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俊杰/报道
(吉隆坡16日讯)受到冠病疫情与全球经济影响的大马商家,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有望在年底前获得总额达78亿令吉的消费税(GST)退税!
商家受促立即更新GST系统里的纳税人资料(tax payer access point,tap),让关税局可以加速处理退税程序。
蔡兆源:速更新tap个人资料
因此,首相署利商特工队税务改进技术委员会联合主席拿督蔡兆源呼吁所有商家,立即更新tap里的个人资料,包括联络号码、电邮、公司与住家地址、银行户口等资料,协助关税局更容易联络纳税者,安排退税事宜。
他对星洲日报说,他们在行管令其间与财政部共商协助本地企业方式,并建议加速退还GST退税事宜。财政部与关税局同意简化退税机制,然而这需要纳税商家的合作,才能加速让退税重回市场。
大马厂商联合会(FMM) 主席丹斯里苏添来在2月表示,整体而言政府尚未归还给商家的退税达78亿令吉,直接冲击了商家的现金流。
根据了解,财政部长东姑赛夫鲁宣布关税局将在年底前退还所有尚未退还的消费税后,国内有7万5000户商家企业,包括中小型企业将获得总额约78亿令吉的消费税退款。
退税将从6月22日起进行,这也是配合首相丹斯里慕尤丁在宣布国家经济重振计划(PENJANA)上对国内商家的利好消息之一。
至2月28日,关税局已经对5万4603户商家退还40亿令吉的退税额,这是希盟前朝政府利用国油派发的300亿令吉一次性股息中的80亿令吉,解决拖欠个人及GST退税的方式。
财政部前部长林冠英曾披露,至2019年3月4日,政府拖欠的GST退税额达221亿4000万令吉,涉及纳税商家达16万8839户。
行管期暂停稽查拖延退税
蔡兆源说,关税局解释延迟退税的原因,除了因纳税人资料不齐,也因为该局过去需要在退税前进行“结案前稽查”(closure audit)才能退税,又因行管令期间而全面暂停稽查工作,因此拖延至今仍无法悉数归还。
“过去,这项稽查工作需时一至三个月,胥视纳税人是否能提供完整资料。如今,关税局同意先退税,再稽查(refund first, audit later),唯必须签署一份文件,即同意在被发现有漏税时,能即时补缴。”
“先退税 再稽查”体恤商家
他说,关税局同意“先退税,再稽查”,是政府体恤商家急需现金周转的表现,也显示关税局自行承担过去因错误施政而衍生的责任,不让纳税商家来承担。
蔡兆源说,虽然同意“先退税,再稽查”,唯关税局也将退税机制分成2批,即10万令吉以下,及10万令吉以上。10万令吉以下者将在进行简单身份与资料核对后获得退款,
10万令吉以上者则须先通过“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程序。
“如果无法通过风险评估,商家也可以获得退税,但必须满足3项条件,即须通过核对、公司董事签署宣誓书,保证资料齐全及承诺补交欠税、同时有银行担保(bank guarantee)的10%的退税额,从关税局应在2019年1月1日支付的退税额算起。”
他说,若获得10万令吉以上退税额的商家无法满足以上条件,就须等待关税局完成所有稽查工作才能获得退税。
●“先退税,再稽查”条件:
─10万令吉以下退税额的商家
只须进行简单身份与资料核对
─10万令吉以上退税额的商家
须通过核对
公司董事签署宣誓书,保证资料齐全及承诺补交欠税
银行担保(bank guarantee)10%的退税额
*注:若无法满足以上条件,就须等待完成稽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