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少年被杀点燃美民权运动

•于夫•

美国佛罗里达州一家法院目前判定,去年被控枪杀17岁黑人少年特雷沃恩•马丁的白人协警乔治•齐默尔曼无罪释放,这个结果连日来在美国引发大规模抗议。白人枪杀无辜黑人,仅凭这个标题就足以牵动美国人的神经,因为里面暗含种族歧视、草菅人命等复杂信息。不少人回忆起58年前,14岁黑人少年艾米特•蒂尔被白人毒打后杀害,成为引发美国民权运动的导火索。种族问题就像美国社会的一道丑陋伤疤,不时被人揭起,让人感到切肤之痛。

缓解口吃还是调戏妇女?

1941年7月25日,艾米特•蒂尔出生在芝加哥一个黑人家庭。l岁时父母分居,蒂尔由母亲和外婆带大,6岁时他感染脊髓灰质炎,留下口吃的毛病。1955年,母亲的舅舅摩西•怀特从密西西比州来家中做客,谈起当地的生活。这引起蒂尔的兴趣,他决定去舅姥爷所在的玛尼市住几天。

蒂尔的母亲玛米•卡森是从密西西比搬出来的,十分了解那里。当时的密西西比堪称美国种族歧视和白人至上主义的老巢。自从1882年有私刑统计数字以来,密西西比发生500多起黑人死于暴力的事件,其中大多数发生在1930年以前。到上世纪50年代中期,这类有种族主义背景的谋杀仍时有发生。当时美国南方存在着严重的种族分化体系,白人与黑人之间会尽量避免婚恋,黑人男子尤其不能与白人女性有染,否则会遭到严厉惩罚。所以母亲嘱咐蒂尔说,“芝加哥和玛尼是两个世界,你在那里的白人面前一定要注意言行。”

14岁的蒂尔身高l米63,体重68公斤,外表看上去像个成年人。他随身带着一张照片,那是他在芝加哥上学时的全班合影。他称照片上的白人孩子都是他朋友,其中一个白人女孩儿是他女友。1955年8月21日,蒂尔来到玛尼市。24日晚,他和表哥琼斯及一些当地男孩来到“布莱恩杂货店”,想买些糖果。这家商店由一对白人夫妇经营。男主人是24岁的罗伊•布莱恩,他的妻子是21岁的卡洛琳,当天只有女主人一人在店里。同行一个伙伴问蒂尔,“你敢不敢过去和她搭讪?”

接下来到底发生了什么,至今仍存在争议。一种版本称,蒂尔冲卡洛琳吹了口哨。但一家报纸称,蒂尔有时靠吹口哨来缓解口吃。蒂尔的母亲卡森作证说,蒂尔有时讲话不清楚,有些音发不出来,他想要泡泡糖时会吹口哨。卡洛琳则在法庭上称,蒂尔抓住她的手腕,约她出去,临走时还说了句“再见,宝贝儿”,“你不必害怕我,我和白人姑娘约会过”。此外,卡洛琳还称,蒂尔对她使用了一些“不堪入耳”的话语。卡洛琳感到受到冒犯,于是跑到外面一辆汽车里,从座位下拿出一把手枪。这帮小伙子见势迅速离开。

当时商店男主人罗伊在外采购,直到27日才回家。听到妻子的哭诉后,他怒不可遏,立刻约上表哥米拉姆和另一个帮手找到蒂尔的舅姥爷家。28日凌晨,他们用枪威胁绑架了蒂尔。3天后,两个孩子在河中打鱼时发现了蒂尔的尸体。他的头上有个弹孔,一只眼睛没有了,鼻子如同被剁过一般,舌头断裂,下体也遭到凌虐。尸体被发现时上面还绑了一个电扇,足有32公斤重。显然凶手是故意将他沉尸河中。唯一能表明身份的是那枚父亲遗留给他的戒指。

凶手逍遥法外

根据目击者提供的线索,玛尼市警察局很快就找到杀害蒂尔的嫌疑犯一一罗伊和米拉姆。两人被诉上法庭。他们最初采取抵赖战术:只承认从摩西•怀特家带走蒂尔,但称很快就把他放了。由于尸体已腐烂变形,无法确认那就是蒂尔。庭审持续5天。按照当时密西西比的法律,对杀人罪行只有三种判决:终身监禁、死刑或无罪释放。负责审理该案的法官和6名陪审团成员都是白人,他们最终判定:两名被告是因为“正当防卫而无意造成蒂尔死亡”,并将他们无罪释放。这让蒂尔的母亲难以接受。她多方呼吁要求重审此案,却一直遭到冷遇。为引起关注,她曾拒绝将儿子下葬,还在芝加哥一间教堂里开棺展示儿子尸体。但这些都无济于事。

1956年,罗伊和米拉姆与一家名为《看》的杂志签订合同,以4000美元的价格讲出了案件事实。米拉姆承认他们开枪射杀了蒂尔,但不认为自己有罪。杂志出版后立刻引起强烈反响。民权领袖要求联邦政府重新调查此案,还蒂尔一个公道。玛尼市的黑人也开始抵制“布莱恩杂货店”,夫妇俩很快破产。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美国国会于1957年通过了民权法案,允许美国司法部干预地方发生的践踏民权的案件。

民权运动的导火索

蒂尔案在美国南部引起很大反响,黑人的不满情绪在升温发酵。1955年12月,蒙哥马利市一位名叫罗莎•帕克斯的黑人女性由于在公车上拒绝给叁一个白人让座而被捕,理由是她违反公共汽车座位隔离令。帕克斯表示,自己那样做,“是因为想到了艾米特•蒂尔”。看到蒂尔尸体的照片后,年轻的卡西乌斯•克雷(即日后著名的拳王阿里)感到愤怒,他与一个朋友破坏了当地一家机车厂,导致一节蒸汽机车脱轨。

一系列抗议事件最终引发马丁•路德•金领导的声势浩大的黑人民权运动。黑人们开始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展开长达10余年的斗争。有评论家称,“蒂尔案像一个火花,点燃了全球的抗议活动。正是这个14岁的少年把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到密西西比的种族主义上来”。全美有色人种促进会的代表艾姆齐•摩尔称,蒂尔案标志着民权运动的开始。1987年,一部长达14小时的纪录片《美国民权之路》获得艾美奖,它详细记录了民权运动中的重要事件,这部纪录片就是以蒂尔案开场的。著名歌星鲍勃•迪伦也在1962年录制了一首名为《艾米特•蒂尔之死》.的歌曲。上世纪90年代,导演凯斯.A.伯查姆在对蒂尔案进行了9年调查后,拍出纪录片《艾米特•路易斯•蒂尔:不为人知的故事》。该片认为,案发当时除了布莱恩兄弟外,至少还有7个人对蒂尔动了手,而这些人都还在世。2004年,美国公共广播公司也拍摄了一部名为《蒂尔之死》的纪录片。片中一些证人表示,当时动手打蒂尔的绝不止两人。这些人都没受到法律的制裁,甚至没受到自己良心的谴责。

随着两部纪录片的公映,要求重审蒂尔案的呼声越来越高。2004年5月11日,美国司法部宣布重新审理此案。2005年,联邦调查局挖出了蒂尔的棺材,通过DNA技术证实此人就是蒂尔,从而打破了“蒂尔没死”的传言。1955年,罗伊和米拉姆的辩护律师曾在法庭上暗示--蒂尔还活着,发现的尸体并不是他的。目前关于其他涉案人员的调查还在进行中。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569期,摘自2013年7月18日《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