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论坛】朝鲜发威,有人害怕在发抖

发表于:2013-04-09 12:50:41

作者:大渡桥横铁索寒

朝鲜发威,有人害怕在发抖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张志坤 •

时间:2013年4月09日

朝鲜发威,××发抖

最近一个时期,国际局势一个突出焦点是朝鲜的战争危机,这场危机还在持续发展,但已经表现出了不同于其它危机的特有品质。

——朝鲜空前发威了

国际危机屡见不鲜,但冷战结束以来,任何一场国际危机中,发威的都是美国或者美国主导下的“国际社会”,人们见惯听惯的,都是美国威胁要诉诸战争,要对他国发动军事打击了,从来还没有听说哪个敢对美国举抢瞄准挥舞拳头的。但是眼下这场朝鲜半岛危机却与以往的任何一场国际危机全都大异其趣,发威的是朝鲜而不是美国。朝鲜明确向世人宣告,废除1953年的停战协定,宣布对韩国进入战争状态,并且还宣告说一旦战争爆发,就攻击美国本土,甚至还是令人恐怖的核打击!

有人说,这是朝鲜在虚张声势,这可能是真的。但即使如此,也足以令人大开眼界了,尤其是军事打击美国本土这一节,有史以来,大概没有任何人敢于如此公开谈论,更不用说明白无误的宣告了。

公开宣称要核袭击美国,这是何等胆量啊!这不是空前的发威又能是什么呢?

——有人害怕在发抖

对此,有人害怕发抖了吗?

尽管一直以来某些集团一直以演武为乐,一直以武力威慑为能事,到处打打杀杀,但值此大有用武之时,却一点不见兴高采烈、欢欣鼓舞的影子。相反,种种迹象表明,在战争威胁面前,“国际社会”却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有的国家已经开始害怕了,他们正通过各种渠道做中国的工作,要求中国出面,说服朝鲜,使之冷静下来;他们还试图改变以前那种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的做派,据说已经决定推迟洲际导弹试射以避免过于刺激朝鲜,设法使局势降温。

其实,设身处地地为想一想,这样做也是可以的。尽管他们完全可以把朝鲜搞死,但桀骜不驯的朝鲜如果死前狠狠地咬上几口,打上及家伙,也是可能是令人心悸和够受的,再往坏处想一想,就算灭了朝鲜,但如果被朝鲜打个稀巴烂,弄得个头破血流,也得不偿失、一身晦气。万一朝鲜由发威上升成发疯,真的孤注一掷发射远程核导弹,那局势就更加糟糕了。一想到这些,又怎能不令人着实害怕起来呢?

所以,有人发抖既是预料之中的,也是合情合理的。但究竟谁在发抖呢?想必不会有任何人勇于承认,是以本文只能冠以××了事。

——危机如何了结

那么,这样一场吓人的战争危机,怎样才能了结呢?

第一,通向平壤的道路还得先通过北京。

虽然“国际社会”一直都很忙,既忙于怎样解决伊朗的核问题,研究怎样在必要的时候对伊朗动武;也忙于派驻濒海战斗舰到新加坡控制南海,还要联合菲律宾搞“肩并肩”,等等,但朝鲜问题仍然是“国际社会”最为关心的问题。在这个时候,中国的作用变得非常重要,这是一个考验中国是否是“国际社会”“负责任”一员的试金石。如果中国是“国际社会”中“负责任”一员,中国就应该义不容辞地挺身而出,协助“国际社会”解决这个问题,帮助“国际社会”摆脱当前的困境,只有这样,“国际社会”才能用更多的资源和精力去应付叙利亚问题,去帮助菲律宾、越南、缅甸等弱小国家,才能有效地支援日本“捍卫”钓鱼岛,才能更好地推进“重返”战略,加快战略重点的转移。

正是基于这一宗旨,所以“国际社会”开始着力做中国的文章了。通向平壤的道路还得先通过北京,就像当年通往柏林的道路线通过莫斯科一样,这是一条重要的战略经验。

第二,朝鲜也差不多会见好就收了。

朝鲜的强硬,超出了世人的想象,它为什么表现得这般强烈呢?

笔者以为,通过此次发威,朝鲜已初步获得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战略收获,这也许就是朝鲜方面的战略企图。

一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达成了战略威慑的目的。

如前所述,历来都是“国际社会”威慑别人,对朝鲜也不例外。在美国的领导下,“国际社会”对朝鲜进行了全方位的打压、制裁,还不时派遣航母编队抵近朝鲜搞大规模军演,动辄以武力相威胁。现在,朝鲜即以其人之道还施其人之身,让乐此不疲的人也饱尝战争甚至核战争恐怖的威胁,不但令对手紧张,连全世界都紧张了起来。不能不承认,战略威慑效果相当显著。

二是远程核武器的威力凸显,强化了有核国家的战略地位。

许多人都认为朝鲜的远程武器也许并不能达到美洲大陆,但任何人也不敢拿“也许”当根据。因此,能有这个“也许”就非常不简单,这两个字的出现,让“国际社会”所面临的威胁又上升了一个档次,也变得空前复杂化。具体说到核问题,不管“国际社会”对朝鲜的核地位承认与否,事实上朝鲜作为一个核大国已经横空出世、再也无法改变了,如果说,在以前如果有谁对朝鲜的核概念还有些不以为然的话,那么通过此次危机,则不能不悚然动容、刮目相看了。

三是通过战争杠杆,增进了内部团结与领袖的号召力。

就自然条件而言,无论从哪个方面讲朝鲜都是一个典型的小国;但就世界全局而言,朝鲜无疑又扮演成战略大国的角色,是典型的以小博大、小国玩大战略。这其中体现的是自尊、自信。就其领导人而言,他们不会不知道萨达姆、卡扎菲、米洛舍维奇、拉登等人的故事,但他们显然没有被这些故事吓倒吓怕。这大概是任何一个战略指导者都必须具备的一种品质,如果没有这样的品质,在当今这个世界就只有装孙子一途,而只有显示这样的品质,才能在国内国外树威立信,才能引起“国际社会”足够的重视。

顺便说一句,真不知道伊朗的内贾德与叙利亚的巴沙尔对此有何感想。难道他们没意识到此次朝鲜的战争危机对他们来说是一次宝贵的战略支援吗?

动动嘴皮子,发表几个声明,而国内波澜不惊,就达到了这般惊人的效果,窃以为,这已经一次很完美的战略侦查了,基本可以见好就收了。这样一来,朝鲜半岛的又一次战争危机也就将又一次悄然过去了。

——面向未来的反思

一场虚惊过后,接下来议论纷纷是在做难免的。诸如中国是否有必要抛弃朝鲜的喧闹必将再一次甚嚣尘上,这且不说。问题的关键在于,究竟是谁、是什么原因让朝鲜如此发威狂飙的呢?抛开朝鲜本身性格不谈,难道“国际社会”就不是搬起这块石头的一个方面吗?战略上有一个屡见不鲜的案例: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如果把朝鲜比作一块石头,那么就是总有人打这块石头的主意,总想将其搬起来甩开,遗憾的是,搬起来容易放下却难,更不用说甩开了。所以经验教训就是:朝鲜真的发威,有人真就发抖,今后轻易还是不要去招惹它吧。

来源:中华网

登入为: admin
2013年妙文共享(2)/朝鲜发威,有人害怕在发抖.txt · 上一次变更: 2013/05/21 00:07 通过 admin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Donat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Driven by Doku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