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2018/03/20 10:40:19 作者:崔洪建
导读: 在欧美社会民粹渐成主流民意的背景下,即便是上台执政、仍然以建制派自居的主流政党,出于获取选票的考虑,也很可能会在民意的裹挟和民粹政党的压力下,推出体现民粹主义排外、封闭主张的政策。
作为2017年以来牵动欧洲政局变化的最后一幕,意大利选举本月初以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方式收场。民粹政党的大获全胜,不仅让意大利的政治前景陷入迷雾,也没能为几乎同时发生的德国新政府组阁成功锦上添花,更让之前“欧洲已战胜民粹”的乐观情绪一扫而空。这不仅让民粹有了公开挑战主流政治的底气和本钱,也加快了西方民粹政治的合流,成为西方政治变化的重要节点。
意大利的政局变化自然有其特性。制度设计偏重分权而轻视效率、政党组织相对松散、地方政治盛行等等,都可以用来解释战后至今意大利政治的乱象。但导致当前民粹势力坐大局面的,很大程度上是社会分配不公、民众获得感下降,而这已不仅仅是意大利独有而是欧洲的普遍现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