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坤:中国打得过美国吗?

  • 2014/05/16 10:45
  • 来源:草根网

核心提示:“中国打得过美国吗?”如果说当代中国社会有许多重大疑问的话,中国能不能在一场对美战争中取得胜利,无疑就是其中十分突出的一个。现在,随着中美之间交锋较量的表面化、公开化,回答这个问题变得日趋紧迫。

“美国不可战胜”,不过是骗人的神话

美国是不可战胜的,这是长久以来的一个神话。

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都因为美国参战才扭转了战争局势,才战胜了德国和日本,这大概是“美国不可战胜”的历史由来;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先后对伊拉克、南斯拉夫、阿富汗、利比亚等小国大打“不对称战争”,挟高新技术优势在军事上做了几番好莱坞英雄式的表演,这大概是“美国不可战胜”成为现代神话的诱因。

时至今日,在亲美恐美“专家”、“学者”们的精心渲染下,美国军事力量优势简直达到了外星人高等级超智慧的水平,已经到了想打谁就打谁,想怎么打就怎么打这等随心所以的程度,天下无与争锋者。

几天之前,美国美国前副国务卿斯坦伯格进行了一次厚颜无耻的吹嘘,他说。我们需要向中国指明两条路,一条是开始采取建立信心和相互透明的举措,另一条路是竞争。如果美国决定竞争,美国要赢得与解放军的这场竞争轻而易举。 美国可以轻而易举地战胜包括中国在内的任何对手。

这就是持续至今的“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

但是,我们说,这根本就是欺人之谈

第一,美国在战略上已经走下坡路,而且是呈加速度的趋势。

留心全球局势的人可能注意到了这样两个问题,一是甚嚣一时的美国对伊朗战争烟消云散了。曾几何时,美国及其盟友以色列拉开架势要对伊朗大打出手,已经箭在弦上了,大有一夕发动之势。但现在看来是不了了之了,而伊朗并没没有做出多少让步;二是叙利亚的巴沙尔及其政权现在有点逍遥自在了,至少是暂时躲过了灭顶之灾,而事实上巴沙尔已经越过了美国奥巴马所谓的动武“红线”。这两件事已经有力说明,对于开打新的战争,美国已经变得谨慎胆怯了,再不复当年那种肆无忌惮的摸样。至于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美国及其西方的小跟班们更是只能拿经济做文章,连动武的念头都没有了。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美国的战略实力严重下滑,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现在,从宏观上看,西方世界经济实力占世界的比重在日趋下降,美国经济实力占世界的比重在日趋下降;从构成经济脊梁的生产制造业看,美国已经丢掉了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的地位,西方主导全球生产制造的时代过去了。更重要的是,这还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这一趋势持续发展,必将在某一天迎来东西方战略力量对比的拐点。此前美国金融危机严重的时期,中国的一些“专家”“学者”们声嘶力竭地叫嚷什么美国超强的修复能力,似乎美国再次蓬勃繁荣指日可待,结果怎么样呢?结果是美国的债务危机正如饮鸩止渴般地向前发展,而美国的经济并没见到明显的起色,以至于世界银行已经宣布中国的经济规模超过美国。这可能早了点,但这只是早晚的事情。

其实,霸权从来就不是无所不能,在战略上历来有短有长,不管多么强大的霸权,总是力所有不逮。历史上最强大的军事霸权遭遇可耻失败例子不胜枚举,比如罗马的克拉苏军团在安息的失败,比如蒙古军队在大马士革的失败,等等。美国也是这样,二次大战达到国力军力高峰不久,美国就在朝鲜遭遇严重的军事挫折,随后又在越南遭遇空前的战略失败,差一点没因此丢掉整个东南亚。就冷战结束以来的几场局部战争而言,尽管美国对自己的军事能力与军事成就大肆吹嘘,但像伊拉克、阿富汗这样的战争,无论从军事上还是从战略的角度看,美国都是有得有失,特别是阿富汗战争,对美国而言,可谓是正在遭遇军事与战略上的双重失败。至于大肆叫嚷的反恐战争,从战略高度上来衡量,这更是美国的一次战略大失败,因为这场所谓的战争,美国靠冷战胜利而积累起来曾相当雄厚的战略资本消耗殆尽,如今的美国已经到了国力严重透支的、战略实力严重透支的地步。

面对这样的局面,掌控美国战略全局的人就不得不小心从事了,对接踵而至的各类战略危机必须谨慎应对。美国国内有人指责奥巴马软弱胆小,不如普京强硬。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说,这样的指责是不公正的,美国已完全承受不起另一场“反恐战争”,也不敢轻易投入一场中等规模的战争,甚至类似阿富汗这样的泥潭也不敢涉足,而只能指望历史再赏赐给美国一回赢得另一类冷战的机会。

