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对美国的封锁圈,有一个严重的漏洞

来源;华山穹剑     2025-07-02 

最近这几个月东大对稀土政策查漏补缺,管制力度空前,其实主要原因是我们此前对美国的封锁圈,还存在着一个严重的漏洞,那就是对岸。去年对岸从大陆进口的稀土总量高达6096.7吨,占总量的11.01%,这个数字在全球主要稀土进口方中位居前五,比印度都要高。而对岸拿到稀土后的用途表面上是从事生产活动,实际上却处处配合美国打压我们,甚至吃里扒外助纣为虐,那么对岸买的稀土究竟干什么去了呢?

首先就是半导体生产,半导体是对岸的经济支柱,而半导体几乎每个生产环节都需要工业级稀土材料来参与。台积电大家都知道吧,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厂 ,他们使用的EUV极紫外光刻机,需要定期更换机械臂上的磁铁组件,而这些磁铁组件的原材料正是 钕铁硼永磁体。据统计,每台EUV光刻机每年大概要消耗300公斤的永磁材料。而在直接生产芯片的环节,初级晶圆片表面有纳米级凹凸,只有氧化铈的颗粒硬度刚好能磨平凸起,又不刮伤表面,其他材料要么太硬容易伤到芯片,要么太软根本刮不干净,每年消耗约200吨。芯片封装环节同样需要大量的工业级稀土,比如欣兴电子生产的ABF载板,就要用到大量的永磁材料来增加基板的热稳定性。

整个2024年,对岸半导体产业消耗的1500吨稀土,全由大陆提供。可以说没有大陆稀土资源的倾力相助,世界最强半导体生产商的桂冠根本就轮不到对岸来摘,他们的经济水平也不可能有今天这么发达。但对岸拿着这些用稀土建立起的芯片优势,又在做什么呢?从政策端到产能端,处处配合美国打压大陆的一切高科技发展。大陆电子产业崛起后,对岸听从美国的话断供我们的先进芯片;今年大陆人工智能大爆发,对岸又把我们的AI芯片给断供了。甚至就在本月14日,对岸所谓的国际贸易署还把华为和中芯国际以及他们在德国、俄罗斯和日本的几家子公司,一口气全部列进出口管制清单。

除了生产半导体元器件之外,对 岸从大陆购买的 稀土,还被广泛运用于军事工业。我们经常说对岸以武拒统,其实这个武器的“武”字主要集中在导弹和无人机两个领域。他们的想法是只要打起来,先用导弹攻击大陆这边的沿海城市,甚至是三峡大坝,用高昂的经济代价迫使大陆停手。如果不管用就轮到各种无人机登场了,大型无人机超低空飞跃海峡搞袭击,中型无人机对跨海输送物资的轮船进行打击,小型无人机则像俄乌战争那样用于在前线搞小规模的破坏。而不管是导弹还是无人机的生产,都离不开稀土材料。对岸最倚重的雄风巡航导弹,其 尾翼的耐高温涂层要用镝元素,可耐2000度以上高温;制导系统的雷达要用铒元素,有极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每枚雄风三型导弹需消耗约15公斤重稀土,而对岸每年进口的700吨重稀土中,有六成被直接用于导弹生产。

而像对岸这几年疯狂量产的剑翔反辐射无人机、腾云战术无人机,其飞控系统的钐钴永磁体和雷达组件的钇铁石榴石均依赖大陆供应。比如剑翔无人机每台就需要5公斤的稀土材料,而在2024年,对岸的军用无人机产能已经突破2000架,消耗稀土量超过10吨。

不过话又说回来,生产芯片也好,搞军工也罢,都是小头,两者加起来顶破天就2000多吨,那剩下的近4000吨去哪了呢?各位应该能想到,转卖给美国军火商搞武器生产了,而且方法不但隐蔽还多种多样。比如先以生产工业原料或陶瓷材料的名义向大陆监管部门申报,等货物到港后先经过初级加工,再倒卖给被大陆管制的美军工企业。

2022年,对岸一家名为智磁科技的公司,以磁性材料加工的名义,向江西某稀土公司购买了一批被严格管制的钕、镝稀土材料,申报类目为高端工业原材料。然后这批稀土材料被运往桃园和高雄进行工业级加工,生产成高性能钕铁硼磁铁。老罗这里多提一嘴,对岸拥有世界最先进的高精度磁性加工技术,产业基地就在高雄和桃园,而这些企业的下游客户多以美日半导体和军工企业为主。随后,这些高性能钕铁硼磁铁被封装进伺服电机的部件中,以高端工业材料的名义卖给了为F35提供飞控系统和空中电磁模块的供应商霍尼韦尔。根据五角大楼溯源调查,F35战机所使用的417公斤钕铁硼磁铁的来源均在东大,只是中间由对岸企业断点处理,从而导致原产地难以识别。

 

再比如混料法,对岸的企业先把稀土材料和其他普通材料混在一起,出口到他们在东南亚挂名的工厂,然后更换第三国标签后再以“合法出口”的名义运往美国。2020年,对岸某企业以工业原料的名义,从南方稀土集团购进大量的氧化钕运到马来的工厂。后者只进行了简单的造粒、封装,并添加铝基合金后,又以复合磁材的名义,卖给了美国一家名为BALDOR的伺服马达厂,而这家企业的下游供应商正是专门为美国空军无人机系统提供导航组件的Vertiq。整条利益输送链可以说是非常隐蔽,首先在出口报关单注明产品为铝基复合磁性材料,产地不是在对岸,而是在马来,成分表中也没有列出稀土氧化物,而是以复合磁性添加剂隐藏,但实际上稀土成分占比超过了20%,只不过因为在马来完成造粒,被认定为具备实质加工的资质从而在明面上跟大陆和对岸撇清了关系,使得稀土来源难以追溯。

还有就是以二手设备或技术合作的名义,出口被管制的稀土。自2018年东大收紧对美稀土出口以来,新北市的力昶科技以 “技术协作实验部件”“专用模组” 等名义在大陆购买已加工的钕铁硼磁体,并将其标注为 “工业马达测试磁芯组件”,成功绕过大陆对敏感稀土材料的直接出口审查。随后,磁体被嵌入对岸本地回收或重新铸模的 “旧工业马达壳体”,整体伪装成 “二手设备出口件”,以 “用于技术评估的逆向工程分析组件” 名义申报,使用工业机械部件的海关编码,而非稀土原材料类别。经过伪装的二手设备器件被力昶科技卖给了一家F35生产雷达伺服电机系统,收到货后,美方企业拆解设备取出里面磁体,重新封装至用于雷达旋转模组、激光导引系统驱动部件的微型伺服电机中,最终成为了F35战机的零部件。毫不夸张地说,尽管过去几年我们在不断收紧美国脖子上的项圈,但因为有对岸这个BUG穷尽各种办法转口倒卖,落地后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搞全链条监控的原因。

事实上,这些年随着中美斗争 愈发激烈,对岸为了防止大陆进一步收紧稀土管制,正在大规模的囤积稀土。 截至今年6月,岛内的稀土储备量已达1.2万吨,相当于两年的民用需求量,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大陆前几天启动 稀土出口全链条监控,就是在彻底堵死这个漏洞,不但要让对岸背靠大陆稀土吃里扒外的日子成为过去式,还要对美国形成无死角、无盲区的封堵圈,毕竟你做初一,就别怪我做十五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