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27 09:32:0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在线
作者:汪亭友
核心提示: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前提,才能取得成功、获得发展。从实际出发,客观全面看待苏联剧变的原因和教训。
1991年苏联解体以来,围绕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真相、性质及教训等问题,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是一个世界观和立场的问题。世界观、阶级立场不同,得出的结论便不一致,甚至截然对立。
对苏联剧变的不同认识基于不同的世界观和立场
关于苏联剧变的基本评价,站在西方垄断资产阶级立场的人,必然会欢欣鼓舞,因为他们不费一枪一弹就战胜强大对手;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立场,它则是一场 “世纪大悲剧”。因为苏联解体使苏联社会主义事业毁于一旦,给所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这已被苏联解体以来的大量事实证明。
苏联剧变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对这一问题的判断也受研究者世界观和立场的影响。站在资产阶级立场,按照资产阶级世界观,必然认定它是“历史的进步”。在他们看来,只有资本主义才是人类最完美的社会制度,历史发展到这个阶段就“终结”了。因此,俄国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是错误的。苏联剧变使苏联人民摆脱了“历史的迷误”,“回归”资本主义“主航道”。而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按照唯物史观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结论必然与此相反,因为苏联剧变意味着社会主义政权被推翻,苏联重新退回到资本主义,它是“历史的倒退”。…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