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11·14学潮60周年 抢救史料 系列活动开展

(8月10日讯) 世界各地的学潮绝大多数涉及者是大学生,可是1957年11月14日在我国爆发的学潮,主角确是中学生!

纪念11·14学潮60周年活动工委会主席骆保林、顾问蔡亚汉、副主席余文发和李如娣、秘书叶建国、副秘书梁综文、财政陈旦及委员邱德金等於2017年8月10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他们说,抢救那段风起云涌年代的历史资料刻不容缓,希望人们提供相关的文章和资料,踊跃参加即将展开的纪念11·14学潮60周年活动。

                                  《缘起》——

                       纪念11.14学潮60周年活动

1957年11月14日,槟城钟灵、韩江、槟华、中华中学和吉隆坡尊孔、循人、坤成、中华中学同时爆发声势浩大的学潮,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学潮从北马、中马蔓延至南马,“反改制”、“反驱逐超龄生”的口号此起彼落,斗争持续发展。校园集会、街头抗争、脚车游行、愤写血书、涂写标语,斗争形式多种多样。同学们的合理要求和正义斗争,遭到统治集团和警方的残酷镇压和拘捕,许多杰出的学生领袖更遭校方的无理开除,失去人身自由和剥夺升学机会。恰逢马来亚独立之际,这场深受广大家长与社会人士支持的声势浩大的学生运动,无疑对国家独立是个莫大的讽刺,其影响极其深远。

2017年11月14日,时代的脚步跨进第60个年头。当年的莘莘学子,有者已经走完人生的历程;而有幸经历这段“甲子风云”的朋友们,笑迎华教历经的沧桑,心中不免澎湃激荡。我们——纪念11.14学潮60周年活动的工委们,明瞭这场学潮的历史意义,秉持正义理念的宗旨,决定开展有关学潮的一系列活动,让大家温故知今。

我们的活动,始终围绕着这样一个主题:即“百年沧桑,甲子情怀”。11.14学潮是否是当年东西两大阵营的冷战促成?深层探讨11.14学潮的特定历史背景和历史作用,并希望以客观的视角,剖析当年对峙双方的应用策略及其影响。对11.14学潮赋予更加深层的认识。

活动将从几个层面进行。1、即“纪念11.14学潮60周年活动”的晚宴。席间将有几位当年参与学潮的学长们现身说法,细述本身经历的斗争情况。2、3场讲座会,分别邀请了6 位具有学术水平的知名学长从上述的角度点评11.14学潮。3、出版一本精美的特刊,特刊的主轴是“百年沧桑,甲子情怀”。内容包括6位点评人的文章、晚宴几位现身说法学长的讲话及晚宴的实况。4、拍摄一部11.14学潮的历史回顾纪实影片。

坦率地说,人生能有多少个60年?华教先辈们的斗争,尤其是当年改制下的受害群体——当年的中学生,斗争史料的存留并不多,更何况是音响视频!抢救这段历史,刻不容缓。我们遂自告奋勇,大胆地制定上述的活动计划。

为了完成“纪念11.14学潮60周年活动”的计划,我们预计需要80千的经费,谨此恳切地希望诸位贤达慷慨解囊,共襄义举。协助我等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纪念11.14学潮60周年活动工委会

2017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