尾声,主角(警察)都会将违法者绳之以法,因为其职责所在以及他承诺竭力去捍卫法治的决心。

看回最近发生在国内的相关事件,一名陷入上述两难情况的警官又会怎么做呢?这正是全国总警长卡立当前所陷入的困境了。

最近替自己的兄长,即灵市南区巫统区部主席阿都拉阿布峇卡(Abdullah Abu Bakar)撇清罪名,并否认对方涉及星期天发生在美旦花园的拆除十字架风波的卡立,如今已陷入了必须采取行动对付他的兄弟及其他相关示威者的处境了。

卡立的老板即内政部长阿末扎希已说道,有关示威行动具有煽动性,同时首相纳吉也要求警方采取行动对付示威者。

随着外界对有关示威活动广泛发出激烈的反弹,被指是有关示威群体的领导人的阿都拉否认了有关指控,并说他只是“协调有关紧张的状况”而已。… 阅读更多

【妙文】美使馆向吉尔吉斯运送“不明物资” 引发革命传闻

作者:综合     发布时间:2015-04-22     来源:中国青年报等

近日,美国驻吉尔吉斯斯坦使馆以“外交邮袋”名义运入吉国152吨“神秘物资”。相比于正常的外交邮袋,这批物资大得惊人,多家媒体试图搞清其“真实内容”都未能如愿。美使馆称这是外交物资,根据相关国际公约,吉方无权获知具体情况。此事被越炒越大,出现诸多说法,最为盛传的一种说法是:美国曾在2013年乌克兰“迈丹革命”前曾通过外交邮袋向乌运送大量美元现金,为“革命者”提供“补助”;这一次,美国可能是在“重演”那一幕,为在吉再次推动“革命”做准备。事件发酵至此,美使馆不得不澄清称,该批物资是建设新馆所需的建筑材料。但专家们普遍对美使馆的说法持质疑态度。

“革命”资金?

吉尔吉斯斯坦当地主要网站及部分俄文媒体认为,这批外交邮袋装着的是美元现金,就像当年在乌克兰一样。在乌克兰“迈丹革命”前夕,美国驻乌使馆用军用运输机运来12箱“外交物资”,后很快被乌情报部门查出是6000万美元现金。之后,在“迈丹”积极分子手中也出现了很多“刚印刷出来”的面值不等的美元现金。… 阅读更多

【探索】地缘政治漩涡中的“南奥塞梯问题”

来源:世界知识2015.8    作者:杨进   时间:2015-04-22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2015年3月1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南奥塞梯领导人签署了一项协议,按照该协议,俄罗斯与 南奥塞梯在军事、安全和经济领域实现高度一体化。普京当天表示:“一个联合防务和安全区域将在两国之间被建立,我们的海关机构将得到整合,两国公民之间的 边境往来将被开放。”南奥塞梯共和国总统列昂尼德·季比洛夫表示:“俄罗斯是唯一能够保护南奥塞梯人民和主权的国家。”

该事件被格鲁吉亚和西方媒体惊呼为俄罗斯与南奥塞梯的“合并”,是俄罗斯对格鲁吉亚主权的“侵略”,并声称“不可接受”。俄罗斯则据理予以反驳。事件引发了世人对南高加索地区局势及俄格关系走向的高度关注。

u=2153730363,109933473&fm=21&gp=0.jpg

历史视野中的南奥塞梯

南 奥塞梯位于高加索山脉,面积不大,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据考古学发掘,旧石器时代即有人类居住。1889年出版的《高加素手册》描述,奥塞梯的名称 起源于同名民族迁移至此居住之后。据资料记载,奥塞梯人起源于古代阿兰族,属于雅利安人的一支。中世纪时受格鲁吉亚和拜占庭影响,接受了东正教。金帐汗国

阅读更多

【探索】习近平会见缅甸总统吴登盛:支持政治解决缅北问题

发表时间:2015-04-22 20:14:02

国家主席习近平22日在雅加达会见缅甸总统吴登盛。此前缅北局势的动荡,曾造成我国边境地区的人员伤亡。习近平向吴登盛强调,中方支持通过和谈寻求缅北问题政治解决的努力,希望尽快看到缅和平进程新局面。

据新华网22日消息,在会见中,习近平指出,去年你两次访华期间,我们就推进中缅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达成广泛共识。希望双方继续努力,不断打造两国合作新亮点。

