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残阳:那场大火,改变了无数个林郑月娥的命运

王残阳

自由撰稿人

2017-03-28 08:17:25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王残阳】

1.从唐楼走出的香港首任女特首

3月26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选举结果揭晓,林郑月娥以777票的高票胜出,成为香港第五任特首人选。她也同时刷新了两项纪录:香港首位女特首候选人以及首位女特首。

正向富丽堂皇的礼宾府阔步前进的林郑月娥,却出生于香港最底层的唐楼。这是一栋位于香港岛湾仔的板房间,童年时的林郑,一家七口人蜗居在其中的一个小间。房间里没有厕所,采光极差,极度拥挤。为了能够安置一家老小,只能摆上好几张上下铺,林郑回家写作业也只能趴在床板上。曾经的艰苦岁月,让林郑格外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她曾经笑称,现在只要晚上回家洗澡时打开花洒能有热水出来,就会觉得好幸福。

2.那个让无数港人刻骨铭心的黑色圣诞节

当然,对于出生于1950年代的那一辈香港人来说,能够在拥挤的唐楼有一张床,已属十分不易,也会顿感幸福。二战过后,大陆持续数年的解放战争,令香港人口猛烈增长,由1945年的60万人剧烈拉升至1950年的230万之多。同时,香港大量住宅在二战中被摧毁,住房就成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

在香港政府的默许下,很多新移民在荒无人烟的山脚边使用木材、铁皮等器材,搭起了一个个木屋(亦称寮屋)。这些木屋大多顺着山势搭建,为节约地皮和建筑成本,一栋木屋紧靠着另一栋木屋,绵延很长的距离,形成了柴湾、石硖尾、渣甸山、钻石山大磡村等多个木屋区,担负着当时香港近四分之一人口的居住需求。暂且不论这些木屋区的居住条件之简陋,其最大的问题就是消防隐患极大。

前几日,笔者专程去位于九龙半岛的石硖尾美荷楼进行参观。在生活馆的入口处,按照历史原貌搭建了一个板房,墙壁上破裂了数个大洞,伴随着凄厉的火灾警报,红色的布条被风吹动着在洞口飞舞,仿佛那场改变香港历史的大火又一次发生。

1950年代,拥挤的公屋居住环境(笔者摄于美荷楼)

那是1953年12月25日,一代香港记忆中的第二个黑色圣诞节(第一个黑色圣诞节是在1941年,港督向日军投降,开启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日治黑暗岁月)。在石硖尾木屋区,一个工人正在挑灯制作鞋面,他一不小心打翻了棉油灯,火苗点燃了堆积在木屋里的棉胎,越烧越旺。这家人吓坏了,一边喊着“火烛!”,一边向外跑去,路过别人房间时就不停拍门,提醒其他居民赶紧撤离。

一场不期而遇的北风,让火势在整个木屋区迅速蔓延开来。大火足足烧了一夜,至26日凌晨才被扑灭。事后清点发现,过火面积达41英亩,烧毁木屋2580间,造成3人死亡、51人受伤,1.2万多个家庭合计58203名村民流离失所。无数灾民走上马路讨饭,有的就在路边搭建窝棚栖身,其惨状令香港社会震惊。

此前,木屋区就接连发生数起火灾,加之这场空前惨烈的石硖尾大火,迫使港英政府开始认真考虑底层居民的住房问题,新的公共住房政策由此起步。

                                 

港督葛量洪写给英国政府的报告

3.公屋赋予他们人生正能量

1954年10月,也就是在石硖尾大火发生快一年后,8幢7层高的徙置大厦正式投入使用,当时人称“徙厦”,每栋可容纳约2000人居住。这就是香港的第一代公屋,大部分为联合国捐款兴建。后来,这些7层的徙厦被改建成更高、更大的公屋,仅剩编号为第41座的美荷楼外观基本保持原貌,被改造为青年旅舍,并在大楼底部设有生活馆,陈列美荷楼的历史,让人们直观地了解这一辈香港人曾经的生活。

第一代公屋的生活条件,与林郑月娥的唐楼相似,既拥挤又简陋。每间房间面积仅有11.14平方米,按照规定要住下5口人,10岁以下的儿童只按半个人头计算,所以一家八九口人挤在一间小房间里也是常态。小孩子们都睡在房间高处搭起的“阁楼”,透过镂空的墙砖来透气,经常有老鼠、虫子等从镂空处钻进来,把小孩咬伤,有的还不幸离世。

那时的公屋没有厨房和卫生间,家家户户就在走廊里支起煤炉,煮上一锅粥聊以果腹。公共厕所安排在两栋楼中间的连廊处,这也是每层楼唯一的公共活动空间,经常有街坊在臭气熏天、污水横流的厕所里,支起桌子打麻将。

