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12月3日,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动采样升空返航。这是嫦娥五号上升器月面点火瞬间模拟图。(新华社)
中国嫦娥五号探测器12月3日顺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动采样,上升器带着月球“土特产”顺利升空返航。嫦娥五号探测器的最新进展引发美国、俄罗斯、欧洲方面的关注。
“极其令人感叹”
英国广播公司(BBC)指出,这次嫦娥五号探测器的任务目标是把月球岩石和尘土带回地球进行分析。
“中国太空计划更进一步”,美国《纽约时报》称,对地球上的科学家而言,这些相对年轻的样本可能会极具价值,可以用于更好地调校用于评估太阳系内行星、卫星、陨石地理表面年龄的技术。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对中国表示了祝贺,该机构级别最高的科学官员托马斯·祖尔布琴(Thomas Zurbuchen)表示,希望国际研究界可以最终得到机会分析带回地球的任何样品。
“嫦娥五号探测器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任务,”欧洲航天局人类和机器人探索的科学协调员詹姆斯·卡彭特(James Carpenter)表示,“我认为他们想要做的事情极其令人感叹。我认为吸引人关注的是,从早期嫦娥任务到最近这次,你可以看到这种非常系统性、一步接一步的方式来增加他们的太空探索能力”。
嫦娥五号探测器着陆期间,拍摄的一些月球画面:







“下一步建月球基地”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2月3日引述俄罗斯罗巴切夫斯基下诺夫哥罗德国立大学物理系主任亚历山大·马雷舍夫(Alexander Mareshev)的话称,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使中国更接近实现月球采矿和建设月球基地。“显然,这使我们的中国同事更加接近于落实实际使用月球土壤的计划,从中提取矿物质,以及落实更加雄心壮志的建设月球基地的项目。目前可见,中国是这场科学竞赛的领导者之一”。
中国完成人类首次月球生物实验,公开世界第一张月球背面震撼全景照片:







俄罗斯科学院航天研究所核行星学科室主任伊戈尔·米特罗法诺夫(Igor Mitrofanov)指出,嫦娥五号探测器的任务是创新型的,并不是其他国家以前完成的项目的重复。“其独特之处在于,探测器带着货物返回时,两个设备将自动在绕月轨道上对接,这还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第二个特点是计划采集的土壤样品质量约为2千克,这是苏联探测器带回到地球样品质量的十倍(少于200克)”。
2020年7月中国开始探测火星任务,并公布“火星车”造型:







美国《华尔街日报》12月2日提到,中国希望未来十年内在月球上建立一个驻人基地,以便进一步探索外太空。中国在月球上的任何永久存在都可能改写全球太空秩序,中国政府迫切希望在制定月球探索规则和获取资源方面增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