习近平今天在印尼首都雅加达会见缅甸总统吴登盛

习近平强调,中方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缅关系,愿同缅方保持高层交往。我们愿同缅方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深化战略合作。我们赞赏缅方对“一带一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合作倡议的支持,愿在上述合作框架内推动中缅公路、伊洛瓦底江陆水联运等互联互通项目,积极推进农业、电力、金融等重点领域合作。中方愿继续为缅甸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双方要以今年两国建交65周年为契机,加强文化、教育、青年、媒体等领域交流合作,积极营造中缅友好的社会环境。

阅读更多

【探索】习近平会见印尼总统佐科 见证高铁协议签署

发表时间:2015-04-23 07:01:45

60年后,再聚印尼。60年前,参加万隆会议的亚非领导人宣布团结起来争取独立、繁荣和公正,万隆精神由此诞生。昨天,10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和代表再次来到“千岛之国”,呼吁推动建立公平、公正的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新秩序。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议上唱重头戏,亚投行、新丝绸之路、中巴经济走廊等都吸引了各国的目光。作为本次会议的东道主,印尼总统佐科直言:“一些国家不愿意正视世界已经改变的现实,那些认为世界经济问题只能由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解决的观点已经过时。”习近平和佐科单独会见时,则谈到了一带一路、基建合作和产能合作,中国和印尼还达成了开展雅加达-万隆高速铁路项目的框架安排。

见证高铁文件签署、谈产能合作

国家主席习近平22日在雅加达会见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

应印尼总统佐科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4月21日至24日赴印尼出席亚非领导人会议和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习近平同佐科在会议期间举行会晤。习近平忆及自2013年就任国家主席以来两次到访印尼,感谢佐科总统和印尼人民的热烈欢迎和友好接待。佐科也忆及他2014年10月执政后5个月内两次访华,显示了两国友好关系和紧密合作的重要性。… 阅读更多

陈凯希斥叶邹蛮横自私毁董总

 

(吉隆坡22日讯)曾是董总风波调解人的华团领袖之一的陈凯希表示,董总主席叶新田和董总署理主席邹寿汉蛮横和自私的作风將董总推向分崩离析的境地,孰可忍孰不可忍!

他今晚出席董总风波匯报交流会时指出,叶新田和邹寿汉把董总当做私產、无法无天的行为,可能导致华教错过了发展的契机。

「这种无法无天的作风,是一个教育机构领袖所应有的態度吗?他们的做法连我这个80几岁的老人都要出来说句话,若不是家人阻止,我早就加入要求重选的行列。」

他劝勉该些沉默的华社群体,应挺身而出並且公开谴责这些徇私的领袖,更必须点醒被误导和盲目的追隨者,因为华社都有责任把华社力量导向正轨。即便隔岸观火能换来明哲保身,但同时將造成华教的牺牲,而且代价沉重。

这场董总风波匯报交流会吸引了逾150名华教人士出席,除了教总之外,出席的社团包括10个华团、大会堂、青年团、林连玉基金、各个华小和独中的董事及校长。

出席者包括隆雪华堂署理主席翁清玉、教总主席王超群、林连玉基金顾问黄明治、董总秘书长傅振荃、中委庄俊隆和董总行政部首席执行长孔婉莹。… 阅读更多

教师反校本评估遭开除 拟致函纳吉马哈迪申诉

《当今大马》2015年4月22日 下午4点31分

马来西亚教育体系容不下异议,曾扛起反对校本评估制大旗的教师代表莫哈末诺依扎,如今遭教育部秋后算账,开除教职。

“大马社会教师之声”组织主席诺依扎(Mohd Nor Izzat Mohd Johari)最近收到教育部志期2015年3月31日的开除信,宣布终止其美术教职。

这名失去工作的30岁巫青地方领袖透露,他计划给首相纳吉,以及前首相马哈迪写信申诉。

“我正在考虑自己手上的选项,看是否上诉,或写信给纳吉和马哈迪以表达我的遗憾。”

“我们必须接受现实,即首相可能无法做什么,但我会基于尊重给他写信,因为他毕竟是首相。”

期望马哈迪给予鼓励

“身为巫统党员,我也会写信给马哈迪,期望他能给予我一些鼓励。我在之前的整个斗争过程里,从不曾透露自己的政党背景,但是时候我这么做了。”

