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文】北京干得漂亮:彻底砸了新加坡的饭碗

发帖者:hongtao

发帖时间:2014-09-29 10:27

据媒体报道,今日(9月29日),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设立一周年的日子。

一周岁的自贸区,交出了一份较为令人满意的成绩单,在其茁壮成长的基因中已经植入了四大创新制度——投资管理、贸易监管、金融创新、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媒体报道称,上海自贸区自2013年9月挂牌以来,各项试点工作全面推开,改革效应初步显现,在国内外引起了积极反响。

自贸区新设企业数量井喷

 

今日(9月29日),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一周年的日子

上海自贸区挂牌当日,首批入驻的25家企业获颁证。而据上海市工商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中旬,上海自贸区近一年来新设立企业达到1.2万余家,相比于最初获批入驻的25家,暴增了480倍。

上海自贸区砸了新加坡饭碗

 

全球港口箱量排名第一的新加坡港

当时世界第一大港新加坡的年吞吐量超过一千万标准集装箱。新加坡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第一大港是因为中国大陆、日本、韩国、朝鲜、台湾、香港和澳门甚至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从非洲和欧洲来的货物都要经过马六甲海峡。由于一方面大船的运费大大低于小船的运费,另一方面大船因为太大,船上货物的目的地往往不单一,而且许多港口不能停靠大船(比如上海)。

因此货主往往选择在新加坡转船。就是先用大船将货运到新加坡,然后在新加坡转上小船再运到自己这里。这是因为新加坡距离中国大陆、日本、韩国、朝鲜、台湾、香港、澳门、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几乎是等距离。而且又是大船的必经之地,再加之新加坡又是自由贸易港。

所以,即使中国大陆的期货交易虽然在上海,但是货物的交割地点仍然在新加坡。几乎上海期交所挂牌的所有大宗货物的交货地都是新加坡。新加坡仅仅每年的期货交割的金额就超过2万亿美元。

众所周知,物流的中心一定是资金流的中心,资金流的中心一定是金融的中心;金融中心一定会派生出商业中心、生活中心、服务中心……。为了处理自己的货物,世界各国的银行都需要在新加坡设立分行。一个人口不足500万的国度,外资银行就有几千家,银行需要员工就是几十万,为金融服务的行业则需要更多的人。这就是新加坡发达的根本原因。

 

转自米尔军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去年9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仪式举行。

 

去年9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仪式举行。米尔军事论坛 bbs.miercn.com

其实,现在中国大陆发达的城市几乎都是当年鸦片战争后被迫通商的口岸。上海解放前就是整个亚洲的金融中心和物流中心。后来船越造越大,上海的大陆架地形导致大船进不了港,再加之中国的计划经济导致上海失去了自由贸易港的身份,于是上海慢慢地失去了物流中心的地位,接着又失去了亚洲金融中心的地位。

但是上海的地缘优势是一直存在的:上海不仅距日本、韩国、朝鲜、台湾、俄罗斯远东和香港澳门地区是等距离,而且南距广东,北至天津、大连、青岛、烟台、营口也几乎是等距离。更重要地是有一条大河(长江)辐射到内地。上海也不会像新加坡那样几乎是纯粹的中转港,自身的建设也需要大量货物。

所以,如果把上海作为中转港口,优势要远远超过新加坡。这样,上海就会多出几千家外资银行,上百万工作机会,上海就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可是这一切都有着受到二个因素的限制:一是上海没有深水港,大船进不来;二是上海不是免税港,不是自由贸易区,国外的货物不能或者不便在上海中转。

上世纪末上海就开始筹划在大小洋山岛上建设深水港。上海洋山深水港的一期吞吐量就设计为2000万标准集装箱,是新加坡的二倍!加上上海当时的吞吐量已经接近1千万标准集装箱,因此这3千万标准集装箱的吞吐量一定有相当一部分是转运出港甚至转运出国的。

所以,如果没有免税政策或者没有自由贸易政策,洋山港的作用就无法发挥。这就是为什么上海特别需要的《自由贸易区》的根本原因。

在此之前,天津、深圳、广州也都在争取《自由贸易区》,但是最后花落上海是必然的。试着想想,如果上海没有这样的政策,天津、深圳、广州有了这样的政策又有何用?可能像上海这样带动全国的发展吗?

事实上,上海洋山深水港建成才几年,世界所有货运巨轮就都已经能靠上洋山港码头,吞吐量早已经取代新加坡成为世界第一大港。

 

转自米尔军

上海自由贸易园区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洋山保税港区资料图片)

虽然因为没有自由贸易区的政策和缺少内陆货区和配套设施,不能顺利转运国外货物,但是仅仅转运国内的货物就已经使吞吐量达到世界第一。

如果上海洋山深水港再拥有自贸区的政策,吞吐量还将成倍的增长。这对拉动整个中国的经济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如果吞吐量继续增长,开挖“克拉运河”就不得不提上日程。因为正是泰国狭长的克拉地区隔开了印度洋和太平洋,导致所有从西部(欧洲和非洲)来的船不得不绕道经马六甲抵达上海。

