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愿学校,能50年不变吗?

《赤道论坛》2018-07-06

~作者:杨丽琴

对华社而言,建立宏愿学校,如同芒刺在背,不能放宽底线。谁也不知道,宏愿学校会不会50年不变。

除了国产车,宏愿学校是首相马哈迪另一个念兹在兹的课题。

他曾在1995和2000年提出要建宏愿学校,把各族学生聚在同一个“屋檐”下上课。他认为,大马有各源流学校,是造成人民难以团结的最大主因。

因此,他主张让华小、国小以及淡小同在一个校园内,可分头教学,但一起进行其他活动,如踢足球、早上集会等。

当时,宏愿学校概念引起华社,包括行动党的强烈反对,指宏愿学校真正的目标,是要落实以马来文为统一教学媒介语。最终这项计划没有全面推行,不了了之。

惟马哈迪在509大选前接受星洲日报专访时,不讳言本身仍未放弃设立宏愿学校,但在各种大选课题发酵下,他的言论当时未掀起多大涟漪。

大选后,马哈迪一度有意出任教育部长。他想当教长的其中一个议程,或是想亲力亲为落实宏愿学校。惊讶的是,当我询问一些人的看法时,发现很多华裔已不知道何谓宏愿学校。

宏愿学校显然已被人遗忘,仿佛已成过去式,然而,对首相而言,它永远是现在和未来式,所以,他才会数番旧事重提,近期在雅加达的言论终于让华社再掀疑虑。

有传希盟正在研究兴建宏愿学校建议。教育部副部长张念群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宏愿学校是好概念,但必须确保华小的自主权。

当被询及当年行动党大力反对,为何现在改变立场时,张念群回应说行动党当年反对,是因为担心宏愿学校会变质,如今换了政府,就不必担心了。

宏愿学校在马哈迪最强势的年代建不起来,如今反而是在希盟政府时代有望落实。

也许,本地教育观念已随着时代演变。平心而论,宏愿学校在大马算是比较前卫的想法,也并非全无可取之处。

但张念群只是说在希盟政府任内,宏愿学校不会变质,但万一以后又换政府呢?

推行两线制,主要是实现政党轮替。未来20、30年,也许仍是希盟天下,但总有一天还是可能再换政府。届时,大马社会是趋向更开放或更封闭,谁也说不准。

一个政党对教育课题的立场没有始终如一,随着在朝或在野的身份摇摆,仅因为换了政府才支持某个课题,是很危险的。毕竟,希盟的政权也不可能是千秋大业,永远屹立不倒。

而且,经历内阁名单风波后,一些政党在中央的话语权已受到民众质疑,所谓的保证将打折扣。

因此,对华社而言,建立宏愿学校,如同芒刺在背,不能放宽底线。谁也不知道,宏愿学校会不会50年不变。

一直以来,副教长扮演华社与政府之间的桥梁。除了宏愿学校,新副教长要面对的挑战还有很多。

比如,至今masihdipertimbangkan,仍未获中央正式承认、白纸黑字证明的统考文凭,以及增建华小课题。相信教长会把相关课题都交由华裔副教长处理,这是前朝的典型做法。

但副部长向来不能出席内阁会议,很多下情不能有效上达。希望新教长能改变作风,亲自接见和聆听华社心声,才能知道华教课题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这是我们对新政府的一点期待。

杜绝华小收费站歪风

2918/07/05 中国报/评论
~作者:潘有文

在首相敦马哈迪公佈的更完整内阁名单中,张念群出任副教育部长成為焦点之一。教育部禁止正课收费电脑班和增建华小的事件,会让她的责任更显重要。

个人对新任教长关注的,在于要匡正华小“收费站”歪风,希望学校能如教育部长马智礼所提倡的快乐学习,而不是现在充斥著不断向家长收费的文化,增加中低收入家长负担。

张念群在野时,相信已对华小问题有一定瞭解,或者从其同僚刘镇东所关注的华小问题中,多少得知情况。

华小的“收费站”,如正课收费电脑班、作业簿、精明课室、建校基或董事部基金乐捐等问题,已对不少中低收入家长造成负担。

但是在华小打著支持华教大旗下,经济能力不佳的家长,也想要尽一份力,而这可能让一些心术不正的教育工作者,与商家结合,把家长当成提款机,征收许多不合理的费用或“勒捐”。

以笔者个人為例,有3名小孩在一小地方就读华小,今年上半年收到的“书单”,包括电脑班费用、作业簿、董事部基金、家协乐捐等,3名小孩就要付出超过600令吉。

经笔者与校方交涉,指出各种收费的合法问题,3名孩子的上半年书单收费才降至逾200令吉,降低了三分之二的费用。

笔者的个案或只是眾多华小家长的缩影,相信还有许多不知如何為自己争取权益的家长,硬著头皮交了不合理的费用。

潜藏问题需切除

政府委任华裔任副教长实為明智之举,而张念群曾在野,相信也接触过家长反映这类问题,如今身在体制之内,有权力视察其中情况,非常期待她能深入瞭解和匡正华小“收费站歪风”。

