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今大马》2012年 9月 21日 上午11点07分
大选临近,首相纳吉在 916大马日向雪州人民发出信函,提醒年轻人勿忘记过去数十年的“非对抗式文化”(non-confrontational),以维系马来西亚各族共存共荣。
纳吉在信中表示,自从308大选后,“非对抗式文化”似乎已从空气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对抗到底的文化”。
非对抗式文化带动发展
他说,我国从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和平稳健发展成现代化国家,现在还朝先进国目标前进,一路走来并不简单。
“原因当然很多,但当中不可忽略的重要一点,就是我们向来所提倡的非对抗式文化,促使我国能够在过去数十年稳健发展。”
“简而之,这‘非对抗式文化’,实际上就是不把那些具爆炸性和敏感的课题公开、激烈且无休止的争论。”
“人人都有权利提出要求,可是大家不能够期望得到百分百的满足,马来西亚各民族都明白这个简单且务实的道理。”
308后对抗文化取而代之
纳吉接着笔调一转声称:“在 308全国大选后,我们发现‘非对抗式文化’好像突然间从空气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对抗到底的文化。”
“即使我们承认诸如走上街头、公开讨论敏感课题是人民的民主权利,但是我们是否可以退一步想,要解决问题或者要改善人民的权益,公开对抗是否就是最好最有效,并且可以不断应用的方法吗?”
“在庆祝马来西亚日的时刻,大家不要忘记‘非对抗式文化’虽然有其不足之处,但是在维系马来西亚各族共存共荣中,却起了极大的作用。”
以三语发信给雪州人民
纳吉也是雪州国阵主席,他是趁着916马来西亚日,透过雪州国阵宣传机关发出这份一页彩色信函。信函底部有纳吉的签名与肖像,右上角则注明收信人的名字、国州选区及投票区的资料。
雪州国阵宣传主任叶炳汉向《当今大马》证实,此信已经在 916之前,以中巫英三语寄给抽样选中的雪州人民。
《当今大马》取得的是一封中文版的信函。
叶炳汉也说,首相知悉这封信的内容。不过,首相政治秘书王乃志受询时表示不清楚此事,并透露这封信没经过他处理。
不容网络传言恶劣文化
一般相信,这封信的目标主要是锁定在雪州城市区的选民,特别是年轻人与首投族。
根据叶炳汉透露,雪州国阵是趁着大马日之际提醒年轻人,马来西亚需要的是“非对抗式文化”,而不是现在这种“恶劣的文化”。
“我们的国家现在面对这种问题,很多不是事实的东西在网络上流传,我们不应该继续这种恶劣的文化。”
询及雪州国阵是如何鉴定与找出收信人的地址,他表示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并声称不清楚更多的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