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貿協議中國輸了?那些揚言“以後別自稱大國”的人幼稚得可悲

那些嘲笑“中國輸得不像大國了”的人需要學學佩洛西、舒默、拜登攻擊特朗普“美國屈服了”的調調,國內那些在這場貿易戰中隨時論證中國做錯了的人,和美國那些事事嗆特朗普的人比起來,還是有些嫩啊。

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當然是相互妥協的結果,中國怎麼能不做一些讓步呢?但是大家看看,中國的那些讓步是否就是我們改革開放本身就應該加強的方向呢?

我們大規模增加從美進口,只要是美國提供的產品,中國的確需要,這有什麼不好嗎?中國有那麼大的對美貿易順差,然後把賺的錢再買成美國國債,讓美國人花,這好嗎?當然,如果美國就是提供不了中國需要的產品,那麼什麼樣的協議都沒用。所以,履行協議也是對美國供貨能力的考驗。協議規定雙方對此保持密切溝通協調。

經貿協議中國輸了? 那些揚言“以後別自稱大國”的人幼稚得可悲

中國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更加公平地對待外資企業,既是協議中的規定,也是中國對外開放必須堅定不移推動的方向。貿易戰既是壓力,我們也要盡量把它轉化成進一步改革開放的動力。封閉和保守對中國有著綜合風險,對外越開放,就越能倒逼我們的改革,所以我真的不認為中國輸了。也許歷史的某一天我們回頭看這場貿易戰,我們會有比今天更加豁達的感受。

有人說,那你還打貿易戰幹什麼,當初接受美國的全部條件不就行了?這種話幼稚得可悲。中國與美國對打的22個月不僅成功拿掉了美國的很多要求,而且讓美國人確信了中國同樣是不好惹的。無論歐盟還是日本,誰都沒有勇氣和能力與美國進行如此的較量。在兩國簽下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時候,美國人知道了它得到中國的一些讓步是多麼不容易,意味著他們那邊要使出多大的力氣,承受多少經濟和政治上的風險。接下來它要再對中國施加高壓,甚至要挑起與中國更大的衝突,它就要先長長吸一口涼氣,多盤算幾遍。中國作為大國,必須贏得美國這樣的尊重。

中國今後的麻煩還多著呢。我們自己沒想爭著當大國,但做到了世界第二,你能藏得住自己的大嗎?如果中國不是大國,世界上除了美國還有誰是大國?有工夫嘲笑中國以後別自稱“大國”的那些國人,還是把那些閒工夫去做做公益什麼的吧。比如春節哪都缺人,去老人院代幾天班,或者去環衛掃幾天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