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迈向制度整合新时代 学者:《吉隆坡宣言》为一体化立新标

《南洋网》2025年05月22日

(吉隆坡22日讯)即将在东盟峰会上出炉的《吉隆坡宣言》,学者认为将成为东盟区域一体化迈向“制度型整合”新时代的重要里程碑。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昨日指出,该宣言将在即将召开的第46届东盟峰会上正式发布,内容聚焦治理改革、数字发展及战略未来三大支柱,旨在强化东盟在地缘竞争中的集体战略位置。安华更强调:“和平与安全是区域发展的前提,而《吉隆坡宣言》正是东盟对未来合作方向提出的具体回应。”

吴林泰

吴林泰:《吉隆坡宣言》文本体现了东盟对透明治理与政策协调的长期承诺。

对此,马来西亚大学经济学院高级讲师吴林泰博士告诉《南洋商报》说,《吉隆坡宣言》最具突破性的内容,在于东盟正尝试从松散的项目合作,过渡到以规则为基础的制度性整合,尤其是在数字经济、绿色金融与供应链协调方面。这标志着东盟不再满足于象征性共识,而是试图建构一套具约束力的区域合作架构。

“值得肯定的是,宣言文本体现了东盟对透明治理与政策协调的长期承诺,这有助于减少规则碎片化问题。”

不过,挑战也同样巨大。

他直言,东盟内部发展落差大,且协商一致的机制往往让最低共识主导一切,各国对主权让渡仍高度敏感,恐将成为制度整合的最大障碍。真正的突破,不在宣言文字,而是后续是否具备执行机制与政治意志。

助落后国家赶上

数字转型方面,他表示,虽然当前东盟成员国间数字基础设施差距显著,但《吉隆坡宣言》在数字发展与未来趋势上的愿景仍具有一定的现实可行性,尤其是在推动区域数字互通、跨境支付系统和数据治理标准统一方面的初步尝试,若能结合多边融资和技术共享机制,是有望带动落后国家迎头赶上。

然而,吴林泰认为,东盟数字鸿沟问题根深蒂固,不只是技术落后,更是制度能力不足与监管协调缺位所致。特别是在数据主权、网络安全、数字税收等议题,各国立场分歧,若无协同监管与人才政策支撑,基础设施再先进也难形成实质包容。

他指出,《吉隆坡宣言》确实为东盟应对地缘政治竞争提供更具战略性的经济路径,特别是在当前全球供应链重组的背景下,宣言中关于强化区域产业链韧性和提升东盟战略自主性的表述,展现了东盟希望在中美之间维持平衡区角色的努力。

从机制设计角度看,《吉隆坡宣言》提出通过能源、科技与劳动力共享等功能性合作,强化区域安全与发展基础,是一种务实而低敏感度的合作策略。

吴林泰点出以泛东盟电网、区域科研数据平台和技能认证互认机制为例,这些都具备构建跨国信任纽带的潜力。东盟目前的制度安排仍缺乏执行型平台和合规追踪能力,多数合作机制属于倡议性、临时性组织,缺乏预算自主权和政策约束力。

“成员国在技术、法制、数据透明度等皆存在显著差异,导致合作项目常因监管壁垒或政治风险而停滞。若东盟希望真正推进机制化合作,必须设立拥有操作权、仲裁权和资源调配能力的区域机构,而非仅停留在政治表述和自愿参与的层面。”

建议扩大秘书处权能

《吉隆坡宣言》较以往宣言更具务实导向,首次提出建立东盟实施追踪指标与成果评估系统,配合成果导向项目融资框架,体现出东盟希望提高政策执行力与问责机制的努力。

他说,宣言强调私营部门参与与进度公开机制,有助于形成政策落实的监督压力。但从历史经验看,东盟秘书处权力有限、执行资源不足,加上成员国以国家利益为主导,往往缺乏配套预算和国内政治承诺,导致政策落实层层受限。

此外,宣言中许多条款仍使用模糊语言,缺乏具体时间表与绩效指标,可能削弱实施效果。除非东盟愿意推进更具约束力的区域协议并扩大秘书处权能。

尽管《吉隆坡宣言》在落实过程中势必面临政治意愿不足、执行机制薄弱和区域发展差异等结构性挑战,但其推出本身已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战略转折。

吴林泰表示,在当前全球格局深度动荡、地缘政治竞争加剧、供应链重构与技术分化趋势明显之际,东盟极需通过更紧密的区域协调来巩固自身韧性与集体战略空间。

“宣言所涵盖的数字互联、制度整合、绿色转型与跨国合作,正回应了这一时代所呼唤的集体行动逻辑。正是在不确定性最强的时刻,区域层面的战略规划和制度性承诺才更显其必要性与价值。”

东盟若能将宣言转化为具体行动,不仅有助于缓冲外部冲击,更可藉此重塑区域主导权,走出以往被动适应的路径依赖,迈向更具主动性与战略深度的一体化未来。

《吉隆坡宣言》,无疑是近年来东盟推动区域合作最具结构性与前瞻性的政策文件。不同于以往较为空泛的政治表态,此次宣言不仅聚焦于治理机制、数字经济、绿色发展与供应链整合等关键领域,更在内容上展现出强烈的制度建设意图,为东盟迈向更高层次一体化奠定了政策基础。

未来10年发展更清晰

《吉隆坡宣言》首次提出东盟将从项目合作转向规则导向的制度整合,尤其在数字治理、绿色金融及产业链协调等方面提出初步架构,展现出东盟集体应对地缘挑战与全球市场重组的战略主动性。这显示东盟不再满足于“最低共识”,而是正努力寻求在区域发展中取得制度主导力。

最重要的是,在当前国际政治局势不明、贸易链重组迅速的大环境下,《吉隆坡宣言》提供了东盟一个团结、协调、主动出击的经济战略平台,不仅有助于强化区域韧性,也有潜力重塑东盟在全球经济中的议价能力和战略地位。

整体而言,《吉隆坡宣言》为东盟未来10年发展提供清晰方向与制度框架。关键在于各国是否具备政治意志与集体执行能力,真正将蓝图转化为现实成果。如果落实得当,此宣言有望成为东盟走向深度整合、共同繁荣的历史转折点。

第46届东盟峰会及系列峰会,将于5月26日和27日在吉隆坡会议中心(KLCC)举行,并在盟峰会上正式发布《吉隆坡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