但是,历史似乎并没有青睐美国。因为迄今为止,美国也找不到扭转颓势的根本办法,无法改变总体实力下降、在战略的下坡路上加速下滑的趋势。

第二、中美对比,战略上互有长短,美国并没有绝对的优势。

中美战略实力对比,当然美国占有总体上的优势。但是,从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天起,美国对中国的战略优势就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随着历史的发展,美国所拥有的优势日趋缩小,而中国在战略实力上追赶的脚步越来越快,时至今日,相比于美国,中国已经拥有相当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一是美国再也无法对中国实施过去曾经有过的战略核讹诈,中国强大的核反击能力,完全能够扼杀美国对中国的核打击野心;

二是中国已经拥有超过美国的工业生产能力,主要工业产品占全球比重甚至超过美国曾经达到的高度。巨大的物质生产能力是国家战略实力的基础,尽管中国制造的产品在技术上与美国还有差距,但差距在日渐缩短,并且有真实的物质生产摆在那里,以中国人民的智慧,实现技术优化,达成战略力量的增长突破,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三是中国拥有完成的现代技术与现代生产体系,其完备程度甚至已经超过俄罗斯而与美国比肩,相比于美国而言,在任何一项新战略技术制高点上,中国都没有空白,比如空天武器、反卫星武器、高超声速的一小时打遍全球的武器,等等。

与此同时,美国的战略短处是显而易见的:

一是美国的战略力量要分散到全世界。尽管在“重返亚太”的战略驱动下,其力量正日趋向中国周边麋集,但这样的麋集也只能是相对的,用美国公布的目标数字就是军力的60%。而且就是这60%,环布中国周边,也相当分散,或者不得不分散。

二是美国的敌人众多。这是霸权自然属性的结果,是其必然的战略宿命,无法摆脱。

基于上述短长,所以,中国就有条件通过能动的努力获得对美国的局部与区域的战略优势,从而为赢得战场上的胜利奠定基础。

当然,美国还有一项可观的战略优势,即西方的同盟体系,美国现在正在充分调动发挥这一优势对付中国。但中国也能找到这个优势,潜在的盟友明显地摆在那里,只要中国同这个潜在盟友结盟,可以立刻就让美国所拥有的那些盟友黯然失色、相形见绌(有关中俄联盟的问题笔者在一系列文章中已经做了阐述)。

第三,扬长避短,中国能够取得胜利

中国不能指望在墨西哥与美国争军事高低,但五十年代可以在朝鲜半岛打败美军,六十年代可以在越南赶走美国,这就是说,军事上也好,战略上也好,中国必须扬长避短,这是起码的军事常识,也是基本的战略运用。在这方面,中国应该好好向俄罗斯学习,而不能跟在美国后面亦步亦趋,把所谓的军事改革变成照搬美国的模式,让自己的战略思维被美国牵着跑。前些日子克里米亚危机的时候发生的一件事很有趣,也很能说明问题。4月10日,美国唐纳德?库克号驱逐舰开进黑海向俄罗斯示威,而俄罗斯使用老旧的苏——24飞机对美国宙斯盾驱逐舰进行电子轰炸,在美军舰上空绕飞12圈,让号称世界最尖端的宙斯盾雷达失灵,结果本想吓唬俄罗斯的美军,自己反被人家吓破了胆,结果美国军舰赶紧躲进罗马尼亚港口,27名舰员提交辞呈,要不干了。这正如封神演义里的神仙比宝,一物降一物。战争不是打擂台赛,从来没有什么“对称“一说,美国就从来也没打过什么“对称”战争,中国不能指望等待自己每样装备都超过美国,什么技术都比美国先进再去与美国较量,而只能立足现实,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扬长避短,如同曾经在朝鲜战场、越南战场上做过的那样,去赢得战场的胜利,以战场的胜利来支撑战略上的胜利。

现在,美国在战略上已经变得越来越胆怯了,透过美国政客军客们的狂言,人们看到的,是美国怯态毕露。曾经让美国引以为傲,帮助美国赢得冷战胜利的大规模军备竞赛,美国还有信心再来一场吗?动辄就大打出手的美国,还敢再打一场对伊朗或者对叙利亚的战争吗?美国真的敢同俄罗斯动武吗?如果中国断然对钓鱼岛、南海诸岛出手,断然对台湾发起统一之战,美国敢同中国打一场新太平洋战争吗?上述这些问题,不管是现今美国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奥巴马,还是过几年以后可能的、以保守强硬著称希拉里,都不敢轻易回答,甚至找不到答案。美国前国务院高官斯坦伯格所谓“美国要赢得与解放军的这场竞争轻而易举”的大话,不过是大言不惭的鬼话,连三岁小孩都吓唬不住。在中国相信这种鬼话的,只有那些可怜无知的崇美小混混们。

三、军事战略自信是民族自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民族自信心是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基础,民族自信当然包括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除此之外还应有历史文化自信与军事战略自信。中华民族有深厚悠久的军事文化,有丰富厚重的战略底蕴,在这走向复兴的伟大时代,中国人民已经到了彻底摆脱近代以来长期败于西方列强历史阴影的时候了,建立在今日空前强大的物质保障能力、技术支撑能力、人力支援能力以及组织动员能力的基础上,中国应该恢复历史上曾经有过的那种“敢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英雄气质。

