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念群表示,她对自己与教育部长马智礼的言论,被各自族群误解感到无奈,没想到会引起不同的诠释解读。因此她自我提醒,今后需更清楚地表达言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无论如何,她也从事件中看出一个现象,就是我国虽属多元民族社会,但其实各族间的交集并没有太多,一些时候仍会不了解彼此的想法。
她今晚在《透视大马》的脸书清谈节目“透视直播”中谈到,马来社会部分人士对承认统考课题表示反对,相信是源自于对独中统考文凭的不了解,以致产生另一种解读。
“我们可以看到马来社会有一些反弹,而我不会说,这些声音可以被完全忽视,这样无助与促进理解。我们能做的是,就是尽力去沟通解释,希望改变反对的想法。庆幸的是,我知道到还有一批较理性的巫裔同胞,他们能客观看待统考议题。”
张念群透露,反对群体对统考的迷思,围绕在误解统考是“倾向台湾的教育课程、文凭只能前往台湾留学”,甚至抱持着“国立大学与政府机构,只能以一种文凭考入”这样的错误观念。
“其实早在独中统考文凭之前,我们早已陆续承认了A水平考试、一些澳洲和私立大专机构的考试文凭。统考只是其中一项纳入承认名单的文凭而已。”
那华社与华教机构,在统考课题上是否也应扮演着促进了解的角色?张念群认为,民间团体有本身的影响力,在遇到误解时做出澄清无妨,但不能只是面向华裔群体,也要让各族知道,开放各族报读的独中,亦让不少友族子弟受益,才能促进彼此互信互解。
不过,仍有一些教育部官员,似乎仍困在前朝政府的保守思维下无法走出。张念群坦言,根深蒂固的结构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可解决,新政府能做的是深入与异见官员们倾谈。
“希盟政府对教育理念的想法,是希望看到百花齐放,然而这样的想法并非每个官员能接受,毕竟在前朝国阵60年治下,一些人的思维相对保守。这些人依旧觉得,独中统考没有遵循国家教育政策,我希望下次与部门开会时,能更深入去谈。”
当然,在大原则及立场上,希盟并不会轻易让步。张念群明言:“首相马哈迪已经强调,希盟竞选宣言就是我们的施政承诺,部长需要一体执行,若不能接受,那就请你离开。我们需要时间,将这样的概念灌输到公务员身上。”
教育问题盘根错节,牵涉的不仅是百年树人的大计,更是民族未来兴旺的命脉,以至于有人会说,正副教长可能是布城最难啃的官职。
对此,张念群笑言:“我想,没有人会觉得容易(教部官职),说自己工作容易是不合常理的。教育部有自己特别的挑战,其拟定调整的政策牵一发动全身。相对来说,在制定政策蓝图上,需要更多方面与深层次的研究,才能确保可以彻底实行。”
接下重担的她坦言工作不轻松,要在短时间内熟悉各部门运作更是不易。“教育部是最大的政府部门,旗下教职员总共约65万人,预算几乎是国防部的4倍,服务直接面对人民,相对接到的投诉也多。”
尽管走马上任不到半个月,但张念群已因为众多教育课题,而成为各方抨击的箭靶。不过,这些骂声未让她退缩:“做上执政的位子,就要有气度雅量去接受批评,我会虚心接受各方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