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过年的,总有人和我们大吃货国过不去。
说什么中国人吃肉导致二氧化碳增多,中国人吃肉破坏环境,中国人吃肉导致全球变暖,但凡地球得了什么病,都是中国人吃肉害的。
美国有个搞人造肉的公司,叫做Impossible Foods,一直想要推销他们的美式素鸡……因为打不进中国市场,于是他们的CEO就恼羞成怒,大放厥词说:
【“中国人每吃一块肉,亚马逊雨林就冒出一股烟……”。】
大过年的,总有人和我们大吃货国过不去。
说什么中国人吃肉导致二氧化碳增多,中国人吃肉破坏环境,中国人吃肉导致全球变暖,但凡地球得了什么病,都是中国人吃肉害的。
美国有个搞人造肉的公司,叫做Impossible Foods,一直想要推销他们的美式素鸡……因为打不进中国市场,于是他们的CEO就恼羞成怒,大放厥词说:
【“中国人每吃一块肉,亚马逊雨林就冒出一股烟……”。】
1月16日美国知名“反华政客”、参议员马可·卢比奥证实,美国和平队(Peace Corps)已决定终止在中国“服务”,自2020年6月起撤出和平队在华志愿者,卢比奥理由是因为“中国不再是发展中国家”,当然还少不了冷言酸语旧台词。
共和党另一名政客麦考克(众议院外交委员会委员)也跟上节奏扯“中国军事威胁论”,说要“把有限资源更好的用在别处”。
绝大多数网友反应是冷漠无感,说一声“走好,不送!”已是很客气了。
也有一些人在网上云感恩,说:“若不是撤出,我都不知道美国和平队为中国默默无私奉献23年。”对自己国家各种冷嘲热讽……谁说和平队工作没成绩,这些人不恰好证明它的“成绩”吗?
卢比奥他家在1957年从古巴移居美国前,就是美国“和平队”入驻家庭之一(当时还没有“和平队”这个正式名号),七十年代初,他叔叔还跟着“和平队”去中美洲“扶贫”两年。
1971年出生的卢比奥就在这个久经政治考验的家庭里成长起来,他家要比任何美国人都要“反共”,以示绝对忠诚。从卢比奥身上,也能看出“和平队”真实作用。
2020 Happy Lunar New Year
每6年一次大折腾,微软图的啥?
最近,你的电脑在开机后收到了这样一条提示吗?
微软Windows 7系统于1月14日停止更新,官方停止技术支持、软件更新和安全问题的修复。这意味着全球5亿台左右运行Windows 7系统的PC将被微软“抛弃”,处于排山倒海般的风险之下。
作为全球最大的PC市场和最大的PC保有量的国家,预计大概三分之一,也就是1.7亿台使用Windows 7系统的电脑在中国,失去基本的安全保障。
就在微软停服的同时,一场前所未有的0day漏洞组合攻击正伺机引爆,这个名为“双星”的漏洞攻击将国内超六成的PC用户曝于阴霾之下,重大的安全风暴将一触即发,必将危及社会经济的各行各业。很可能酿造中国IT业有史以来最大的信息安全事件。
唯利是图是微软此举的根本驱动力。
2008年,微软以“正版验证”为理由发起黑屏行动,变相控制和操纵用户的PC,引发全民舆论风暴,最终微软低调放弃。
美国总统弹劾案,由于许多证据涉及到乌克兰方面,包括拜登儿子的交易内幕,特朗普与泽连斯基通话录音等,因此乌克兰政府也被卷入其中,甚至比美国斗争双方还痛苦。
本来想写乌克兰总理辞职风波及美俄乌三角关系,没想到发现了一条关于乌克兰女孩拍卖“初夜权”的热搜:
来自乌克兰东北部城市哈尔科夫的一位19岁女孩卡佳,去年12月将资料挂在网上(应召网站,说好听点叫伴游),准备以10万欧元价格出售自己的“初夜权”。
卡佳称这笔钱会用在自己的“旅游、体验奢华和享受生活上。”她说出售“初夜权”很纠结……引起了许多网友的关注。
1月16日《每日邮报》也报道了此事,卡佳自称目前人在美国,会说俄语和英语,处女证明已由医院开具,如果对方存疑,可以在见面交易时,由男方选择医生,再对她检验一次。
出价排在第一位的是一名58岁德国慕尼黑商人,他拥有多家连锁健身房,出价120万欧,并表示愿意与她“结婚”,每个月给她一万欧生活费。
