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越南暴徒是东亚投资秩序的公敌

2014-05-15 07:53:54

越南社会的反华游行13日起演变成狂热的打砸抢烧,不仅中国大陆在越企业,大量台资企业和外来东亚投资项目受到波及。最初的报道显示,台资企业受损最为惨重,据称损失已达几十亿美元。

这是越南近几年来最严重的社会骚乱,也是东亚近年针对外资企业最惊人的洗劫。亚洲以往因国家间冲突引发的游行示威也曾导致破坏性后果,但它们大多发生在街头,属示威者的一路沿街打砸。但越南13日开始的骚乱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这期间暴徒闯进工业园区大肆抢劫破坏,或者工厂的员工“集体哗变”,从厂内罢工示威直接转变成对企业的打砸。

除中国大陆对越南提出严正抗议外,新加坡、台湾方面也都对越强烈交涉。越南的事态令国际舆论颇为惊诧,这是个“无政府主义的国家”、“民族主义燃烧的国家”,一些国际媒体这样评论13日的越南。

越南暴徒是东亚投资秩序的公敌

13日,越南示威民众聚集在台资工厂外。

越南在收获长期播种反华主义的恶果。越南在既无法理依据,又无现实能力的情况下,长期高调宣传西沙和南沙是它的“神圣领土”,烘托决不妥协的气概。河内试图以此凝聚人心,实则把这个国家推入毫无希望的死胡同。因为中国决不可能向它让步,它也没有实力逼中国后退。越南最终只能内部消化其无限膨胀的民族主义,噎得自己万分难受。… 阅读更多

许利平:南海“发烧” 谁在意图绑架东盟

  • 2014/05/16 09:15
  • 来源:新京报

个别国家在东盟峰会上搅局,试图绑架整个东盟,其目的是阻碍中国与东盟一体化进程。

近来,南海局势不太平静,菲律宾和越南在南海问题上似乎保持着微妙“默契”:中越在南海钻井平台问题上起纠纷之际,菲律宾抓扣中国渔民事件又“应时而生”……5月10日,在缅甸举行的东盟外长会就南海问题发表了声明,对此中国外交部则回应,南海问题不是中国与东盟之间的问题,中方一贯反对个别国家图谋利用南海问题破坏中国-东盟友好合作大局。

菲越在东盟峰会上搅局,也导致南海局势骤然紧张。而解析个中原因,能窥见复杂利益博弈的一斑,也能看到“个别国家”将中国拉入南海冲突“火海”的意图。

应看到,是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给南海问题输入“感冒基因”。随着国际格局变化,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受到包括美国盟友在内的质疑,很多国际舆论认为,奥巴马刚刚结束的东亚之行,就试图做着美国“在亚太地区对盟友的安全承诺”。但这恰恰成为南海问题“感冒基因”,使得它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 阅读更多

王晋:叙利亚内战中的外国人

2014-05-16 08:47:53

叙利亚局势之所以一直紧紧揪着国际社会的神经,一方面从宏观周期看,叙利亚未来局势的走向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中东地缘政治力量对比;另一方面,从中观和微观视角看,叙利亚战场诸多政治和军事派别的厮杀,会对地区局势造成冲突的“外溢”效应,并滋生恐怖主义,这也让世人最为担心的。近日,美国联邦调查局负责人在接受媒体访问时就称,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战斗人员涌入叙利亚参与内战,美国在未来面临恐怖主义袭击的危险也将陡然增大。

ISIS的“国际战士”

如果说叙利亚战场上哪个恐怖主义组织最能够吸引“国际力量”,那么无疑就是“伊拉克和大叙利亚伊斯兰国”(ISIS)。ISIS现有来自于欧洲和美国的极端主义分子约500-2000人。作为叙利亚和伊拉克地区最爱的恐怖主义武装,ISIS在叙利亚北部控制着大片地区,并在库尔德人、叙利亚自由军和伊斯兰阵线等多个派别的联合打击下,依然能够在战场上表现的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阅读更多