教育部于2011年开始在小学落实校本评估制,并于2012年扩大至中学,但这个新制让教师叫苦连天,投诉难以通过网路管理系统输入学生评分。

阅读更多

批准一马公司发电厂起价 潘俭伟斥政府害民填亏损

《当今大马》2015年4月22日 下午3点13分

民主行动党全国宣传秘书潘俭伟今日批评大马能源委员会批准一马公司的独立发电厂调高收费,显然是害民以期收拾一马公司债务烂摊子的伎俩。

他今日发文告说,更糟糕的情况是,一马公司获颁的独立发电厂(IPP)工程还未开工,政府却已同意让该独立发电厂提高收费率。

“显然的,政府选择以人为方式来提高一马公司收益,以应付一马公司数十亿令吉的亏损。”

“但人民将成为最大输家,因为人民不但被迫缴付更高电费,还得承受消费税的负担。”

多份合约没公开招标

潘俭伟表示,自己早已于去年11月在八打灵再也一场筹款晚宴上指出,未来人民或须缴付更高电费,以拯救一马公司,这番言论也招致首相纳吉随后起诉他诽谤。

“我当时曾断言,人民须付更高的电费,因为一马公司在没经过任何公开招标下,获颁多个利润丰厚的独立发电厂特许经营合约。”

“这种直接颁发合约的方式,已违反能源委员会公开招标的原则。”

他胪列一马公司所获颁的合约,包括2014年8月的2400MW复循环燃气涡轮发电厂,以及2014年3月的50MW太阳能发电厂。

阅读更多

受传召调查教堂示威事件 总警长胞兄称“小事一桩”

《当今大马》2015年4月22日 中午1点12分

全国总警长卡立阿布巴卡的胞兄阿都拉阿布巴卡(Abdullah Abu Bakar)证实,他已受到警方传召,就美丹花园基督教堂示威事件,今午到警局录供。

他告诉《当今大马》,他今早接到警方的电话,要求他到八打灵警察总部录供。

他表示,由于他目前尚在开会,因此将在下午5点前到警局录供。

他表示,还有数名集会者也受到警方传召。

他说,本身将给予警方合作,但是无须偕同律师赴会。

“没有必要带律师,这个课题没什么大不了。”

要求教堂拆十字架

包括阿都拉阿布巴卡在内的一群示威者,是在星期天踩上美丹花园一所新落成的教堂,以当地居民以穆斯林居多为由,要求他们拆除十字架标志。

在示威者的抗议下,教堂最终屈服,答应拆下红色的十字架标志。

尽管示威者的举动遭到民间党团的批评,惟卡立昨日指出,这群示威者无关宗教,不涉及暴力,因此不属于煽动。

然而,内政部长阿末扎希却言明,这群人违反法律,属于煽动行为。

阅读更多

教堂示威考验纳吉领导 巫统会否对付示威者?

《当今大马》2015年4月22日 下午3点46分

新闻分析

在美丹花园教堂示威事件发生后不到两天,首相纳吉迅速发表声明回应此事。不过,真正考验纳吉领导的,却不只是一篇声明那么简单。

这宗居民到教堂示威要求撤下十字架的事件,令人想起2009年所发生的“牛头示威”事件。当时,纳吉刚从前首相阿都拉接棒短短4个月。

希山捍卫牛头示威

当时,在纳吉谴责“牛头示威”不到24小时,时任内政部长的希山慕丁却开腔捍卫这批由巫统党员组成的示威者。

当时,这批示威者不满,沙亚南第23区计划兴建一座兴都庙,并在示威时祭出被兴都教徒视为神圣的牛头。

希山慕丁甚至会见这些示威者,在记者会上与他们合照,并为他们的做法缓颊。

这些示威者较后被控上法庭,但是其中12人只被罚款1000令吉,至于那个拿着牛头的被判入狱一周和罚款3000令吉。但是,没有任何人受到巫统纪律对付。

纳吉擅于发表声明

民主及经济事务研究中心(IDEAS)执行长旺赛夫(Wan

阅读更多

黄洁冰:雪州2008年起允许 教会无需申请准证

阅读更多

华裔记者采访遭威胁 马来女记者勇护同行

《南洋网》2015-04-22 09:47

  • 教会十字架风波爆发后,正当举国目光都聚焦在应如何对付那些破坏宗教和平的狭隘分子之际,采访当天示威的两个记者却在这起丑恶的灰暗中,谱写出跨族关照的光辉面。《星报》记者郑祖汉(左)当天采访时,受到情绪汹涌的示威者出言恐吓,甚至拉扯,所幸《阳光日报》女记者嘉娜杜(右)挺身而出,英勇的保护郑祖汉,直至他采访完毕,登上轿车为止。两人的故事,反映出大部分马来西亚人守望相助的精神,不分种族与肤色。

  • 嘉娜杜(左)在郑祖汉结束采访工作后,“护送”他前往取车。

(八打灵再也21日讯)华裔男记者采访十字架风波示威遭威胁,马来女记者英勇来“护驾”!