中华必亮剑天天时事 2020-01-20 09:36:57
美国和伊拉克的关系近期闹得很难看,巴格达坚持要求美国撤军,而特朗普政府则强硬表示不会和伊拉克商量撤军的事情,为了警告伊拉克,美国还搬出制裁、削减援助、关闭银行账户等威胁性手段。显然,美国压根儿就没把伊拉克当盟友看,而伊拉克面对美国实际上也无牌可打。不过,和伊拉克相比,阿富汗的局面就刚好反过来了。在最近,塔利班已经正式“官宣”,称将很快和美国达成协议,美军将开始从阿富汗撤退。
据媒体报道,1月18日塔利班主要发言人苏海尔·沙欣确认,现在的目标是在1月底前和美国达成撤军协议,并准备在签署协议前自行“缩减”军事行动规模。而在此之前,塔利班也主动向美国提出了在阿富汗实施临时停火的建议,沙欣在18日发表的一份报告中对《黎明报》说,“我方已同意,在与美国签署和平协议前的几天内,我方将缩减军事行动规模。”而且,沙欣对与美国达成协议表示乐观,“如今(签署协议)只是几天内的事。”… 阅读更多
首先,故宫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涉事女性将一辆豪车开到了可以把太和殿作背景拍照的位置上,而且她自己说是在星期一闭馆之日来故宫“撒欢儿”,有在故宫内违规行驶并危害文物的严重嫌疑。又是星期一闭馆日,又是开车到了太和殿前的广场,尤其是前院长单霁翔说过,连外国元首都要步行进故宫。女涉事者当然是利用了特权。
不过了解故宫的人也都知道,去故宫开会办事,机动车是可以从东西宫门进入的,但要停在指定的停车场内。不知道那名女涉事者是如何把车开到太和殿前面的。一种比较高的可能性是,这当中上演了中国“熟人社会”经常发生的一幕,有人帮她做了“通融”,她就把车开到了通常机动车不允许到达的地方,还有人帮她和女伴照了相。这样的违规“通融”在现实生活中时有发生。还有一种可能性是,故宫在星期一闭馆日在太和殿前的广场允许停车。星期六有人晒出了一张疑似太和殿前广场有很多汽车停放的照片。
1月17日,一位名为“露小宝LL”的用户通过微博发布一组照片,照片背景为太和门广场,图片上出现一辆黑色奔驰车。
闭馆日开车进入故宫在互联网上引发热议。
什么是故宫?
作为我国古代宫殿中保存最完好,艺术造诣最高的古代宫殿建筑,故宫早已成为中华文明的独特象征。
作为明清两朝二十多位帝王日常议政和起居之所,它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宏伟壮丽又不失精细的建筑及无数巧夺天工、价值连城的文物,更在于它所承载着的历史重量——凝结着千百年来无数中国人的智慧。
编辑|库叔
本文由瞭望智库摘编自央视纪录片《故宫》,原文有删减,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1
皇帝一念、血汗百万
公元1403年正月,朱棣刚从侄儿建文帝手中夺过大位。
虽然当了皇帝,但是,他的处境并不乐观:在外,大明帝国北部边患不断;在内,支持建文帝的旧臣仍在反对他。
因此,他一边镇压反对派、派郑和出海寻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一边下定决心、迁都北京。
中华必亮剑天天时事 2020-01-19 09:11:48
2020年第一次出访,中国最高领导人就去了缅甸。这显然非同寻常。
缅方最高规格接待,但最让我感到不寻常的,还是当着中国领导人的面,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的一句感慨,一个请求。
众所周知,在缅甸,国家元首是总统温敏,但担任国务资政的昂山素季,才是真正的实权人物。
过去几年,缅甸政局突然变化,昂山素季走上前台,中国和缅甸的关系也一度起起伏伏。按照西方媒体的说法,缅甸一些政治家一度还对美国和日本抱有幻想,试图与中国保持距离。
但几年过去了,情况怎么样呢?