美国学者:美同时与中俄为敌是战略错误

特德盖伦卡彭特 

美国在外交政策上正在铸成大错:同时跟两个大国对抗。在过去一年左右的时间内,华盛顿与莫斯科和北京的双边关系摩擦严重,已到了警戒程度。这是个令人不安的发展,除非奥巴马政府赶紧采取纠正措施并制定更多的连贯优先项,否则这一发展将给华盛顿带来严重的地缘政治难题。

交恶中俄雪上加霜

俄罗斯“入侵和吞并”克里米亚使本已冷淡的俄美关系雪上加霜。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候选人米特•罗姆尼宣称,俄罗斯是美国最主要的地缘政治竞争对手,尽管同意此说法的美国知识分子不多,但俄美冲突在克里米亚危机之前就已经存在,这包括俄美在叙利亚和伊朗问题上的尖锐对立。克里米亚危机使俄美关系急剧恶化,华盛顿与其欧盟盟友对俄罗斯实施了经济制裁,而俄罗斯也以自己的制裁作为回应。华盛顿与莫斯科的敌对语气是自冷战结束以来所未见的。美国官员开始思考在东欧的北约成员国部署军队以阻止俄罗斯进一步的扩张行为。美国外交政策领域的鹰派公开提倡更多的部队部署以及给予乌克兰军事援助。… 阅读更多

对当前资本主义危机的马克思主义分析

弗雷德里克博卡拉 赵超 译 

[内容提要]本文对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进行剖析,认为其主要与资本过剩积累相关。固定资本的上升和可变资本的下降导致有机构成的增长,从而促使利润率下降、失业率攀升、有效需求不足。文章还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特点进行了阐释,认为信息革命、货币革命、生态革命和人口革命极大地激化了系统矛盾及系统性危机,而目前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即对金融赢利进行简单限制,并不能真正解决危机问题,应当采取替代方案促进资源的全球共享,将投资在金融领域的资金更多地用于发展就业和公共服务领域。

一、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与实体资本和金融资本严重的过剩积累相关。

自20世纪70年代初系统性危机出现以来,伴随着利润率的深层次问题,我们可以看到资本主义出现了一次新的长期过剩积累,这是二战结束后开始进入上升阶段的康德拉季耶夫长波(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周期为50年左右的景气与萧条交替的长期波动)的转折点。

为应对这次过剩积累,当局采取了一些措施以提高利润率,主要包括三种操作方式:(1)为获得额外利润和债券型资本储蓄而投资新技术领域;(2)压低工资以减少附加价值中的工资部分;(3)为了主导型资本而提取和转移附加价值。… 阅读更多

英刊文章:西方民主病在哪儿

推翻乌克兰政权的抗议者们对祖国怀有美好憧憬。他们呼吁向欧盟靠拢、终止俄罗斯干涉内政、推翻窃国贼亚努科维奇、建立廉洁政府。但是,他们最根本的要求与许多人几十年来奋斗的目标一样,即对抗腐败、蛮横的专制政府。他们渴望按规则办事的民主政体。

个中缘由众人皆知。大体上讲,民主国家比非民主国家更加富裕,卷入战火的几率较小,反腐败更加有力。从深层次看,民主国家让人们直抒胸臆,决定子女和本人的命运。全世界这么多人、这么多地方愿意付出这么大代价,一起为了民主之理念而奋斗,这是其不朽魅力最好的证明。

然而,最近基辅等地的欢呼声背后夹杂着焦虑,因为好几个国家都上演了同一种令人不安的运动模式。民主聚集在重要广场。在民众的坚强护卫和全球新闻媒体的聚焦下,政府被迫让步。全球欢呼政权垮台,愿为建立民主政府伸出援助之手。可是,赶走独裁者容易,建立行之有效的民主政府则困难得多。新政府举步维艰,经济疲软,结果整个国家没比革命前好多少。这就是阿拉伯革命和10年前的乌克兰橙色革命的故事。2004年,亚努科维奇被街头抗议赶下台,2010年又被选为总统,之后反对派再度上台,国家状况还是一样糟糕。… 阅读更多

张志坤:中国打得过美国吗?