最重要地是,新加坡是美国在海外的最大军事基地,美国最先进的战机F35和最先进的战舰濒海战斗舰都部署在新加坡,主要就是为了对付中国大陆的。

一旦发生战事,美国就会封锁马六甲海峡,切断中国的石油供应。而中国的石油战略储备仅几星期而已。所以新加坡一直是中国与日本、台湾开战的绊脚石。

如果开挖通克拉运河,所有西边来的船就不必道马六甲,不仅航程可以缩短3天,大大降低运费,最重要地就是废了美国的新加坡军事基地。

《上海自贸区》将彻底砸了新加坡的饭碗。

新加坡先是千方百计地利用他们强大的公关力量对中国高层施加影响意图阻止上海洋山深水港的开发,在上海宣布将完全依靠自己的资金建设洋山深水港后,新加坡开始把重点转移到阻止上海获得自由贸易区。

因为他们认为没有自由贸易区的政策,上海洋山深水港尚不足以取代新加坡的世界第一大港地位。

可是令人意外的是,洋山深水港仅仅一期部分建成,吞吐量就迅速超过了新加坡成为世界第一大港。

本来,大小洋山岛的缺点是面积太小,远远小于新加坡港口。因此岛上几乎没有场地可供堆货。吞吐量应该不可能爆发式的增长。

 

去年9月,首批入驻自贸区的企业代表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牌匾合影留念。转自米尔军情网 http://www.miercn.com

 

去年9月,首批入驻自贸区的企业代表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牌匾合影留念。

可是上海人将此劣势转化为优势,全球最大的港口机械生产商“上海振华港机”为洋山深水港配建了转运专用码头的一切机械,就是一个码头能够同时停靠几艘大船,可以同时用一套机器装船卸船。www.miercn.com 爱国交流理性平台

这样,大船转运小船就不需要先将货物卸在岸上再转到小船上而直接可以从大船转卸到小船上,根本不必落地,不仅大大节约了货主的时间更关键的是大大降低了仓储的成本。

另一方面,上海又建造了无数的万吨驳船,去内地的货可以直接卸在万吨驳船上通过长江去西部。

最重要地是,东海公路大桥的建成,连通了上海发达的高速公路网,使得货物可以迅速进入上海和周边地区。

根据规划,上海洋山深水港还将配套建设铁路专用桥(东海二桥),在奉贤的平安镇建设世界最大的火车集装箱编组站。

这样,发往内地的集装箱也就不必堆放在洋山港,直接卸在火车车皮上再用火车头拉到平安编组后即可发往全国各地。www.miercn.com 爱国交流理性平台

相信,随着上海自贸区的获批,东海二桥和平安火车编组站的项目将迅速启动,洋山深水港的吞吐量最终很可能会迅速达到3千万标准集装箱!

现在上海自贸区的政策已经允许其它国家在上海进行货物交割,这就是说,新加坡的上海期货交割很快就会回到上海,仅此一项新加坡就将少收入几千亿!

上海还将参与泰国克拉运河的开挖。本来无论怎样,即使不在新加坡转运,中国大陆、日本、韩国、朝鲜、台湾、香港和澳门甚至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从欧洲、非洲来往的货物还是得经过新加坡。

美军损失上万亿

 

去年9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仪式举行。

 

去年9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仪式举行。米尔网 www.miercn.com

因此新加坡对美国控制这些国家的航道还是有关键的意义。可是如果克拉运河一旦通航,因为航程差不多缩短3天,所有的船都不再会绕道马六甲海峡和新加坡。

美国在新加坡的军事基地就将彻底失去了作用。这可是美国投入了上万亿的最大海外军事基地啊!

新加坡每年因此得到的好处至少十几亿。而且今天新加坡能够如此强硬地对话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都仰仗的是老美的这个军事基地。

上海要和香港一决高下 香港一些人彻底急坏了

据韩国媒体9月28日报道,上海自贸区很有可能会在金融领域和香港一决高下。另外,上海开设高级免税店后,春节期间涌向香港的游客将改变行程前往上海。

香港长江实业集团董事局主席李嘉诚就上海超越香港的时间指出:“将比大多数人想象的更快。”

报道指出,上海自贸区的核心是开放金融市场。如果可以在上海自由成立银行并进行外汇交易和投资,香港的魅力自然会下降。

新加坡媒体9月28日报道称,上海自贸区来势汹汹,香港政商界都认为是冲着香港而来,纷纷忧虑香港丧失竞争优势。其中,亚洲首富李嘉诚提醒,上海自贸区对香港影响非常大,香港若不急起直追会落于人后。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9月29日举行挂牌仪式。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9月29日举行挂牌仪式。

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虽不认同香港地位被完全取代,但承认有竞争。不过他也指出香港“过去几十年都是从竞争环境里面成长”,而谈论实际影响,目前则言之尚早。

就上海自贸区金融服务这一块,花旗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认为,上海自贸区不会取代香港;里昂证券中国金融研究部姜凯龄认为,内地一日未开放资本账户,上海及北京等地区性金融中心就不会威胁到香港。

报道称,虽然政府高官与财经专家纷纷为香港打气,但香港经济发展委员会委员刘炳章从政治上分析,形容上海搞自贸区,而香港已成“自残区”,担心港人继续政治纠缠,让社会空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