可能让西方大失所望。
根据新华社报道,这次在与中国领导人会见时,昂山素季说了这样一段话:
长期以来,中国在双边和国际层面给予缅方宝贵理解和支持,对此,缅甸人民铭记在心。中国的支持不是出于私利,而是为了捍卫公平正义,对于像缅甸这样的小国格外弥足珍贵。当前,世界和平与发展、国际公平正义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有的国家以人权、民族、宗教问题为借口粗暴干涉别国内政,但缅甸决不接受这种施压和干涉。希望中方继续在国际场合为缅甸等中小国家主持公道,为推进缅甸国内和平进程发挥建设性作用。… 阅读更多
【文/田士臣】
最近,美国刺杀伊朗军事指挥官卡西姆·苏莱曼尼(Qassem Soleimani)一事在各国政界引发了热议,地缘政治和国际安全领域的学者们也加入了讨论。有人会质疑伊朗对美军基地实施报复的合法性,不过仍有很多人谴责美国对伊朗军事指挥官的刺杀是在“公然违反国际法”。即便如此,人们并未就此事涉及的关键法律问题展开具体讨论。
无论是从国内法还是国际法的角度来看,从“诉诸战争的权利”(Jus ad Bellum)到“战争法规”(Jus in Bello),美国的刺杀行为已经严重违反了多项国际法原则。
英文媒体“中美聚焦”网站2020年1月9日刊发国观智库副总裁兼国际军事行动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论坛”特约专家田士臣撰写的评论文章:《美国刺杀苏莱曼尼违反国际法吗》
在国际法的框架内,我们应该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使用武力来攻击第三国的高级军事领导人是否合法呢?《联合国宪章》第2条第4款规定:“各会员国在其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或以与联合国宗旨不符之任何其他方法,侵害任何会员国或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
(观察者网讯)
香港“修例风波”已持续7个月,随着警员执法力度和效率的明显提升,暴力事件不管是从规模上还是从人数上都有所减少。对此,一些香港激进分子也有了“心灰意冷”的感觉,在他们经常使用的“连登”论坛感叹,他们“已经输了!”“再不上班就没钱生活下去了……”
据香港新闻网17日消息,继前段时间有“勇武派”宣布退场之后,“连登仔”们明显感觉到最近的“(暴力)行动风气”变淡,有人不禁发帖问道:“觉不觉得身边很多人已经重新‘正常’生活?”
上述发帖的“连登仔”在帖子中写道,身边不少人已经继续按部就班筹备买房、努力上班,之前都会出来游行集会,但最近都没有出来了。他说,自己并不是想散播这种“悲观”情绪,只不过是想指出,不少人确实已经没有像以前那样去往前冲。
这一帖子似乎引起了不少“连登仔”的共鸣,贴文下方的评论区十分热闹。许多“连登仔”留言表示认同称,“集会游行有继续出,不过人确实少了。”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宋鲁郑】
趁着选举胜利的势头,蔡英文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采访时继续操弄“反中”议题,却全然不知她治下的台湾已然危机四伏。
第一大危机是制度危机。
台湾的政治制度是由于历史偶然因素和美国的外压力下,不得不照搬西方。其一方面存在自身文化与移植的制度之间的冲突和不兼容,另一方面也同时兼具西方制度的弊端。
但一个最重要的不同在于,西方的政治制度拥有经济高速发展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印证,即在它们的制度下,实现过经济的起飞和民生的大幅改善。但台湾的经济高速起飞阶段是在所谓的“两蒋”专制时期——这也是为什么到今天仍然有很多人怀念那个时期,也是为什么蒋经国在历次民调中一直都是台湾声誉最高的政治人物,反而是移植西方政治制度之后,台湾经济增长开始停滞乃至迅速下滑。
台湾实际GDP增长率(图/Knoema)
决定一个政治制度合法性和正当性的最根本因素还是经济发展,任何制度设计出来的目的都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如果欧美个个贫困如非洲,它们的政治制度怎么可能在世界上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
时间还要回到当地时间1月8日凌晨,伊朗方面向美军驻伊拉克军事基地发动了十几枚导弹袭击,从目击者公布的视频上看,当时的美军基地火光冲天,爆炸引发的浓烟遮天蔽日。当时不少人预测,美国肯定不会善罢甘休,都炸成这样了,能不死人吗?