  • 2014/05/16 10:45
  • 来源:草根网

核心提示:“中国打得过美国吗?”如果说当代中国社会有许多重大疑问的话,中国能不能在一场对美战争中取得胜利,无疑就是其中十分突出的一个。现在,随着中美之间交锋较量的表面化、公开化,回答这个问题变得日趋紧迫。

“美国不可战胜”,不过是骗人的神话

美国是不可战胜的,这是长久以来的一个神话。

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都因为美国参战才扭转了战争局势,才战胜了德国和日本,这大概是“美国不可战胜”的历史由来;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先后对伊拉克、南斯拉夫、阿富汗、利比亚等小国大打“不对称战争”,挟高新技术优势在军事上做了几番好莱坞英雄式的表演,这大概是“美国不可战胜”成为现代神话的诱因。

时至今日,在亲美恐美“专家”、“学者”们的精心渲染下,美国军事力量优势简直达到了外星人高等级超智慧的水平,已经到了想打谁就打谁,想怎么打就怎么打这等随心所以的程度,天下无与争锋者。

几天之前,美国美国前副国务卿斯坦伯格进行了一次厚颜无耻的吹嘘,他说。我们需要向中国指明两条路,一条是开始采取建立信心和相互透明的举措,另一条路是竞争。如果美国决定竞争,美国要赢得与解放军的这场竞争轻而易举。… 阅读更多

否认金钱政治化解登州危机 巫统要净选盟先检验公正党

《当今大马》2014年5月16日  傍晚5点14分

净选盟日前质疑,两天就消弭无影的登州政权危机或涉及金钱政治。不过,巫统领袖今天大力驳斥指控,并要求净选盟先用同样的标准来检验公正党党选。

《巫统在线》报道,巫统最高理事依布拉欣阿布沙(Ibrahim Abu Shah)痛斥净选盟,在毫无确凿证据下,就指控巫统。

“这番言论显示净选盟的不公和偏袒。他们不曾发表声明批评,出现金钱政治的公正党党选。”

净选盟早前质疑,数天前的登州退党风波如此快速落幕,全因有人在背后施展了不见得光的伎俩。

因此,这个选举改革非政府组织联盟呼吁,任何人若掌握任何贿赂证据,应该挺身而出揭露此事。

先清除公正党党选问题

依布拉欣也是玛拉工艺大学前校长,他将净选盟与公正党挂钩,促净选盟在指责他人前,应该先自省。

“在你批评或指控其他人,特别是巫统之前,请先看看自己。”

“净选盟在训斥其他人之前,必须先净化自己,清除公正党党选的欺诈、贿赂和不公平的问题。”

阅读更多

指责行动党“威胁国民和谐” 穆连会:或再引爆513冲突

《当今大马》2014年5月16日 中午12点13分
继“华人是入侵者”言论后,大马穆斯林连线再指责行动党威胁国民团结与和谐,并可能在我国再次挑起513种族冲突事件。

根据穆连会网站报道,该组织副主席阿都拉曼(Abdul Rahman Mat Dali)警告,行动党为社会主义、世俗、各族平等及“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理念的斗争,违反了联邦宪法及伊斯兰。

“与此同时,他们尝试稀释和更改马来西亚作为一个伊斯兰国家的身份,成为一个非伊斯兰的国家。”

他在一篇题为“穆连会与行动党,谁威胁国民团结与和谐?”文章中说:“如果放任不理,这日后足以造成分裂和混乱,例如1969年513事件。”

得到华裔支持变骄傲

他指出,行动党在获得近90%华裔支持后,变得更加骄傲,并且敢于敦促政府捍卫华裔利益。

他指责行动党拒绝承认,假装忘记国家独立前签订的社会契约,即马来人牺牲和接受外来者成为国民。

相反地,他指责行动党挑战马来人的地位,宣称马来人并非原住民,因此没有理由继续得到特别待遇。… 阅读更多

不满两篇登州危机读者留言 纳吉喊告《当今大马》诽谤

《当今大马》2014年5月16日 下午3点42分
由于不满《当今大马》日前就登嘉楼州政权危机所刊登的两篇“你怎么说”(Yousay)文章,首相纳吉恫言起诉这个独立新闻网站。

