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循财首次带领人民行动党出征新加坡国会选举,不仅保住了87个议席,还将总得票率从61.24%提升至65.57%,表现可谓亮眼。
这样的成绩,放在全球任何一个民主国家,都是A等级的表现。毕竟放眼全球,几乎没有哪个政党能够连续执政超过60年仍屹立不倒,甚至不曾失去三分之二的国会优势。
就连马来西亚的国阵,也难逃政权轮替。除了归功于行动党“绩效优先”的治国理念,这样的成绩,也有赖于新加坡独特的政治文化与社会氛围。对一个小国而言,稳定本身就是一种优势。
“新总理效应”无疑是本届选举的关键因素。前总理李显龙的退位,不仅象征着他20年执政的结束,也标志着新加坡政治逐步脱离李氏家族影响的重要转折。
黄循财上任未满一年,整体表现中规中矩,没有明显失误或丑闻。即使在全球贸易紧张、新加坡经济前景不明的背景下,选民依然愿意给予他一个机会。高投票率与上升的得票率,正是这种信任的体现。
然而,亮丽成绩的背后,掩盖不了人民行动党未来的隐忧。本届选战焦点之一的榜鹅集选区,虽然最终由行动党以超过55%的得票率胜出,但工人党的支持率亦呈上升趋势,虽败犹荣。
获年轻选票挑战大
即使派出副总理颜金勇和部长孙雪玲这两位重量级候选人,行动党依然打得艰苦。更关键的是,榜鹅的得票率远低于全国平均,低了近10%。若非副总理亲征,榜鹅恐怕难以守住。
榜鹅的特别之处在于其年轻选民结构。年龄介于21至45岁的选民,占比超过一半。作为老牌执政党,行动党要赢得这批年轻选民的认同,挑战远大于争取年长选民的支持。
榜鹅的成绩并非偶然。若黄循财无法带领行动党深入了解并回应年轻世代的诉求,待未来全国年轻选民比例继续上升,行动党势必失去更多席位。
另一方面,尽管工人党未能实现议席突破,但其总得票率上升,说明越来越多新加坡人愿意给予在野党机会,在国会中发声。
整合在野力量发声
虽然选民尚未准备好实现政党轮替,但工人党有责任整合在野力量,在国会内外扮演更有效的制衡角色。如果行动党做得好,在野党就需证明自己可以做得更好。毕竟,在“好”与“更好”之间,选民理应有选择权。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选民给予黄循财的高度支持,也意味着他与团队没有犯错或松懈的空间。马来西亚前首相敦阿都拉在2004年领军国阵大获全胜,但因施政不佳,仅隔一届便在2008年遭遇政治海啸。黄循财如今面临内外压力,房价与物价高涨,民生问题浮现,若无法端出实际成绩,下届选举必将是一场硬仗。
黄循财能否延续人民行动党的不败纪录?胜选只是开始,真正的挑战才刚刚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