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2016-04-22 10:14
22歲大學生充當中間人,向同學收購總計逾3萬令吉的購書券,準備轉售從中牟利,不料跌入陷阱,遭騙走全部購書券,警方雖已逮捕涉案多人,但此事件已進一步使大學生轉售一馬書券的不法行為浮出台面,引起社會關注。
政府是在2012年財政預算案宣佈撥款3億2千500萬令吉,作為一馬購書券,發放給130萬名國立大專、私立大專、大學預科班和中六學生,並於2013年開始發放,購書券也從原本的200令吉增加至現今的250令吉。
政府派發購書券的目的有二,即是希望減輕學生家長的負擔,以及鼓勵學生多購書籍閱讀,吸取新知加強能力。換言之,一馬書券若得於善用,除了可協助貧困學生解決缺錢買書的窘迫,從長遠來看,亦可推動大馬國民的閱讀文化,可謂一舉兩得。
遺憾的是,這項福利卻遭到濫用,變成學生和書商“互相勾結”的生財之道。不少大學生領到250 令吉的購書券後,並非到書店購書,而是以190至230令吉之間的價格轉售給中間人,取得現款當生活費,中間人則以更高價將書券賣給書商,從差價謀取利…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