《当今大马》昨天傍晚接获纳吉的律师信,要求它在48小时内撤回该两篇整汇英文版读者留言的文章,并且无条件道歉,否则将提出诽谤诉讼。

纳吉这次是以个人身份行动,并透过巫统法律顾问哈法立占(Hafarizam Harun)发出这项通牒,针对《当今大马》本月14日在其英文版网页上所刊登的两篇“你怎么说”文章,促请后者撤下有关文章以及承诺此后不再刊登类似文章。

律师信声称,两篇题为“首相种其因,得其果的实例”(‘A case of the PM reaping what he sows’)和“纳吉将花费多少来保住登州政权?”(‘How much will Najib spend to keep Terengganu?’)的文章内容,具有诽谤成分。

这封由哈法立占(右图)所签署的律师信也特别列明,其中的6名《当今大马》读者的留言含有煽动成分。… 阅读更多

符芳侨:仅2领袖执意落实 伊党找下台阶撤回刑法

《南洋网》2014-05-16 08:30

主讲人针对回刑法课题侃侃而谈, 左起是刘镇东、索岩梅、主讲人张济作、符芳侨及陈中和博士。

(吉隆坡15日讯)伊斯兰党支持者大会堂前全国主席符芳侨揭露,伊斯兰党曾在上个月召开紧急政治局会议,希望在回教刑事法课题上能找到下台阶,不再执意落实回刑法。

他说,其实在伊党内部,只有两名领袖坚决落实回刑法,即主席拿督斯里哈迪阿旺及吉兰丹副州务大臣拿督莫哈末阿马。

他昨晚在“实行回教刑事法多元宗教多元社会的文明冲突”论坛上,首度透露伊党关于回刑法的斗争内幕。

在回刑法课题最近闹得方兴未艾之际,一向忠于伊党的符芳侨频频高唱反调,认为不适合推行回刑法。结果,日前他本身连伊党支持者大会堂主席职也不保,而且是被撤了职,也不受伊党通知。

重量级领袖促闭嘴

他昨晚说,巫统为了保住马来选票,希望通过回刑法“将”死伊党,表示愿意与该党配合在丹州落实回刑法。

“部分伊党领袖以为‘执到宝’,尤其是莫哈末阿马是一名保守及没见识的宗教司,他不顾一切,只为了落实回刑法。”符芳侨透露,两名伊党重量级领袖于上周四开声,要求莫哈末阿马闭嘴,不准再提回刑法。… 阅读更多

從前期2.7億大幅擴大‧馬航首季淨虧4.4億

《星洲日报》2014-05-16 07:44

(吉隆坡15日訊)陷於MH370事件的馬航表示,市場負面情緒、載客率承壓和非核心營收遜色,抵銷客流增長和撙節措施的利好,導致截至今年3月31日止首季淨虧損惡化,從前期2億7千882萬7千令吉大幅擴至4億4千339萬2千令吉。

 

首季營業額略增1.8%

馬航首季營業額略增1.8%,由前期35億3千725萬8千令吉增至36億零67萬8千令吉。

馬航在文告中說,雖然承載率提高19%,促使核心客運業務營收增加8%,但貨運和其他業務僅增長2%,拖累整體業務表現。

馬航表示,雖然每公里乘客營收(RPK)增加18%,但航空業產能過剩,加上該公司成本結構累贅,以致第一季陷入營運虧損1億零100萬令吉,不復前期的營運盈利3千萬令吉。

客運收益率下滑9%

馬航的客運收益率下滑9%,從去年首季的24.8仙跌至今年首季的22.5仙。今年首季可用座位公里數(ASK)營業額也跌9%,剩17.2仙。… 阅读更多

黄德:反对教育大蓝图 有信心收集百万签名

《赤道论坛》2014/5/16 中国报/国内版

(加影15日讯)绿色盛会主席黄德有信心,在配合董总下,能在6月30日前达到反对2013-2025年《教育发展大蓝图》的百万签名运动,因为这也是人民的责任。

 