和林郑月娥一样,艰苦的环境虽然夺走了很多童年的乐趣,让他们倍感压抑,但也赋予了“公屋子弟”们坚韧、执着、拼搏等人生正能量,使他们更能够平静对待生活的酸甜苦乐,始终坚毅前行。石硖尾的公屋,就先后走出了著名导演吴宇森、球星陈发枝、大学教授范建强等名人。在吴宇森的很多电影中,都能够找到曾经公屋生活的影子。而激励几辈香港人的影视剧《狮子山下》,很多故事也是发生在公屋。

4.公屋政策令一半以上港人受惠

时代的车轮,总是不停歇地向前发展的。

石硖尾第一代公屋,开启了香港大规模建设公屋的序幕。此后,香港政府还在大窝口、大坑东和李郑屋一带兴建徙置大厦,逐步安置灾民和迁移木屋区住户。至1974年,香港累计建成了25个徙置区,118万居民入住徙厦。与此同时,石硖尾公屋也进行了改造,两间合并成一间,并设置了单独的厨房与厕所。这一时期,很多公屋里出现了冰箱、电视等家用电器,居民们的生活条件逐渐得到改善。

1970年代,公屋生活有极大改善(笔者摄于美荷楼)

1972年石硖尾屋邨边的居民活动场所

在兴建徙厦的同时,香港政府于1957年开始兴建北角等廉租屋村。1961年,香港推行“政府廉租屋”计划,兴建西环邨、苏屋邨等多座廉租屋大厦,为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但其租金较徙置屋要高很多。

1973年5月28日,香港房屋委员会成立,负责统一管理徙厦和廉租屋大厦。此后,香港政府先后陆续出台了“十年建屋计划”“夹心阶层住屋计划”和“租者置其屋计划”等一系列有关公屋建设计划,逐步形成了今日系统完备、保障有力的公屋系统。公屋政策,被认为是香港经济得以腾飞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香港成功故事的一部分。

目前,香港超过200万人居住在73万套公屋之中,占人口比超过三分之一。加之生活条件改善之后搬离出公屋的市民,累计享受过公屋福利的市民预计超过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这就保证了在地少人多、寸土寸金的香港,虽然房价高企,但大部分低收入家庭都能够有一处安身立命之所。

不容忽视的是,公屋的供应数量与低收入家庭的需求之间还有着一定的差距,排队轮候公屋的家庭往往耗费3年以上时间,才能获得一套住所。与此同时,还有数千名贫困人群居住在“笼屋”(又称“笼床”,即一间房屋内放置多个床位,每个床位用铁笼团团围住,住在里面的人被称为“笼民”);还有很大一部分人住在“劏房”(亦称“棺材房”,即把一间房子分割成多个小间,每户租住一间,租金相对大房要低廉很多)。这也是香港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杰森·兰利镜头下的石硖尾公屋

5.林郑努力让更多香港人住得更好

从唐楼走出的林郑月娥,依靠优异的学习成绩,考进了香港大学,毕业后进入香港公务员队伍,服务社会长达37年之久。2007年,林郑从公务员转为问责官员,出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成立的发展局局长。在其任内,曾经在2012年出席电台节目活动时表示,政府持续供应房屋用地的决心不容置疑,当年勾地表内有一半为新增土地,而政府目标为每年要有四万个公、私营单位新落成,这个任务不能回避。政府亦不会因市场对土地的承接力下降而减价卖地,不排除将土地交给房委会兴建公屋。在她坚定有力的推动下,香港公屋的供应量保持稳定增长。

2012年,林郑月娥升任政务司司长。在这一任期内,她面对着“公屋铅水”这一棘手问题。2015年7月起,香港部分公屋、居屋、私人屋苑、医院及教育机构被揭发食水含重金属量严重超标。此后,特区政府对部分公屋的水管进行更换,为部分民众安排验血,并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进行调查。

林郑与居民交流,了解他们生活情况

当年11月,林郑在立法会就公屋食水含铅超标事件作了一番情真意切、掷地有声的发言。她说:“我已经有胆承认我们的制度是有不足、不善之处,我亦努力督促所有部门要做跟进、善后的工作;我有胆指出今次事件被政治化这个现象;我有胆冒着被批评护短的风险,为我们尽心尽力的公务员讨回公道。”这一番讲话,令人对其“硬净”和“好打得”的行政风格,有了更深的体会和了解。

2017年3月,林郑当选新一任特首。相信在她的引领下,香港这艘巨轮一定能够破浪起航,驶向更加灿烂的新航程。而童年唐楼的经历,以及在政府多个岗位上的历练,让她对公屋政策有了更多的经验、认识和体会。相信在新一届政府任上,香港的公屋政策一定能够得以飞速发展,为破解大城市居住难题提供一个崭新的案例、列出一个满意的答案。

只愿林郑童年时的遭遇,在今日香港不再重演!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参考资料:梁美仪《家:香港公屋四十五年》、张帝庄《美荷楼记》、刘祖云、孙秀兰《香港公屋政策的历史沿革及其对内地的启示》、蔡利标《香港公屋政策及其启示》等。

    • 原标题:王残阳:那场大火,改变了无数个林郑月娥的命运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责任编辑:李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