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稽查司报告】移民局管理一团糟 任意销毁外劳文件

《东方日报》国內 2014年6月16日

(吉隆坡16日讯)《2013年第二系列总稽查司报告》指出,总稽查署在去年6月至10月派员调查移民局管理外劳事务的表现,竟发现许多外劳申请文件已经销毁。

总稽查署要求移民局,將2011年至2013年11月期间,从建筑与服务领域(清洁与餐饮次领域)的1万4841份外劳申请文件中,抽样取出640份让稽查局调查,结果,只有169份(26.4%)送交稽查局。

经过调查发现,移民局对于外劳申请文件的管理一团糟,许多重要的文件都找不到,移民局更以空间不足为藉口,將许多文件销毁。

报告指出,其中一个管理混乱的例子,是这些文件都没有根据日期排列,导致在搜寻时非常困难。

对于稽查署的批评,移民局答覆时解释,是因为在2011年10月1日搬迁,导致许多文件散失。该局会採取行动,改善文件的管理。

报告说,根据我国的外劳政策,严格规定外劳的工作领域,某些行业如餐馆的服务员,不允许外劳担任。但在稽查署官员仍发现许多餐馆,仍有外劳从事服务员的工作。

当餐馆服务员违例

移民局回应时表示,政府只允许餐馆聘请外劳从事厨师工作,如果这些外劳进行服务员的工作,已经违反移民局条例。

该局指出,曾在2014年2月26日突击检查4间餐馆,並对63名外劳进行检查,但只有一人因为没有適当的文件被逮捕。

移民局说,对于餐馆偷偷让外劳进行服务员工作的问题,移民局在执法上有困难,因为很难搜集证据。

报告也指出,从2011年至2013年期间,移民局总共批准4万2280名僱主的申请,让104万2587名外劳到我国工作。

若以年份区分,这3年获准的申请僱主数目分別为1万4172人、1万2047人,以及1万6061人;3年间获准的外劳人数分別为30万2562人、36万4436人及37万5589人。

报告说,该局在去年6月至10月派员调查移民局管理外劳事务的表现,並认为移民局將外劳事务管理得有条有理。

稽查署的分析认为,2012年的申请僱主人数明显减少,主要受到当时推行的外劳漂白计划的影响。在这3年中,移民局也分別批准22万6626人、17万4068人及20万1583名外国女佣到我国服务。

【总稽查司报告】执法组未依据规格呈资料 交通局绩效指標虚设

《东方日报》国內 2014年6月16日

(吉隆坡16日讯)《2013年第二系列总稽查司报告》指出,虽然陆路交通局已为执法组定下关键绩效指標(KPI)以评估该组表现,但交通局辖下多州的执法组都没有依据指標规格呈报资料,使得这项指標形同虚设。

报告说,陆路交通过局早在2012年,已根据2005年公共行政发展通令,制定一套评估陆路交通局表现的关键绩效指標,但由于多个州属没有呈报资料,无法有效评估执法组的表现。

而在2013年,稽查局根据执法组的10类执法行动,评估该组的表现,发现5个州属中的3州,即雪兰莪、沙巴及吉隆坡,达到关键绩效指標的要求。另2个州属,即吉兰丹及霹雳,无法全部达標。

陆路交通局回覆时指出,该局已在2014年举行一项关键绩效指標工作营,目標是將车祸率降低至每1万辆车子2.6人死亡。

陆路交通局已也会与理科大学合作,制定一套更有效的关键效指標的规格,预料最新的指標规格会在6月底推出。

总稽查局是在2013年6月至9月,派员到陆路交通局执法组,调查在其中3至5个州属中的表现,发现该局执法过程面对数项弱点,包括权限不足,调查文件缓慢─、执法记录不完整。

稽查局发现,从2011年型2013年7月为止,执法组在雪兰莪、吉隆坡、霹雳及吉兰丹4州,对2120宗违反陆路交通法令的案件开当调查,但只312宗案件(14.7%)已调查文件,其中112份调查文件已呈交陆路交通委员会,以作进一步行动。

此数据显示,执法组的调查文件过于缓慢,无法尽速提控违反交通法令者,並將他们定罪。

报告指出,过去3年,车祸的比率持续在下降中,而陆路交通局执法行所取得的收入却逐年增长。在2011年,每1万辆在公路上行驶的车辆中,共有209.8辆车子发生车祸,在2012年至2013年,车祸数目降低至203.7辆至201.3辆。

同时,过去3年收入分別为31.75亿令吉、33.26亿令吉,以及34.32亿令吉;该局执法行动收取的罚款分別为7294万令吉、8243万令吉及1亿210万令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