但诡异的事情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
伊朗方面不知道从哪个消息源获得的消息,说导弹袭击给美军造成了80人左右的伤亡,俄罗斯媒体也说伊朗导弹击毁了一架美军战斗机。然而美国白宫很快出来“辟谣”了,说这次导弹袭击没有造成一名美军的伤亡。事实真相一下子变得扑朔迷离起来,几天时间过去后,美国方面再也没有传出受伤士兵的最新消息,我们也就只能相信,伊朗十几枚导弹没有干掉一个美国士兵,只是放了场烟花。
… 阅读更多【文/观察者网 徐蕾】
英国《金融时报》1月15日发表了对德国总理默克尔的采访。在单边主义抬头的当今世界,默克尔表示自己坚决捍卫多边主义,她还谈到,欧洲已经不是世界的中心了,美国对欧洲的关注也渐渐下降。随着美国越来越关注与中国的竞争,默克尔表示,“不要仅仅因为中国在经济上取得了成功,就将其视为威胁”。
《金融时报》:默克尔警告欧盟:英国脱欧是警钟
“中国的崛起在很大程度是基于勤奋、创造力和技术”
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越来越多的政客将中国视为竞争者,特朗普上台后尤甚。在谈到中美关系会给欧洲带来的影响时,默克尔说:“欧盟会因为中美而承受压力吗?这种情况是可能的,但我们也可以设法避免。”
她表示,德国无意效仿美国的“脱钩”政策。相反,默克尔坚定地维护德国与中国的密切关系。她建议“不要仅仅因为中国在经济上取得了成功,就将其视为威胁”。
默克尔说,“正如德国一样,(中国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勤奋、创造力和技术技能。”
1月1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了一番令人眼花缭乱的操作。他首次在年初向联邦会议发表国情咨文,提到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艰巨任务”,并提议对修改宪法举行全民公决;随后,他又接受总理梅德韦杰夫领导的政府全体辞职;接着,他迅速提名新总理。
一连串重要政治动向,传递出什么信号?分析人士认为,梅德韦杰夫“转岗”,公开解释是与宪法修改有关,但结合国情咨文中的治国理念,更直接的原因可能在于普京迫切需要以新鲜力量推动俄经济发展。而国情咨文中的修宪提议,则暗示普京开始为“2024后”投棋布子,通过增加政治系统内部相互支撑、辅佐、监督、牵制,确保继续在俄罗斯政治生活中发挥影响力。
破例提前发表国情咨文
15日,普京向俄联邦会议发表年度国情咨文。相比前两年直至2月、3月才发布国情咨文,今年普京干脆把发布时间挪到1月中旬。
普京指出,首次在年初发表国情咨文,是因为“我们必须刻不容缓地解决国家当前在社会、经济和技术领域面临的艰巨任务”。在70分钟的讲话中,普京把艰巨任务分成几部分,最突出的两点集中在内政领域——
梅德韦杰夫宣布俄政府辞职的消息在北京时间15日深夜刷屏。一时间猜测纷纷,随着后续消息不断释出,我们已经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一、“梅普配”没有分手。普京提议梅德韦杰夫出任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一职,而普京自己是该机构的主席。此外,梅德韦杰夫仍然担任执政党“统一俄罗斯”党主席一职。
二、俄罗斯政府没有内乱。普京提议经济专家、税务局长米舒斯金出任总理一职,已获执政党投票一致批准,料将很快在俄罗斯国家杜马(下议院)通过。
三、俄罗斯国内很平静。许多人觉得这是意料之中的事。
四、普京在下一盘大棋。在梅德韦杰夫请辞同一天,普京发表了国情咨文,内容涉及对俄罗斯宪法的一些“根本性变化”,将“对整个权力平衡产生重大影响”(梅德韦杰夫语)。
考虑到2024年普京将不再担任总统,给足提前量为“后普京时代”做准备,普京必然有所布局。有俄罗斯问题专家用18个字总结:
卸担子、选准人、(逐步)交(部分)权力、退二线、把方向、控大局。
那些嘲笑“中國輸得不像大國了”的人需要學學佩洛西、舒默、拜登攻擊特朗普“美國屈服了”的調調,國內那些在這場貿易戰中隨時論證中國做錯了的人,和美國那些事事嗆特朗普的人比起來,還是有些嫩啊。
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當然是相互妥協的結果,中國怎麼能不做一些讓步呢?但是大家看看,中國的那些讓步是否就是我們改革開放本身就應該加強的方向呢?