他说,目前董总收集到约70万个签名,已是了不起,虽然与百万签名目标还有距离,但他认为,若人民能团结站起来,签名数额肯定会超标。

 

“如果美国和英国,收集到这个了不起数目的签名,美国总统奥巴马一定会接见他们;但大马政府做不到,因为他们不理睬人民。”

“人民要继续斗争下去,才是正确的。”

 

现场派签名表格

 

黄德今午与董总交流后,在记者会上这么指出,出席者有董总主席叶新田、署理主席邹寿汉、副主席卢宇廷、中央委员林明镜、邱锦成绿色盛会代表冯雪萍、何筱筠、彭州老友联谊会主席林裕和雪隆董联会代表彭明祥等。

 

黄德说,绿色盛会与董总目标一致,并指有些活动一旦开始做后,就必须要在指定时间内做完。
阅读更多

东风西进是毛泽东对世界的影响:

(美)理查德沃林 宇文利 译 

内容提要 尽管海外对毛泽东及其业绩的研究有多个维度和多重面相,但毛泽东始终被公认为20世纪的伟人,产生着广泛的世界影响。上个世纪60年代,毛泽东思想能够在欧美产生影响,与中苏关系破裂、国际反殖民主义斗争、西方社会危机、第三世界主义的兴起等地缘政治因素以及时代化的全球学生运动等原因密不可分。秘鲁的“光辉道路”、古巴革命、德国的“K组织”以及美国的黑豹党等都深受毛泽东思想的影响,成为毛泽东在革命时代产生世界影响的典型范例。在当今世界两位著名政治思想家阿兰•巴迪乌和斯拉沃热•齐泽克的思想体系中,也可见毛泽东思想的痕迹。

一、真实的毛泽东及其产生世界影响的背景和原因

尽管关于毛泽东的遗产仍有很多模糊的地方,但毋庸置疑的事实是,毛泽东是20世纪伟大的政治人物之一。而在毛泽东逝世大约37年后的今天,他的业绩却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历史研究对象。考虑到他的政治思想所经历的诸多转型和变化,学者们常常被引导着去询问这样一个问题:在众多的毛泽东形象中,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毛泽东?是那个年轻的共产主义者吗?他在现今已很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中用记录农民的革命角色的方式来重构马列主义的教义,从而不仅为共产主义在中国的胜利,也为二战后伴随反殖民化浪潮而兴起的第三世界革命的传播搭建了舞台。是那个瘦弱的、献身革命的领袖吗?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1936年在延安的大山中碰到他并留下深刻印象,从而在其畅销书《西行漫记》中抱着同情的态度将之定格化并由此使西方人熟悉其政治目标、独特的领导能力和个人习性。是那个延安风格的毛泽东吗?他在20世纪40年代的一系列重要演讲和著作(如《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提出了后来逐渐作为毛泽东思想而为人所知的各种思想原理,这些原理第一次详细阐述了“群众路线”的准则,如毛泽东所说的,根据这一路线,“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正是通过这一教义,毛泽东睿智地把中国共产党的目标与农民群众的期望成功地结合起来,该政策一度被有的人颇具洞察力地描述为“一种在一个动员框架中对群众观点保持高度敏感的政治纲领”。当然,正是这一强大的结合推动中国共产党在1949年获得了意想不到的胜利:战胜国民党。如同毛泽东在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论》这一重要文章中解释该策略时所说的,出于实用的原因,他要将共产主义的终极的、空想性的目标推后,这是为了集中关注普通中国人更直接的政治和心理的关切,他们最优先的关切就是生活在一个没有外来统治的中国,只有这样的中国,他们才能够再次为之自豪。此外,他们还要拥有足够的社会安定以便养家和致富。或者,那个在73岁高龄时开始为中国共产主义的遗产和未来担忧的“文化大革命”的伟大舵手才是真实的毛泽东?毛泽东想知道的是,革命后的中国是应该像大张旗鼓地支持与西方和平共存这一目标的赫鲁晓夫治下的苏联那样,进行一次保守主义的官僚化转向,还是有可能凭借着由激进青年们的动力和热情所注入的新的革命能量来先发制人地实现一种热月党人式的转向?… 阅读更多

