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指大马清真要求严苛 致肉类出口成本增加

《透视大马》刊登于3 Apr 2025 10:03AM · 0则评论

报告总结指出,大马严格的清真认证及注册要求,不仅延长了出口商进入市场的时间,也提高了运营成本。(档案照:透视大马)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马来西亚的清真认证要求比国际标准更为严格,对进口食品,特别是肉类和乳制品设有诸多规定,增加了出口商的负担。

 

该报告提到,马来西亚要求所有进口肉类(猪肉除外)及动物基食品,包括乳制品,必须获得获认可的外国清真认证机构的认证,方可进入马来西亚市场。

根据《自由今日大马》报道,该报告进一步指出,马来西亚要求出口至本地市场的屠宰场设有专门的清真生产设施,并且须严格区分清真与非清真产品的存储及运输设施。

相比之下,国际标准允许在曾用于非清真食品的设施中处理、加工、运输或存放清真食品,只要该设施经过符合伊斯兰教义的清洁程序(Islamic cleaning procedures)即可使用。

《2025年国家贸易估计报告》(National Trade Estimate Report 2025)中提到:“美国业界对进入马来西亚市场必须设立全新、独立的生产设施的高昂成本表示担忧。”

 

 

除了清真认证要求,该报告指出,马来西亚还要求所有向本地出口肉类、禽类及乳制品的设施,必须向兽医局(DVS)注册。

申请注册时,企业须提交大量支持性文件供审核,该流程可能耗时数月。

此外,所有肉类及禽类产品在出口前,还需经过大马兽医局及伊斯兰发展局(JAKIM)的实地检查,进一步延长了审核时间。

报告提到,即便注册成功,美国产品仍面临繁琐的出口程序。例如,出口证书与注册系统中的设施信息若有轻微不符,货物可能被扣押,企业需要花费数天至数周才能澄清问题,进一步影响出口效率。

“美国业界认为,大马的注册制度过于繁琐,不仅导致贸易延误,也显得多余。”

报告总结指出,大马严格的清真认证及注册要求,不仅延长了出口商进入市场的时间,也提高了运营成本,使得贸易流程更加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