第一、崛起呼唤战略理性的回归。

中国必须以理性而冷酷的战略眼光看待世界。一是不能把世界理想化。尽管人类渴望美好,但人类世界从来都不那么美好;尽管人们渴望和平,但世界从来都非和平。那种以为战争从此远去,人类永久和平的想法不管多么善良美好,最后都难免于空想。更可怕的是有人还要把空想当真,当成现实的战略实践来进行,什么建设一个“和谐世界”,并为此满世界兜售,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二是不能教条化,什么“一百年不动摇”、“以不变应万变”之类。考察人类五千年的历史,从来没有“一百年不动摇”的案例,也没有“以不变应万变”的战略教条,“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高明的战略其核心的要义就是善“变”,必须做到敌变我变、随机应变。现在,全球战略格局正处在大变化、大调整时期,美国正在实施其巨大的战略转变,中国在任何战略问题上都不能墨守成规,“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应该再次成为中国国家安全与发展战略的灵魂。

第二,对美国必须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心

当今朝鲜可能有许多缺点,这个国家的领导者在一些问题上的所作所为也让人不敢恭维,但有一点值得中国学习,就是它的军队与人民至今仍然对美国抱有一种大无畏的精神。设想一下,如果朝鲜人民没有这样一种精神,如果朝鲜人民对美国霸权的精神状态与今日中国是一个水准的话,那朝鲜作为一个国家的日子还过得下去吗?只怕一夜之间就垮掉了。所以,归纳中国与美国打交道的种种事端,一个核心的或突出的问题是,一些中国人始终没能平视美国,而总是直不起腰来仰视着美国,美国的脸色与态度始终是心底里影响最大的因素,死活不敢让美国太过不高兴,这简直成了当代中国最大的战略包袱,动辄就什么“从中美关系的大局出发”,“中美关系终究得好起来才行”。说句实在话,取得美国认可,让美国不得不买账的,不是与美国套得多么近乎,而是与美国捣蛋对抗的能力有多大、水平有多高,越是能给美国制造挑战,美国才越尊重你的利益诉求,如果没有了挑战美国的能力,美国就对你的要求诉求不屑一顾,这是一个基本的战略常识。把中美关系形容为夫妻关系,然后又反对什么美国“介入”,“战略介入”其实就是“军事插入”,岂有夫妻关系而不让人家插入之理!

所以,如果说当今中国的对美战略,第一要义就是要树立起“敢打必胜的信心”,没有这个信心,不管客观上物质力量多大多强,事实上都没有用处,2万亿美元的美债没用,就是有朝一日,手里攥着20万亿美元的美债,照样还是没有一点用!

第三、必须举起反对霸权的正义之旗

不敢对霸权说“不”是当今中国的一大悲哀,这一状况十八大以来有了极大的改善,但历史留下的阴影依然相当厚重。反霸是中国道义力量之所在,一个大国,必须有自己的战略价值观,而不能做墙头草、骑墙佬,那样是没有感召力的。所谓的中国价值首先是战略信誉,一个没有战略信誉的国家在世界上不会有什么精神价值。中国应该坚定地举起反对霸权主义的旗帜,不要怕这个旗帜招来美国的不满,影响中美战略合作,只要能力足够水平到位,就是喊“消灭美国”,美国也照样与你合作,而现实情况是,中国喊了这么多年中美战略合作,但实际上美国从没与中国合作过,只不过是在朝鲜、伊朗等问题上利用中国、在气候反恐等问题上算计中国而已。所以,为今后与美国“深化合作、增进互信”计,中国一要高举反霸旗帜,要用“霸权主义”这顶帽子在道义上狠狠敲打美国;二要公开自己改变不合理国际政治经济与战略秩序的意图,凡是对中国不合理的违反中国利益的战略秩序,中国就有权改变之,而没有义务屈从;凡是对世界各国人民不合理的秩序,中国都支持相应的国家与人民改变之,这为中国站在道德高地上所必须。这样的中国才能与一个战略大国的身份相符合。

历史真的很奇妙,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中美关系也是这样,1949年——1979年的三十年,是中美较量的三十年,这三十年较量下来,中国越来越强大,也令美国刮目相看;1979——2009,又是一个三十年,这是中美关系和平的三十年,这三十年里中美之间有蜜月、有竞争,磕磕碰碰,中国总想与美国搞得更好点,但总是好梦难成;以美国提出重返亚太战略为标志,从2009年——2039年,笔者预计这三十年将是中美再次较量的三十年,这次较量比上一次较量将更全面、更深刻、更残酷,这一阶段的较量完结,接下来就是2049年这个历史的节点。听说,美国战略高层有一个“2049项目”,还成立了一个“2049项目研究所”,这预示2049年对美国而言也是历史的关键节点。到这个时候,也许就是所谓的“最后的时刻”吧。

全文链接http://www.haijiangzx.com/2014/zhengming_0516/187629_1_0.html

责任编辑:曦微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海疆在线无关。

欢迎转载海疆在线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海疆在线:http://www.haijiangz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