黄妙鸾‧国族建构的讽刺

《星洲日报》2014-05-15 08:57

马来西亚穆斯林连线(ISMA)主席阿都拉在再益的“华人是入侵者”言​​论,与2008年巫统槟州升旗山区部主席阿末依斯迈的“华人寄居论”基本上同出一辙,都是以狭隘的单一种族眼光看世界。这样的言论,对建构多元民族与文化的马来西亚社会是一种冲击,更是讽刺。

独立了超过半个世纪的马来西亚,眼前的挑战是国族建构的问题。57年来,国族建构的努力停滞不前,始终没有掀开全新的一页。对立多元民族、多元宗教社会现实的,恰恰正是巫统自1946年成立以来,没有停止捍卫的马来人主权。只要巫统在马来人主权的斗争上,一天不愿意妥协,她绝对不可能同意这个国家的非土著享有与土著同等的待遇。土著与非土著之间的角力,恰恰也正是单一族群与多元族群的角力。

57年来的国族建构,如今显然停留在1946年的去英殖民时代的思维。所谓的国族建构,只是建立在以单一种族的文化与宗教上,即以马来人文化及伊斯兰为主轴。阅读更多

援暴动罪查记者挨打投报 警方公布十一名嫌犯样貌

《当今大马》2014年5月15日 傍晚5点36分

五一反消费税集会尾声,爆发示威者攻击记者的情节。吉隆坡警方今天透露,他们接获记者投报后,已援引暴动罪名展开调查。

警方也同时公布11名攻击嫌犯的样貌,要求他们主动自首协查,或公众提供线索。

吉隆坡警方今天文告指出,它在5月1日晚上8点24分接获一名记者的报案,声称在反消费税集会上,受到约20至30名集会者的攻击。

查看红烟时遭殴打

投报的记者表示,他在当天下午5点跟其他记者一起查看独立广场马路旁出现的一阵红烟。他后来看见约20至30名穿黑衣的集会者踏入独立广场,大声喧闹,同时以恶言和肢体语言挑衅媒体。

过程中,这些集会者突然向这名记者拳打脚踢,同时也攻击两名分别来自《东方日报》和《大马储备报》的媒体工作者。

罪成者或监禁两年

吉隆坡警方指出,他们至今总共接获两宗媒体工作者投诉被打的报案,并援引刑事法典第147条文的暴动罪名展开调查。一旦罪成,犯法者可被判监禁2年或罚款,或者两者兼施。… 阅读更多

威廉黄顺舸等十议员退党 砂人民力量党申请入国阵

《当今大马》2014年5月15日 傍晚5点14分
晚上8点半更新

国阵内斗问题不断,登嘉楼退党风波刚告一段落,砂拉越民进党主席威廉马旺(William Mawan Ikom)与人联党资深领袖黄顺舸今日宣布率同另8名议员退党,为砂州政坛投下一颗震撼弹。

威廉马旺与黄顺舸一行人今午在砂州立法议会大厦宣布,他们退党后将会加入505全国大选后成立的新党——砂拉越人民力量党(Teras)。

这个新党将亲国阵,并将会申请加入国阵。

包括两部长三助理部长

威廉马旺是砂州高级部长,掌管社会发展事务,而黄顺舸则是砂州高级部长兼第二财长。

威廉马旺与黄顺舸最近都跟党内另一派系卷入内斗。

10名退党的砂民进党和砂人联党议员计有8名州议员、1名国会议员,以及1人身兼国州议员双重身份。

在退党者中,既有威廉马旺与黄顺舸两名砂州高级部长,还有3名砂州助理部长。

他们是砂民进党的砂拉卓国会议员兼巴干州议员威廉玛旺、巴南国会议员安宜尧(Anyi Ngau)、石隆门州议员彼得南西安(Peter… 阅读更多

政治分析员:登宪政危机埋伏笔‧国阵大选考验更严​​峻

《星洲日报》2014-05-14 16:59

(雪兰莪‧八打灵再也14日讯)尽管国阵成功化解登嘉楼州政府的宪政危机,可是,政治分析员认为,即使国阵力挽狂澜,但国阵可能在下届大选面对更严峻的考验,或将输掉州政权。

