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连贵:当年的调查团报告是骗局

分类:犀乡论坛

王连贵(上图):“英殖民者组建马来西亚完全是为了它的自身利益,及帝国主义的战略需要的既定政策。从理论角度去看,根本不存在什麽民意问题。因此什麽调查团、什麽报告都是作秀,都是骗局.

王連貴砂拉越参组大馬的時代背景与参組前後各族民意讲义全文

馬來西亞成立前的新加坡、汶萊、砂拉越和沙巴還是英國的殖民地,而馬來亞已經獨立。

按照英國殖民者原本計划將馬來亞、新加坡、汶萊、砂拉越和沙巴合組成馬來西亞。可是後來汶萊没有加入,新加坡在加入不到两年,於1965年8月9日退出。1963年9月16日馬來西亞便由包括砂拉越和沙巴加上馬來亞聯合邦組成。砂拉越和沙巴歷來屬於汶萊王國的一部份,後期才被英殖民者侵占为殖民地,馬來西亞成立後,才被拼入馬來西亞,由馬來亞蘇丹統治。

(一)組建馬來西亞的時代背景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局勢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變化。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社會主義的蘇聯,打敗了妄圖摧毀社會主義的侵略戰爭,在社會主義蘇聯的影響下,世界出現了十幾個社會主義國家形成了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社會主義運動浪潮開始在世界各地掀起,開始了社會主義陣營與資本主義陣營對抗的局面。同時世界被壓迫人民和國家,尤其是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國家和人民掀起國家要獨立,民族要解放的反對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高潮。世界步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軍侵占馬來亞,原本殖民統治馬來亞的英軍敗逃後,大戰結束後又重新倒回馬來亞,並鎮壓堅持在境內領導馬來亞人民進行抗日戰爭的馬來亞共產黨。於是馬來亞共產黨被迫進行反抗英殖民者,爭取馬來亞獨立的戰爭。與此同時,砂拉越、汶萊和新加坡人民也掀起反殖鬥爭。因此,英殖民者開始考慮改變分而治之的統治策略為合而治之,便通過它駐東南亞最高專員麥唐納公開提倡成立馬來西亞的概念,只囿於當時時機不成熟。隨著馬來亞人民要求獨立鬥爭的日益強烈,英殖民者被迫先讓馬來亞獨立。隨著局勢的進一步發展英殖民者便利用它認為可信任的時任馬來亞首相東姑阿都拉曼於1961年5月27日在新加坡舉行的東南亞外國通訊員協會午宴上提出成立馬來西亞概念。東姑阿都拉曼的話音剛落,英殖民者便走出台前,完全主導這個預謀已久的馬來西亞計劃。

(二)砂拉越人民反殖鬥爭獨立運動掀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砂拉越一些進步青年受到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及世界反殖鬥爭獨運動的影響下,於1953年7月組織了名為砂拉越解放同盟的革命組織,在該組織的有力領導和推動下,人民開始覺醒和組織起來,革命運動迅速發展,在砂盟推動下公開政黨人民聯合黨成立後接着其他派別的政黨也相繼成立,政治局勢進一步發展。英殖民者見勢不妙,除了鎮壓外,也開始改變統治策略的陰謀。

(三)英殖民者組建馬來西亞

1. 保障它既得利益

汶萊、砂拉越和沙巴的石油和天然氣非常豐富,加上馬來亞的橡膠和錫礦都是英殖民者的重要原料資源,而新加坡又是英殖民在遠東的重要軍事基地。英殖民者不能失去這些既重要又豐富的戰略資源。因此必然要千方百計的保護它。英殖民者於是確定,如果實在不能阻止殖民地獨立,也要盡可能延緩其獨立或者安排可靠代理人,執行間接統治。因此,決定組建馬來西亞以達到此目的,於是便利用它認為可信任的代理人東姑阿都拉曼。

2. 緩和並阻止新加坡汶萊、砂拉越和沙巴人民的反殖鬥爭

英殖民者以各種手段打擊和阻止新加坡、砂拉越和汶萊人民的反殖爭獨立的鬥爭沒有達到預期目的。於是英殖民者決定除了繼續已有的各種打擊措施,將先前執行的分而治之的統治策略改為合而治之。把新加坡、汶萊、砂拉越和沙巴加上馬來亞聯合邦組成一體——馬來西亞。一方面所謂的通過加入馬來西亞獲得獨立為誘餌,以達到緩和人民反殖情緒和阻止反殖鬥爭。另一方面,依據當時情況,英殖民者確定集中起來比分散更有利於控制和統治,馬來西亞便是新殖民主義的產物。