如果华小内部的“收费站”歪风继续恶化,成為一颗大毒瘤,则增建再多的华小或再多的计划,皆只是让问题不受控制,“病毒”继续蔓延下去。

华小育人成才,但其中潜藏的问题需要在此时动手术切除,期待张念群副教长深入剔除更多问题,不让华小继续成為“收费站”。

“马来西亚人的华小”乌托邦

2018-07-05 星洲日报/开屏论势
~作者:杨微屏

而首相敦马哈迪最近重提集合各源流学校在同一屋檐下的“宏愿学校”概念,也即刻引起一些华教团体反对,担心华小的实质会被侵蚀。

华小和华文教育课题最易触动华人敏感神经线,前朝人民寄望马华捍卫,绝望了就唾弃,来到希盟崛起的新政,问题还在心结上打转,主要源自于对国家教育政策的信心存疑。

教育部长马智礼宣布6所涉及迁校及2所已动工的新华小计划将进行,其余8所新增华小将视需求和财务状况再决定,并指原属前朝国阵政府的“10+6”增建华小中的一些计划,具有政治意图而终止。教育问题涉及政治,从前朝到现在,一直是华校建设的牵绊。

而首相敦马哈迪最近重提集合各源流学校在同一屋檐下的“宏愿学校”概念,也即刻引起一些华教团体反对,担心华小的实质会被侵蚀。

行动党政治教育局主任刘镇东之前接受星洲日报专访时,希望人民可打破传统思维:华小不是华人的学校,国小不是马来人的学校,华小是马来西亚人的学校,只是以华文来传授马来西亚人的价值,若未来华小有三份之一的非华裔学生和老师其实没有问题,只是媒介语必须是华文。

此番言论的解读立场和层面不同,或又触动谁的神经线而暴跳如雷。无论同不同意,喜不喜欢,在大马一些华小,这些年来其实已经出现了这样的“场景”。

比如在吉打和玻璃市一些偏僻的农村和渔村,因年轻人移居大城市就业,家乡剩下老人,没有年轻人和儿童,存在多年的华小,在这种地方也逐渐从早年人口密集的学生人数全盛时期,大量降低至不到10人的微型华小,而一些华小则是巫裔、泰裔学生人数超越华裔,家教协会理事不再是华裔而已。这样的“华小”早就是“马来西亚各族人的学校”,没错还是使用华文媒介教学,只是教师要用上很多马来文来辅助教导异族学生掌握各科知识。

时代变迁,却无法使得许多紧紧捉着“捍卫华小帽子”的华裔,对“华小一所都不能关闭”的执着妥协,因此近年出现即使全校只剩下一名学生,整个社区都不愿意接受关闭或迁校决定的情况,资源不划算之际,也使得一些背负“华社期望”的小学生,被逼在没有同学、没有竞争力的微型学校受教育,作出“无谓牺牲”。

而这些没有变通的思维,困住的其实是这一代和上一代的华人,深怕成为“民族罪人”而无法释怀。

但相信新生代华裔基于成长在无国界的网络时代,在大环境影响下反而就比较倾向于“马来西亚人意识”,对种族分化的概念较为淡化,未来可以预见,类似没有考量环境形势需求而一味坚持捍卫华小的情意结,会逐渐被放弃,这种源自华裔本身带来的转变,是现代一味捍卫华小时而处于盲点的华裔需进行反思的关键。

然而,当我们在讨论着这些华裔需要改变思维之际,也需要了解到这些促成盲点的焦虑背后,源自于大马独立以来,前朝政府这一甲子年所制定的教育法令,以及在兴建各源流学校的政策没有统一公平所致。

前朝政府会自动考量每一个城市乡镇社区,在人口增长后根据比例兴建新的国小,但却不会自动兴建新的华小、淡小和其他源流的学校。拨款制度不统一,学校软硬体设备待遇落差,造就了华裔怕失去手上仅存的华小资源,尤其长年靠华社和董事会募款捐献维持的教育资源。

只有到每届大选前,前朝国阵政府才会承诺或批准华校增建或迁校,而且是好几届大选后才会看到一所承诺中的华校校舍真正落成。

前朝的政策造就了不同源流的学校没有得到一致公平的待遇,而希盟新政的改革议程中,不要忽略教育是人才长远的重要投资。

而要如何落实如刘镇东所说的“华小不是华人的学校,国小不是马来人的学校,华小是马来西亚人的学校”,推翻前朝的教育资源分配,重新制定符合全民教育发展的需求政策,落实各源流学校都获得平均一致的资源,以及与时并进的根据社区人口增长所需自动增建新的华小,就能强化华裔对“华小是马来西亚人的学校”信心,也符合未来新生代“马来西亚人意识”中全民共同在华校受教育,应对中国崛起带动的华文教育效应。

“马来西亚人的华小”乌托邦,能在希盟新政下落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