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哲卿:“天河工程”、“空中南水北调”,没有听起来那么玄

方哲卿

海洋气象预报工作者

发表时间:2016-09-17 08:26:06

上周,青海省西宁市举办了“天河工程”论证启动会暨第一次专家组会议,会上讨论了一个略带科幻色彩的话题:“跨区域空中调水”。原话是“科学分析大气中存在的水汽分布与输送格局,进而采取人工干预手法,实现不同地域间大气、地表水资源再分配。”

据报导,“天河工程”团队现在已经开展了云监测卫星及卫星星座初步论证、地面实施系统初步构想,针对云水资源监测需求完成了有效载荷需求分析及卫星初步方案,开展了采用火箭、导弹实现中远程人工降雨实施方案的研究。

又是卫星、又是星座、还有火箭和导弹,满屏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然而,在气象学老司机眼里,只看到“人工降雨”四个字。

对,这就是一个高端的“人工降雨”,只是选了一个合适的地点,把降雨客观上变成了跨流域调水。等我解释完这个过程,大家就能理解取一个好名字是多么重要。

“天河”在哪里?

在大气中低层(10公里以下)范围内存在稳定有序的水汽输送通道,可将其称为“天河”。通道的位置在哪里、通道内的水汽是否充沛,都是影响“天河工程”的关键。

青海大学校长王光谦在“天河工程”论证启动会上说道:“可在中国三江源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分水岭实行空中调水,改变云水资源在两个流域间的转化,以增加黄河流域的降水量”。

三江源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域。本来大多涌向东南的水汽在这里要经过黄河流域和一部分内流区,如果能在水汽涌向东南长江流域之前就“拦截”下一部分,沿着黄河干支流送往北方,的确可以在不修建地面渠道的情况下达到“南水北调”的效果。

那么三江源高空的水汽输送情况如何呢?我们来看图说话。

衡量水汽输送大小的物理量是“水汽通量”,表示在单位时间内流经某一单位面积的水汽量。为了寻找天河,我们需要将空中各层的水汽通量计算出来再累加在一起。根据李生辰等人的研究, 1965-2004年的40年内,我国6-9月气候平均的 “天河”(整层水汽通量)如下图所示:

这是一张整层水汽通量的水平分布图,红色圈内是我国东南地区,黑色框内即是三江源区。图上的每一个格点都有一个小箭头,箭头的方向代表水汽输送的方向,长度代表水汽输送的大小。我们可以想象较粗的绿色箭头就是图中最大的“天河”,它将孟加拉湾的水汽输送到红色圈内,为我国东南地区,也就是长江、珠江流域带来了丰沛降雨。而三江源地区,其南边界恰好是大“天河”支流的末端(较细的绿色箭头),西部和北部边界虽然尽管量级很小,但也有水汽输入。

如果“天河工程”能够在人工干预天气的技术上,有效利用南边界甚至西、北边界的水汽输送,那么就“有望每年在青藏高原的三江源地区增加降水25亿”。而在三江源北面的祁连山和柴达木地区,由于高空的水汽输送相对较少,“天河工程”预期可以实现的年增水分别在“2亿和1.2亿立方米”。这相对于黄河每年600多亿立方米的径流量,相对南水北调每年95亿的规划流量,已经相当不可忽视了。

我们已经了解了“天河”的位置和水量的大小,下一步就是分析如何取水降雨。

如何取“天河”水

向天取水的技术其实已经较为成熟。降雨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充足的水汽,另一个就是水汽凝聚成雨滴所必须的“凝结核”,目前人工增雨的方式就是增加凝结核。通常是以飞机或导弹为载体,向云中撒播催化剂(盐粉、干冰或碘化银等),成为云中水滴的凝聚核,使水滴在其周围迅速凝聚,增大到一定程度后降落到地面,形成降水。

据报道,2013年青海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在总面积达到30余万平方公里的三江源地区,通过人工增雨作业增加降水42.91亿立方米,相当于300个西湖水体容量。所以“天河工程”要达到的增水目标还是有可能实现的。

尽管总量可以实现,但是在运作成本上仍然有改善空间。并不是每次增雨作业都能够成功,事实上,根据物质守恒,如果天上没有云和水汽,撒播再多的碘化银也变不出雨水。这也正是目前人工降雨的技术难点,需要在作业前对本地区上空云的发生发展、上游云的移速移向做出准确的预测,抓住有效作业时间,减少不必要的物资浪费。

可持续性和风险

尽管目前看来“天河工程”向天取水是可行的,但该工程是否就能一劳永逸了呢?

据研究统计,通过南边界进入三江源地区的水汽量近40年呈波动减少趋势,减少幅度为每10年7.7×106kg/s,西边界水汽输入呈缓慢下降趋势,每10年减少4.7×106kg/s,北边界也呈减少趋势,幅度为每10年3.5×106kg/s。这样的趋势下,流入三江源地区的“天河水”是越来越少的。

然而,奇怪的是,三江源地区的水汽盈余不减反增:前10年(1965-1974年)净盈余46.4×106kg,后10年(1996-2005年)净盈余增加到56.1×106kg。实际上,总水汽量的增加是通过东边界的“节流”所得,每年自东边界水汽输出的减少幅度较大,达18.6×106kg/s。

这样看来,只“节流”不“开源”,利用三江源上空的“天河”水就存在两大隐患:第一种是“天河”水越用越少不可持续,第二种是输出到下游的水汽总量已经呈减少趋势,再“人工截流”之后,对下游水资源和气候生态造成的影响如何量化呢?

目前刚刚结束的只是 “天河工程”第一次专家组会议,相信随着后续论证的开展和信息的披露,关于工程的可持续性和潜在的风险,会有更明确的说法。

参考文献

李生辰, 李栋梁, 赵平,等. 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雨季水汽输送特征[J]. 气象学报, 2009, 67(4):591-598.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观察者网 | 责任编辑:凌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