我們大規模增加從美進口,只要是美國提供的產品,中國的確需要,這有什麼不好嗎?中國有那麼大的對美貿易順差,然後把賺的錢再買成美國國債,讓美國人花,這好嗎?當然,如果美國就是提供不了中國需要的產品,那麼什麼樣的協議都沒用。所以,履行協議也是對美國供貨能力的考驗。協議規定雙方對此保持密切溝通協調。
中國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更加公平地對待外資企業,既是協議中的規定,也是中國對外開放必須堅定不移推動的方向。貿易戰既是壓力,我們也要盡量把它轉化成進一步改革開放的動力。封閉和保守對中國有著綜合風險,對外越開放,就越能倒逼我們的改革,所以我真的不認為中國輸了。也許歷史的某一天我們回頭看這場貿易戰,我們會有比今天更加豁達的感受。… 阅读更多
01-17 00:20:00
俄罗斯能有什么大事?
不就是现有体制下的一些调整而已,政府辞职,也是在总统批准下进行的,不用大惊小怪,这是对未来的主动规划调整而已。美国政府没事还破产停摆呢,奥巴马还跑出去作秀买快餐呢,特朗普还给工作人员点外卖呢,也没见谁大惊小怪过。
苏联解体已经29年了,俄罗斯能有什么大事?对于他们来说,100年来最糟糕的事情,莫过于苏联解体,除此之外,不能有再大的事情了。
自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成了资本主义国家,但他们并未获得美国和欧洲的拥抱,反而是变本加厉的歧视和压迫——北约东扩、美国制裁、颜色革命,美国把军事基地都快修到俄国人眼皮子底下了,俄国在欧洲的战略空间被蚕食殆尽,经济下滑,从一个拥有强大工业能力、GDP占美国近7成的超级大国,变成了一个全靠卖资源过日子的二流国家,你说,最坏还能坏成什么样?
当年的苏联,能造大型机床、造卫星、造火箭、造空间站、造大型计算机,一切资本主义有的东西,他们都有,有些地方还胜出,比如说日本神户钢铁,现在还在用苏制的КУ299巨型机床。
(观察者网讯)
“俄罗斯的命运和历史前景取决于人口”,俄总统普京用这个话题开启了今年的国情咨文。
他认为俄罗斯仍应是总统制共和国,但提议由议会批准俄罗斯的总理人选并积极参与组建政府的工作。
普京同时表示,俄罗斯在制造新型核武器方面首次超越其他国家,“世界上其他主要国家只能研制俄罗斯已经拥有的武器”。
图自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俄罗斯的命运和历史前景取决于人口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月15日报道,普京周三向联邦会议发表国情咨文。根据传统,他指出了未来一年发展内政外交的首要任务。
这也是普京首次在年初向联邦会议发表国情咨文。他称,“我们必须刻不容缓地解决国家当前在社会、经济和技术领域面临的艰巨任务。”
普京在现场表示,对俄罗斯人口的悲观预测让人警觉,应当在下个十年中期之前保证出生率的增长。国家婴儿死亡率达到了历史最低水平,而平均寿命达到了73岁。但2019年俄罗斯总和生育率为1.5,这对俄罗斯来说太低。
2019年1月7日,《纽约时报》英文版和中文版同时发表一篇文章-《 中国人会购买人造肉吗?》,表面上是推销人造肉并为地球环境恶化感到忧心忡忡。
但它的逻辑非常可怕而荒谬,因为中国人大量吃肉,导致全球肉类供应大量增加,为了饲养更多猪牛羊,要占用耕地和雨林,加剧了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缺水、高温,以及亚马逊雨林被毁等问题,最终破坏了整个地球环境……
为了让这个逻辑显得更加简洁有力,干脆来了一句 :“中国人每吃一块肉,亚马逊雨林里就冒出了一股烟”。
当西方人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而中国人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时,它们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是天命如此。
当中国人经过七十年努力,终于也能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时,西方主流媒体说:不!你不能跟我们保持同样的生活水平,甚至连接近都不行。
你连吃肉都是一种罪恶,接下来你连呼吸都是错的,因为那会产生二氧化碳,创造这么多财富干什么?贡献给西方啊,表现好的话,给你颁个奖,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