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传播的底色和亮色

来源:海外网-中国论坛网 2018/05/11 10:12:17

马克思 桐庐新闻网.jpg

资料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今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更广泛,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人类社会正在走向马克思所预言的世界历史之中。因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实践,既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成功传播,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坚持中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传播的底色

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才能够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而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中国,焕发出的强大生机活力,又“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那些在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中碰壁的发展中国家,都迫切希望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中,吸取走向现代化的经验和途径,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启世界传播的时代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传播的“底色”,就是要在坚持中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能够推进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至今依然具有重大国际影响,是因为这一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的科学性和人民性。在马克思提出科学社会主义之前,人类的历代先哲、圣贤都对人人平等、四海一家、人类大同的理想社会有很多美好的设想,但由于这些设想没有揭示社会发展规律,因而就无法找到实现理想的有效途径。正是马克思创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尤其是揭示了现代社会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从实践上看,《共产党宣言》发表到今天已经170年,尽管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体来说,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就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取得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传播,还离不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人民立场的坚持。在马克思主义之前,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理论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只有马克思主义是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而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始终为人民、始终依靠人民,从而能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中国人民的主心骨,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在发展中坚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传播的亮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传播的“亮色”,就是要在发展中坚持马克思主义。

如歌德所言,“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不是书斋里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丰富和发展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正是在鲜活丰富的中国实践中运用和发展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断超越自己,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从而不断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推进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世界传播的“亮色”。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不是死板僵化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也曾在《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强调坚持“一般原理”的同时指出:“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就是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没有固守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具体论断,没有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本本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中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因此,应当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另一“亮色”,就是强调社会主义并没有一成不变的套路,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如《礼记·中庸》所言,“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不管当代世界的矛盾和问题如何纷繁复杂,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正向着那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的总方向前进。从世界历史的高度,审视世界发展趋势,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在学习和借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时,应当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传播的“底色”和“亮色”统一起来,从而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在推进人类社会迈向“世界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开辟和实践各国本土化的马克思主义,将21世纪马克思主义推向新境界。

(孙应帅,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论坛网特约作者)

原标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传播的底色和亮色

责编:杜文俐如涉版权请联系我们 转载请注明海疆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