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华历史追究,印尼华社为何沉默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作者:施雪琴    时间:2016-04-30

0.webp.jpg

印尼华人的成功并没有彻底消除印尼排华历史带来的创伤与恐惧。图为2014年农历新年前夕,雅加达唐人街售卖春节装饰品。新华社

印尼华人社会对政府召开的剖析1965悲剧研讨会保持集体沉默,折射出华人遭受的深刻创伤以及华人社会对这段历史有意或无意的淡忘,但更多的恐怕还是印尼华人今天仍然无法磨灭的恐惧、不安与无助

4 月18日,印尼政府在雅加达召开了为期两天的题为“剖析1965悲剧”的研讨会。这是1965年“9·30事件”后,印尼政府首次举办关于1965年大屠 杀的研讨会。研讨会由印尼总统顾问委员会、国家人权委员会以及国民团结论坛主办,政治、法律与安全统筹部部长、印尼检察总长、警察首长、司法部长等政府高 级官员参加了会议。

1965年9月30日,印尼发生政变,此后印尼军方以印尼共产党准备夺取政权为借口,对印尼共产党、左翼人士以及印尼华 人发动了大规模的攻击,有机构估计有50万至100万人在这场大屠杀中丧生,还有数十万人被拘禁。此次大屠杀是印尼现代历史上最黑暗、最血腥的一页,被国 际社会认为是20世纪最严重的国家暴行之一。

在这场暴行中,印尼华人成了最大的受害者。时至今日,这场暴行带来的阴影依旧难以在印尼华人的心头抹去,而其遗留的后遗症也依然深深影响着印尼社会。

政府态度转变耐人寻味

印 尼政府此次主办的研讨会在印尼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参会的政治家、人权积极分子与历史学家要求政府彻底调查1965年至1966年的大屠杀,总统应代表国 家向受害者及其家属道歉,并撤销羞辱与歧视1965年大屠杀受害者的一切形式的法律条文。但是在研讨会开幕式上,印尼政安法全统筹部部长鲁胡特却明确表 示,“政府不会就1965年暴力事件做出道歉”。

长期以来,1965年事件以及相关暴行都是印尼政治与社会文化生活的禁忌,印尼政府禁止公 开讨论这场大清洗,官方宣称“为防止印尼被共产主义赤化而制造流血事件是正当的”,同时猛烈打压社会各界对这种官方说法的质疑,对涉及与1965年事件与 相关暴行的活动、出版物都进行取缔与打压。

但近年来,随着印尼国内政治的民主化发展,对这场暴行的质疑与清算、要求国家彻底调查严重侵犯人 权的声音开始出现。2012年,印尼国内的人权组织“印尼国家人权委员会”就曾经发表过长达850页的调查报告,披露了大屠杀完全是严重侵犯人权的暴行, 并要求政府展开犯罪调查,设立专门的人权法庭来审判1965年参与屠杀的人员。但政府以多数参与者已经过世、证人难以寻找、犯罪已过法定追溯时效期限等理 由拒绝了该组织的要求。此后,印尼政府对1965年大屠杀仍然讳莫如深,拒绝讨论与质疑。

2015年10月国际作家大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其中关于1965年大屠杀的讨论环节,以及由美国著名导演约书亚·奥本海默导演的关于1965大屠杀的纪录片《杀戮演绎》与《沉默之像》也被印尼政府审查叫停。

然而,不到一年的时间,印尼政府就允许公开讨论1965年至1966年的屠杀事件,并邀请各界代表参加,被认为是“史无前例”的举措。这种转变来得相当突然,其中原因值得思考。

走向多元包容发展

印 尼政府组织召开这次研讨会的根本原因在于后苏哈托时期印尼政治与社会发生剧变,逐渐步入民主、稳定、自由与开放新时期。1998年5月苏哈托政府结束了长 达32年的威权统治后,印尼步入政治改革新时期,政治民主化进程加快,印尼逐渐成为东南亚区域政治稳定的国家。尤其是出生平民的佐科2014年当选为印尼 总统后,锐意改革,除旧迎新,不仅为印尼政坛带来新气象,也推动印尼社会多元包容发展。

此次关于1965年大屠杀的研讨会,本着“真相、对话、和解”的宗旨,参会人员除政府官员、政党代表、人权积极分子、学者外,还包括当年参与大屠杀的军事或宗教组织成员。这可以说是印尼历史上首次加害方与受害者(家属)面对面的对话,发出自己的解释或者诉求。