《星报》男记者郑祖汉星期日采访示威活动时,由于发问一些敏感课题,而遭到愤怒的示威者出言恐吓。当时,衣服遭拉扯的郑祖汉极之恐惧,所幸《阳光日报》女记者嘉娜杜挺身而出。

郑祖汉与嘉娜杜互相扶持的事件已社交网站广传,包括面子书和推特。一些网友认为,这两人的故事正好反映大马应有的种族尊重及宽容,一些人也赞扬嘉娜杜见义勇为。… 阅读更多

教堂十字架遭抗議‧馬來女藝人抨示威者“醜陋”

《光明日报》 2015-04-22 12:34

(八打靈再也21日訊)本地電視台一名馬來女藝人瓦蒂娜莎菲亞呼吁美丹花園被約50名穆斯林示威要求把十字架拿下的教堂,“讓十字架保留原處,不要拿下來。”

目前身在澳洲深造的她,在見到一批馬來西亞穆斯林在教堂前示威,要求把十字架拿下的短片流傳後,於週一在面子書上發表個人看法,並在社交網絡上引起網友熱烈迴響。

吁穆斯林同胞送花聲援

她認為,在教堂前示威的穆斯林非常“醜陋”,猶如在威脅當地基督徒。

“我希望十字架能維持在原處,不要拿下來,我對基督徒感到同情,也對被我的穆斯林同胞欺負的基督徒說聲抱歉。”

瓦蒂娜莎菲亞說,過去數十年來,包括在先知穆罕默德使者的年代,穆斯林與基督徒一直生活在和諧氛圍下,而她也非常疼愛基督徒朋友。

她希望穆斯林同胞在見到基督徒遭到部分穆斯林同胞做出上述般的對待時,能給予基督徒朋友支持的力量。

“十字架是基督徒的宗教象徵,就讓它留在那裡,不要去騷擾基督徒。”她也呼籲穆斯林同胞,送花到該教堂前以表聲援。… 阅读更多

【妙文】顽固坚硬的执着

来源:每日蚁论      2015年4月21日 下午 07点30分

 Mariam Mokhtar

快讯:58年来,在新巫统规则下所出产的产品,其中包括已注入数十亿令吉的教育领域,其成果在上周日已被检视。一批巫裔在八打灵再也一间教堂前示威。他们恐惧位于教堂屋顶上十字架的威胁。他们还担心自身族群的青少年会受影响。

你或许会听过这样的陈述,“含着金汤匙出世的人(出身富贵)”。在马来西亚,却有另一个新陈述出现: “头上顶着坚实Tempurung(椰子壳)出生的人”( to be born with a tempurung (coconut shell) stuck solid on one’s head)。换句话说,就是天生的无知和愚蠢。

厚实的椰子壳是不受外界冲击的。许多资讯和观点都无法注入新巫统的巫裔的大脑。新巫统巫裔被套牢在自己的世界里。

穆斯林到教会学校上课,依然是穆斯林。把孩子送到这些学校的巫裔父母是因为对这些学校的校风、教学品质、课程和学校纪律感兴趣。他们不会对在屋顶上的十字架、嵌入校徽或修女和弟兄们穿的磨损木制十字架项链而感到困扰。… 阅读更多

【妙文】国会议员应该努力争取平等的最低工资

来源:每日蚁论     2015年4月21日 下午 08点30分

Alyaa Alhadjri

点评:你不可能以尊严当早餐。钱可以使世界转动。没钱什么也做不了。

事实是,这些流行说法背后的真理以及没有多少人可以抵挡赚取更多报酬的诱惑, 包括国阵和民联的民选代表投票支持他们争取令人震惊的140%基本工资涨幅。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不值得”,或无能力改善其表现以匹配新的薪水制度,然而需要坚决地拒绝更多的工资?这似乎是不大可能。

但马来西亚社会主义党(PSM)的兰尼拉夏(Rani Rasiah)于4月20日的声明正确地指出,少数人都拒绝承认民选代表们的高工资(或海外旅行、高档手表、珠宝和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这里的问题是不公平。这些民选的代表是“滥用”他们的权力提高自己的薪酬,但却未能支持呼吁增加国家的最低工资制度, 还停留在西马900令吉以及东马沙巴和砂拉越800令吉的最低工资。