 

  • 在首相的介入后,登州政权暂时稳住了,登州大臣(坐者右三)连同13名议员和议长手牵手展示团结。(图:星洲日报)

马来西亚砂拉越大学(UNIMAS)高级讲师兼政治分析员杰尼里阿米尔博士说,虽然国阵有能力化解了登州政宪危机,但不代表解决登州巫统两位前大臣的派系的恩怨,反而加激了两个派系的分歧,为巫统埋下计时炸弹。

他对星洲日报分析说,两位前大臣,即拿督斯里阿末赛益和拿督斯里依德里斯朱索为首的两个巫统派系,不会因为宪政危机“和平收场”而重整登州巫统。

“被迫下台的阿末赛益可能会因此积怨,其支持者是不是会`扯后腿’?”

巫统是最后输家

“登州政宪危机全是因为巫统内部分裂恶化所致,不管结果如何,巫统是最后输家。”阅读更多

恐怖事件频发,非洲面临严峻考验

  • 2014/05/15 08:50
  • 来源:人民日报

\

5月7日至9日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峰会期间,尼首都阿布贾戒备森严。本报记者 李 凉摄

\

值守军人在主会场希尔顿饭店前值勤。本报记者 李 凉摄

自4月中旬以来,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连续发生针对平民的汽车炸弹恐怖袭击事件,博尔诺州200余名女中学生遭集体绑架,至今下落不明,国际社会高度关切。5月12日,策划并实施上述恐怖暴力活动的尼伊斯兰极端武装组织“博科圣地”头目在一段视频中提出释放绑架的200多名女学生,以交换该组织被政府俘获的成员。

联合国安理会发表声明,强烈谴责尼日利亚近期发生的恐怖袭击和绑架女学生事件,要求立即释放被绑架的女学生。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中方强烈谴责并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作为尼日利亚的战略合作伙伴,中方将继续坚定支持尼日利亚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的努力。

宗教极端势力在非洲不断蔓延

“博科圣地”组织于2002年在尼东北部博尔诺州州府迈杜古里成立。该组织反对西方教育和文化对传统伊斯兰文化的渗透和影响,主张在尼推行伊斯兰教法,被称为“尼日利亚的塔利班”。根据尼官方发布的数据,2009年以来,“博科圣地”制造的暴力活动已造成至少5000余人死亡,数十万人流离失所,在尼东北部及与周边国家接壤地区造成严重人道主义危机。… 阅读更多

赵可金:“顾虑重重”是大国外交常态

2014-05-16 08:55:51

随着中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坊间开始给中国外交赋予越来越多的使命。在国际上,要求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的声音日益升温,一些国家甚至对中国施压,要求中国明确表态,出钱、出人、出规则,只要中国没有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就极尽指责批评之能事。在国内也是如此,一些学者和民众开始按捺不住,动不动就要求中国外交“显示肌肉”,为国际社会“立规矩”,甚至要在亚洲地区霸一霸,与美国一决雌雄。从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来看,这些都是不冷静和不理性的声音。

的确,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上升,要求中国外交要进行创新,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上不回避责任,奋发有为地推进外交改革,不断适应作为一个强大国家的身份定位。然而,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外交改革绝非朝夕之功,需要冷静处理,从长计议。一方面,外交工作攸关国际国内大局,是一个无风三尺浪的地方,一丝一毫的变化都会引发一连串难以预测的反应,搞不好反而自乱阵脚。另一方面,片面强调出奇不意和朝令夕改,会引发各方对中国的恐惧,甚至造成外交和战略全局上的被动。…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