另 外,这次研讨会选择在4月18日举行,颇有特殊含义。此时正值印尼总统佐科访问德国、英国、比利时、荷兰等欧洲四国与欧盟组织之际。印尼一直希望加强与欧 洲国家以及欧盟组织的政治经济合作,但人权问题历来是欧洲国家与欧盟组织外交政策的重大关注事项。长期以来,印尼的人权问题受到西方严厉批评,除了 1965年大屠杀、1998年的排华骚乱外,印尼政府在巴布亚侵犯人权的案子也层出不穷。为配合佐科总统的访欧计划,印尼政府不仅召开1965年大屠杀研 讨会,而且还紧接着于4月21日指示“人权全国委员会”与政法安部长鲁胡特讨论巴布亚的违反人权案件。这一系列的活动可以解读为佐科向欧洲国家与欧盟组织 表达善意的行动,是印尼国内政治与外交政策互动的表现。

访问欧洲期间,佐科总统在会晤欧洲国家与欧盟领导人时,竭力塑造印尼温和伊斯兰国家 的形象,宣称印尼作为世界穆斯林最多的国家,能够发展民主和实行宗教包容政策。佐科此行获得丰硕成果,欧盟领导人高度称赞印尼温和伊斯兰理念及其对世界和 平的贡献,与印尼签署了全面经济合作协议的基本原则文件。可见,印尼国内最近的一系列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积极地推动了佐科的欧洲之行。

令人不安的刻意沉寂

作 为1965年大屠杀的最大受害者,印尼华人社会却对政府召开的这次研讨会保持集体沉默。印尼主要的华文报纸如《国际日报》《印华日报》等,除了转载研讨会 信息外,并没有刊载华社关于研讨会以及华社组织讨论1965年暴行的相关报道。这种刻意的沉寂令人沉思与不安,它折射出华人遭受的深刻创伤以及华人社会对 这段历史有意或无意的淡忘,但更多的恐怕还是印尼华人今天仍然无法磨灭的恐惧、不安与无助。

1965年“9·30事件”后,因被控支持印尼 共产党,印尼华人受到广泛牵连,遭到残酷屠杀。此后,在苏哈托执政的32年期间,印尼政府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领域对华人实行全面歧视与压 制,至少颁布了64条歧视印尼华人的法令,企图全面消灭华人语言、文化、宗教与传统。苏哈托政府对华人的长期歧视与压制,最终导致1998年排华骚乱的爆 发。

1998年苏哈托政权瓦解后,印尼进入民主改革时期。伴随着印尼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加快,歧视华人的政策与法律也逐渐被废除,尤其是在印 尼总统瓦希德执政期间,废除了部分歧视华人的法律条例,华人地位得到极大提高。2006年7月,印尼国会一致通过了新国籍法,从法律层面对印尼公民进行了 重新定义,华人因此获得与其他印尼公民的平等权利。

华人安全感有待提升

后苏哈托时期,印 尼华人社会逐渐进入一个复兴与快速发展时期。目前印尼华人人口不到1000万,约占印尼总人口的3.7%, 但华人在经济领域表现卓越,在文化、教育与政治领域也越来越活跃。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印尼华人在全国与地方政治选举中的表现也越来越突出。根据印尼“国际 战略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09年共有15名华人赢得国会席位。在地方选举中,华人获得支持出任地方长官的事例也不断增加,2014年来自印尼邦加岛 的华裔钟万学出任雅加达特区首长,成为首都雅加达50年来第一位华裔行政长官。

然而,印尼华人的成功并没有彻底消除印尼排华历史带来的创伤 与恐惧,表现为许多华人在参加政治竞选时刻意回避他们的华裔身份。个中原因,除了为争取更多的选票外,华人族群身份长期被污名化,也是印尼华人政治家共同 的顾虑。正如印尼NABIL基金会的研究员迪迪博士所言,“印尼社会根深蒂固的排华情绪与排华历史遗留的精神创伤,无疑是华人参政回避自己族群身份的深层 次原因”。

可以说,今天华人在印尼还是没有彻底的安全感。印尼反华幽灵尚在,排华骚乱可能死灰复燃。就在2015年8月17日印尼独立70 周年纪念日当天,印尼原住民党在雅加达宣告成立,该党宣称其使命是争取使原住民在自己的国土上成为主人,为此将敦促国会立法,限制非原住民的权利,并扬言 将在各省成立支部,准备参加四年后的印尼大选。由此可见,在印尼社会“原住民”排外情绪仍然弥漫的今天,华人对1965年排华屠杀的集体沉默无疑是一种无 奈的自我保护。

然而这种集体沉默并不能消除印尼社会的排华情绪,也不可能真正保障华人社会今后免受排华骚乱的伤害。

本文链接:http://www.globalview.cn/html/global/info_10654.html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责任编辑: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