“如此巨大的工资增幅,扩大了代议士和人民收入两者之间的差距。… 阅读更多

【妙文】西方国家在缅甸大力输出软实力 以期影响控制缅甸走向

来源:世界知识2015.8     作者:罗圣荣    时间:2015-04-20

QQ截图20150420110347.jpg

2012年,奥巴马访问缅甸希拉里陪同,系首位访缅美总统

缅甸自2010年实行政治转型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就采用各种手段向缅输出软实力,以期影响和控制缅甸的政治发展走向。

帮助缅甸进行顶层设计。2011 年3月缅甸新政府上台之后,西方国家在每个重要领域都为缅甸重新进行制度设计。如日本协助缅甸设计和改造金融法律规章体系、邮政业务系统、公共交通系统、 高检法系统,并在运营和人才培养方面提供帮助。挪威提供850万美元帮助缅甸修改其1984年制订的《电力法案》,使该法案达到国际标准。澳大利亚帮助缅 甸进行教育体制改革。美国就缅甸的《外国投资法》修订、版权及商标法草案向缅甸政府提供技术建议,并推介美国航空部门的规范和技术。眼下,以美国为首的西 方多国正在为缅甸政府设计今年的大选体系,制定大选纲领;为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美国还将向缅甸大选直接提供1800万美元的资金支持。

阅读更多

【妙文】占豪:中巴关系为何世界独一无二?

作者:占豪    发布时间:2015-04-22    来源:乌有之乡

习总访问巴基斯坦自去年就千呼万唤,但由于巴基斯坦国内原因及后来中国方面的安排,中国元首访问巴基斯坦——地球上中国唯一的“兄弟国家”直到2015年4月20日才成行。有道是“好饭不怕晚”,习总这次访问,巴方接待规格之高是空前的,8架中巴合作研发的“枭龙”战机护航,总统与总统夫人、总理与总理夫人在机场隆重迎接都超过去规格(去年接待中国总理也是超规格)。

 

“巴铁”给予中国的当然不仅仅是对中国领导人仪式上的高规格,更重要的是合作的实惠。根据双方安排,巴基斯坦已将印度洋最重要的港口之一——瓜达尔港租给中国40年,这里未来不但是中国的贸易港,也还是中国在印度洋的重要军事补给港。

 

 

据报道,中国将建由瓜达尔港至中国新疆喀什的油气管道,如此经阿拉伯海及马六甲海峡长达12000公里以上的海上运输线将被缩短为2400公里。该港口还将是集自贸区、机场等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码头。与此同时,中巴铁路也在可行性研究当中。当然,鉴于巴基斯坦走廊对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性,习总访巴这次所谈的重头戏还有反恐合作。在习总到访后,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明确表态,中国的安全就是巴基斯坦的安全。中国方面则答应“无偿援助巴联邦直辖部落区的重建”。… 阅读更多

【探索】南非排外骚乱:黑人为何要砍黑人?

作者:陶短房    发布时间:2015-04-19    来源:澎湃新闻

南非排外青年

 

 

对于许多人而言既冷僻又拗口的一个词“xenophobia”近几日忽然充斥媒体,且通常和南非联袂出场:没错,如今即便足不出户、只凭网络了解国际大势的中国普通网民也大多知道,南非又排外了。

 

 

为什么说“又”

为什么说“又”?因为这不是第一次了。

 

 

上一次大规模排外骚乱发生在2008-2009年,当时针对外国人的暴力行为席卷南非全境,导致至少62人死亡,许多人受伤,数以万计的外国侨民流离失所,不少外国人居住的寓所、经营的店铺被洗劫和焚毁。

 

 

近日此番排外骚乱也并非如某些网友所惊呼的“突然发生”,事实上开始已有3个多月了。

今年1月初,排外骚乱首先发生在约翰内斯堡附近的黑人城市索韦托,当时成千上万的本地南非黑人对当地外籍黑人所经营的店铺发起暴力冲击,许多店铺被焚毁,至少6人被打死,其余许多外籍人士被迫逃离。但这起骚乱并未引起更多人关注,甚至南非本地媒体也只是轻描淡写。本来么,索韦托是个“纯黑人”城市,这座城市里发生再大的事,呆在约翰内斯堡、开普敦或德班CBD商圈的“上等外国人”是不知道、或知道也当不知道的。…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