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统考更大格局

《赤道论坛》2014-09-29 星洲日报/评论版

~作者:林明华

 

有关统考是否应该(或可否)从內部考试改为公开考试的课题,最近又再重新被人提起,这本来可以是一个极有意义的探討,因为它关係到统考的未来走向与突破,但遗憾的是,由於牵扯上了关中课题的爭议,现在任何人只要一发表统考应走向开放的意见,就会被贴上“转移视线”或者“別有居心”的標签,黑白二分法的论述扑面而来,非黑即白的帽子,令许多原本关心这个课题的人唯有噤声不谈。

 

回顾歷史,就在距离第一届统考举行之日只有一个多月之时,时任教育部长的前首相马哈迪突然召见以时任董总主席林晃升为首的董教总代表,威迫他们取消独中统考,否则必须承担一切后果;但当年的董教总领导层经过深入的研討之后,以“1956年教育法令第69项4(C)条文允许教育机构可以设立內部考试,不须经过特殊的批准”为法律依据,认定统考並没有触犯任何法令,遂坚决维持举办统考的决定。1975年12月11日至17日,统考终於冲破重重障碍和考验,第一次在全国独中顺利举行。时光悠悠,一转眼,已经39年了。

 

我们今天都知道,统考是一项“內部考试”,只有国內华文独中学生可以报考。但统考在它在初办之时,其实是也接受其他学校拥有同等资格的学生或自修生以私人考生身份参加考试的;严格规定只有在籍华文独中学生有资格参加统考,是后来的决定,当中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即一、为了维护独中学生的福利,二、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所谓“不必要的麻烦”,相信是指当年政府的一个“口头限制”,即时任教育部长马哈迪后来所开出的“条件”。据曾任统考主任的董总前法律顾问兼董教总独中工委会前秘书郭洙镇透露,马哈迪当年召见董教总领导人后,作出了一个“包容性”的决定,即允许他们举办统考,但要求他们不要把统考变成公开的考试,而是一个內部考试,以免造成政治上的敏感。

 

也就是说,没有任何法律可以禁止主办,並且在初办时曾经局部开放过的统考,后来自我定位为“內部考试”,除了是基於独中和独中生本身的利益考量,最大的考量,其实就是马哈迪当年的上述“口头限制”(或者“警告”)。

 

统考从战战兢兢到扎稳脚步,成为马来西亚华文独中身份的象徵和董教总的品牌,统考文凭也被国外许多著名大学认可为入学资格,可说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成就,也创造了中、港、台以外华文教育的一大奇蹟,但39年了,统考是应满足於现状,继续受囿於当年马哈迪的一个“口头限制”;还是因应时代的需求,从法律的角度,也从利弊、学术等角度,全面探討它走向开放的可行性?

 

格局决定结局,但愿华教队伍能早日走出非黑即白的怪圈,以开放与包容的胸怀,探索统考的未来,为也马来西亚的华教,开拓更大的格局!
(星洲日报/若有所思‧作者:林明华‧《星洲日报》执行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