3. 維護帝國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戰略利益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資本主義陣營,除了美國外,其他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如英、法、德、義和日本等都受到重創,而社會主義陣營正在掀起,而且正在蓬勃發展的反帝反殖運動的國家和人民傾向社會主義陣營,形勢對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益加不利。英殖民者深恐馬來亞、新加坡、砂拉越、汶萊和沙巴脫離它而去,因而通過馬來西亞,把他們捆綁一起,以利其加緊控制和統治,保障帝國主義和資本主義的經濟、政治和軍事利益。馬來西亞便是帝國主義的一個重要戰略部署。

(四)砂拉越拼入馬來西亞的民意

1. 砂拉越拼入馬來西亞全由英殖民者主導

英殖民者利用東姑阿都拉曼首相於1961年5月27日在新加坡舉行的東南亞外國通訊員協會上提出馬來西亞概念後,英殖民者不但馬上走出前台,而且完全主導了這個計劃的進行。

東姑阿都拉曼提出馬來西亞概念不到一個月,1961年6月20日英國首相麥米兰爵士,便向英國國會報告了組建馬來西亞計劃。緊接着6月27日英國駐新加坡、汶萊、砂拉越和沙巴的高官們便在新加坡秘密商議組建馬來西亞事宜。7月28日由英國人主導的所謂馬來西亞團結質詢委員會在新加坡公開成立。於此同時英殖民者到處奔走,推銷、造勢、拉攏、佈置以及製造什麼調查團等等,終於在1963年7月9日英殖民者便召集馬來亞、新加坡、砂拉越和沙巴所謂政府代表在倫敦舉行會議並正式簽署了“馬來西亞”協議。代表砂拉越方面簽署者清一色是親英殖民者的政黨和人士,包括砂華黨、國統黨和保守黨等。於此同時,時任馬來亞聯合邦首相的東姑阿都拉曼也不遺餘力,多次訪問砂拉越、沙巴和新加坡,還私下會見印尼和菲律賓總統並舉行三方會談等等。新加坡的李光耀也親赴倫敦與英首相面商。事實說明,組建馬拉西亞全是官意。

2. 民意調查是作秀

英殖民者組建馬來西亞完全是為了它的自身利益及帝國主義的戰略需要的既定政策,任何人也改變不了。因此從理論角度去看,根本不存在什麼民意問題。可以說不論民意如何都不管用,因此什麼調查團,什麼報告都是作秀,都是騙局。就如區區七個人的柯坡德調查團,包括其主席柯坡德爵士,三個人是爵士,其他成員不是前英殖民的總督便是拿督,以及它的忠實夥伴。如此的調查團會調查出什麼結果,會寫出怎樣的報告,應該一清二楚。另一個所謂的聯合會調查團,其主席就由英殖民者的兄弟美國人擔任,做為調查團的觀察員的8位印尼的代表,卻因為簽證問題不得入境砂拉越和沙巴。從中可見,這樣的調查團的報告可信度了。

3. 砂拉越人民反對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計劃提出後,砂拉越人民聯合黨率先強烈反對。開始在全砂各地掀起反馬來西亞計劃鬥爭;各地舉行各種群眾集會、張貼標語、分發傳單、拉布條、發動十一萬四千各族群眾簽名,等等。當聯合國調查團到达古晉、詩巫和美里時,遭到數以萬計的各族群眾的示威抗議等活動。同時還聯合馬來亞、新加坡、汶萊和沙巴反對馬來西亞政黨共同反對馬來西亞計劃。除外,全砂許多社會團體和知名人士也都以各種形式加入反馬來西亞活動中。

儘管其間英殖民者對反馬人士進行殘酷迫害,將成千上萬人關進牢獄,乃至進行暴力鎮壓,依然有少數人拿起武器對抗對抗,堅決反對馬來西亞。

1963年6月,砂拉越的地方議會選舉,選出429個議員,聯盟得138席,人聯獲得116席,國家黨得59席,獨立人士得116席。這種在英殖民者控制的選舉而且是在它嚴重鎮壓後的白色恐怖氣氛下舉行的選舉,雖然不能正確反映民意,但也不像聯合國調查團報告出所謂的72多巴仙人支持馬來西亞計劃。

總之,砂拉越是被英殖民者強行拼進馬來西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