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3事件56周年公祭| 刘永山:惩治散播仇恨言论 应制定国家和谐法令

《星洲日报》2025-05-10

513事件56周年公祭/刘永山吁政府起草制定国家和谐法令
公祭仪式在全场默哀一分钟后开始,前排右起为廖国华、陈亚才、刘永山及陈松青。(陈启基摄)

(双溪毛糯10日讯)雪州议长呼吁政府,起草并制定,在不损害人民言论自由的前提下,让破坏国家和谐的人士被依法惩治。

“如今,我国面对许多涉及宗教与种族间和谐的议题,甚至频繁地出现激烈的种族性言论。若不加以处理,势必对国民团结构成损害。”

他认为,作为一个成熟而进步的国家,大马需要相关法案来保护与维持国民和谐,防止煽动种族情绪者继续言论。

“国家和谐法令一方面能遏止仇恨的蔓延,另一方面促进族群之间的和睦与共融。”

刘永山是于今早在513事件56周年纪念公祭仪式上致词时,如是指出。

另外,刘永山也呼吁政府,考虑解密所有关于513事件的官方文件, 让相关议题得以展开更深入的公共讨论与学术研究。

陈松青:历史伤痕需真相愈合
513事件56周年公祭/刘永山吁政府起草制定国家和谐法令
公众为罹难者献花,愿逝者安息。(陈启基摄)

今年的公祭仪式主题为“曙光乍现”,寄托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工委会主席兼历文之友主席陈松青指出,历史的伤痕需以真相愈合,族群的未来应以公正奠基;唯有直面过去,才能跨越分裂,让“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不再沦为口号,而是世代共存的誓言。

向政府提3呼吁
513事件56周年公祭/刘永山吁政府起草制定国家和谐法令
陈亚才(左一)与首次参与公祭仪式的罹难者家属交流。(陈启基摄)
513事件56周年公祭/刘永山吁政府起草制定国家和谐法令
张吉安(右起)在余家和伴奏下,吟诵诗词《五月的人》及《Di Atas Padang Bersejarah》。(陈启基摄)

“我们向政府提出3项呼吁,第一,全面解密档案,成立‘真相与和解委员会’,参照南非的模式,让幸存者与档案对话,还原历史全貌。”

“第二,公平施政,废除歧视性政策,保障各族母语权、教育平等与经济机会;第三,拥抱多元,掘弃‘单一国族’迷思,以‘差异中的团结’重塑认同,让多元文化成为和解的桥樑。”

陈松青分享,作为被历史迷雾笼罩的惨案,513事件不仅是1969年吉隆坡街头的暴力冲突,更是一场权力更迭下的政治谋划。

“官方记载196人丧生,但民间研究揭露,暗示着真实伤亡远超统计。”

他说,半世纪过去,事件真相仍被机密封存。

5大宗教导师主持公祭
513事件56周年公祭/刘永山吁政府起草制定国家和谐法令
5大宗教导师代表轮流主持祈祷仪式,前者为慧尚法师。(陈启基摄)
513事件56周年公祭/刘永山吁政府起草制定国家和谐法令
即使行动不便,罹难者家属仍坚持参与公祭仪式。(陈启基摄)
513事件56周年公祭/刘永山吁政府起草制定国家和谐法令
出席公祭仪式的罹难者家属、嘉宾、联办单位成员、5大宗教导师代表及公众大合照留念。(陈启基摄)

公祭仪式在全场默哀后开始,大会安排了5大宗教导师代表轮流主持祈祷仪式,并邀请电影《五月雪》导演张吉安吟诵诗词《五月的人》及《Di Atas Padang Bersejarah》,由音乐家余家和以萧和马来笛伴奏,最后让出席者自由献花。

出席公祭仪式者包括罹难者家属、历文之友顾问陈亚才、佛光山东禅寺慧尚法师、大马道教协会会长邓罗聪道长、秘书刘锦祥道长、双溪毛糯福音堂邓敬献传道、天主教马来西亚-新加坡-汶莱主教团主席廖炳坚总主教、双溪毛糯兴都庙主席多拉沙米、隆雪华堂民权委员会主席廖国华、大马同心公民协会会长吕柏利、林连玉基金文化资产保存委员会董事何信祐、马大新青年主席林靖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