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专家:“联俄抗中”可能性几乎为零

来源:参考消息 作者:朱东阳 时间:2018-08-24

 u=3314674963,3869834769&fm=11&gp=0.jpg

美国野兽日报网站7月25日报道称,曾一手主导美国在冷战期间开展“联中抗苏”的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曾多次向美国总统特朗普建议,推动美国开展‘‘联中抗苏”的翻转版——“联俄抗中”。但多国专家普遍认为,基辛格推出此计虽有其理由,但冷战后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让这一策略成为现实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联俄抗中”思路早已有之

野兽日报网站援引五位知情人士的话称,基辛格担任国务卿时曾“主导”美中建交、孤立苏联的计谋出台,他在总统交接期间以及与特朗普的私人会晤中,向后者提出了这个计谋的翻转版本,即通过加强和俄罗斯及地区其他国家(日本、菲律宾、印度和中东国家)的关系,以遏制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影响力。基辛格自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以来已经见了特朗普至少三次,这反映出他在美国政治圈上层的影响力仍然很大。

其实,基辛格的这一思路并非新创。上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执政期间,美苏曾一度走近,成为中苏关系恶化的理由之一。冷战结束后,有关美国试图“扶持”辉煌不再的俄罗斯、对冲实力日增的中国的报道也屡见不鲜。2017年1月4日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也曾提出,美国应和中俄间的一个结盟,以减轻其对美国的威胁,并帮助美国“对付”另一个。

俄不会充当美“地缘政治工具”

然而,所谓“联俄抗中”计策近年来在美国遭到很多反对的声音,理由多离不开美俄利益冲突、中俄交好难破、俄罗斯实力不行、此举可能牺牲美国其他盟友利益等等。

不少美国专家认为“联俄抗中”不具有地缘政治的现实可行性,俄不会乖乖听美国“安排”。美国国防部负责政策事务的副部长约翰·鲁德认为,虽然中国是美国的长期战略挑战,但鉴于俄罗斯掌握的致命核武器库及其在全球各地对美国采取的动作,俄罗斯才是美国近期的更大威胁。野兽日报网站文章也认为,俄罗斯试图在美国和欧盟等西方盟友间制造分裂、干扰美国国内政治,它并不是可以帮助美国保护现有国际秩序的合理伙伴,俄罗斯很大程度上给美国和西方秩序带去的是“负能量”。文章更提到,俄罗斯试图攻击美国的民主体制,在乌克兰和叙利亚问题上表现得像个“无赖国家”,因此美俄联合抗中的可能性几乎为零。美国智库外交学会主席理查德·哈斯也认为,虽然他可以理解美国想整合力量对付中国、最终将中国纳入符合美国利益的国际秩序的想法,但他并不认为俄罗斯现在愿意按美国的意思行事。

此外,美国各界对美国是否真有意愿对俄妥协、俄罗斯的实力能否真助美国对冲中国也有怀疑。布鲁金斯学会外交政策高级研究员迈克尔·欧汉龙告诉本报记者,基辛格的提议并不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美国国防部想同时施压中俄的意图非常明显。

更多的美国专家对中俄反目、美俄联手感到悲观。美国海军军事学院中俄问题专家莱尔·戈德斯坦认为,中俄当前对世界的看法非常相似,对彼此的支持也很强,双边关系中的裂痕不多。曾在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部门工作的阿比盖尔·格蕾丝也认为,中俄常在联合国安理会互相支持、推出互相补充的倡议,现在中俄关系的水平并不一定符合美国的利益,“虽然特朗普政府认为从长期看,莫斯科将像华盛顿现在一样将北京视为自己最大的地缘政治对手,这就为美俄走近提供了条件,但这个愿景实在是太遥远了”。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网站也转载了野兽日报网站的这篇报道并质疑称,鉴于目前中俄关系非常密切,基辛格建议的实际可行性大有疑问。该网随后还刊登了一篇标题为《俄罗斯不会成为美国对付中国的工具》的评论文章。文章援引俄经济学家伊万·达尼洛夫的话说,俄若和美国站在一起对付中国将是严重错误,前车之鉴是乌克兰在奥巴马政府手里变成了反俄工具。此外,俄美达成的任何“历史性共识”都面临被特朗普继任者推翻的“巨大风险”,所以“联美抗中”的现实可能性为零。

报道真实性受多方质疑

此外,多国专家对野兽日报网站报道的真实性表示怀疑。主张对华强硬的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中国问题专家葛莱仪对本报记者说:“我怀疑基辛格是否真的提倡‘联俄抗中’,目前我并没有看到确凿证据。我也不认识任何支持美俄结盟的美国专家,俄罗斯插手美国大选和美俄冲突的其他方面让这件事变得非常不可能实现。”

美国国际问题专家弗雷德·卡普兰7月27日也在《纪事》网络版杂志发文称,所谓基辛格提出“联俄抗中”的说法“立不住脚”。理由包括报道可能过于简化了基辛格的观点,基辛格在明面上一直在反对所谓中国扩张论。“联俄抗中”可行性不强。中美俄不再是地缘政治大三角,中俄都对彼此的战略目标和操作起不了关键作用,中国全球扩张的实力也超出了俄罗斯的控制范围,看不出美俄结盟如何能遏制得住中国。

本文链接:http://www.globalview.cn/html/global/info_26568.html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责任编辑: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