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尔被指责为海湾国家的「叛徒」,美伊关系才是危机的关键要素

2017-07-06 枣椰树 中东研究通讯

近日来,已持续一月有余的卡塔尔外交风波再起争端,一时间吸引了众多媒体的注意。沙特、埃及、阿联酋等国指责卡塔尔支持穆兄会并暗中与伊朗结交,还支持恐怖主义等。

海湾国家中似乎出现了一个「叛徒」。卡塔尔目前与科威特的协商是否会为这场风波划上终止符,似乎还需要时间的检验。就目前而言,美国与俄罗斯的斡旋可能会为这次风波提供解决路径。但是,这场海湾国家内部的纷争仍在持续,旁边的「邻居」伊朗始终也没有太多表态。

 

在沙特等国给卡塔尔开出的复交13点要求中,有一条规定:「卡塔尔撤回驻伊朗外交人员,终止所有同伊朗军事合作」,由此可以看出,伊朗已成为危机的关键要素之一。然而,由于美国一直以来的海湾政策总体「联沙抗伊」,所以笔者认为,美伊(朗)关系才是解决当前海湾危机的重要一环。

 

决定美伊关系走向的两大因素

 

从美伊关系发展历史看,两国在本世纪的交往总体而言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巴列维王朝(1925-1979年)与伊斯兰共和国时期(1979至今)。众所周知,在经历了巴列维王朝与美国关系甜蜜阶段后,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自建立之初就与美国关系急转直下,特别是「伊朗人质危机」事件更是为两国关系发展蒙上了厚厚的阴影。

电影《逃离德黑兰》(Argo)以伊朗人质危机为题材

来源:HBO

而决定两国关系发展的根本因素有两个:

 

1、双方相互的敌视态度与意识形态差异

 

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的爆发彻底改变了自巴列维王朝时期以来的亲美政策。此前美国在中东地区实行著名的「双柱政策」,这时轰然倒塌了一个支柱,反而树立了一个「反美斗士」,这对于美国来说是不能接受的。

当时伊朗最高领袖霍梅尼的「不要东方,也不要西方,只要伊斯兰」的口号更是凸显了伊朗在那个时期意识形态的特点。在上世纪90年代,伊朗国内出现了一股「新风」——改革派上台,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伊朗的政治风向,但总体而言,伊朗对美的敌意始终没有消除。

伊朗革命领袖霍梅尼

来源:Khamenei.ir

反观美国也是如此,自「伊朗人质危机」后,美国对于这个国家的看法就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对这个伊斯兰政权始终抱有敌意。双方互相敌对的态度是决定两国关系难以正常化的根本因素。而两国的敌意始发点又是伊斯兰政权建立的建国思想上与美国建国思想上的差异。

 

2、双方的利益共同点

 

自1979年以来,两国的关系也多次出现缓和。在两伊战争期间,爆发了著名的「伊朗门事件」,这是两国因各自利益出现妥协的明证。此后,在20世纪初还出现了影响深远的伊朗核问题,两国一度剑拔弩张,内贾德上台后的「强硬政策」也让伊朗国家安全一度出现危机。

但最终,两国没有出现战争,除了伊朗自身综合实力较强外,根本上来说,推翻伊朗这个政权,美国需要考虑的因素还有很多。而在鲁哈尼上台后,伊朗与美国在打击恐怖主义问题上、叙利亚危机方面乃至伊拉克战后的重建等中东热点问题上能够达成默契,双方存在利益共同点,需要合作,因此,两国交往不会断。

 

特朗普上台后美伊关系的变数

 

2017年1月20日,以「不按常理出牌」著称的唐纳德·特朗普宣誓就任美国第45任总统,进入「特朗普时代」后的美国与多国关系随之发生显著变化,但与伊朗这个国家的关系总体而言,没有太大变化。

虽然,特朗普上台后颁布了「禁穆令」遭到了中东多个国家的反对,尤其是伊朗的强烈反对。这让外界一度认为,美伊关系在度过短暂合作期后,将会出现风雨。特别是在伊核协议上,特朗普的立场的反转进一步为两国关系蒙上了阴影。

特朗普颁布禁穆令后美国民众在街头抗议

来源:The Sun

 

1、「限穆令」打响美伊关系冲突升级的一枪

 

今年1月27日,特朗普上任后短短数天就决定在未来90天内严禁伊朗、苏丹、叙利亚、利比亚、索马里、也门和伊拉克等七个伊斯兰国家公民入境并暂停向其发放签证,理由是这些国家的极端分子入境会对美国安全带来危险。

伊朗政府在七国中反应较为强烈,也宣布禁止美国公民进入伊朗,并在外汇交易和财务报告中弃用美元作为报复。在文化领域,凭电影《推销员》获得2017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伊朗著名导演法尔哈迪抨击「限穆令」是种族歧视。他表示虽然美方提出允许自己破例入境出席奥斯卡颁奖典礼,但其仍以拒绝赴美表示抗议。

伊朗媒体称,「限穆令」将沙特、埃及、土耳其等伊斯兰国家豁免于外,却把伊朗与叙利亚、索马里等国划作一类,显示出特朗普继续给伊朗扣上「恐怖主义」的帽子,划入「美国敌人」的行列。

伊朗最高领袖也在特朗普上台后,发表讲话提到美国这个「大撒旦」的威胁,呼吁人民继续保卫伊朗。目前,「限穆令」已经停止,但从特朗普总统上任这半年来的言行可以分析出,他对于伊朗这个国家的敌意没有消除。相较于奥巴马时期的对伊政策而言,特朗普时代对伊明显加强了牵制和打压之力。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曾多次表达对美国的不满

来源:Press TV

 

2、美国对伊朗的制裁持续发力

 

今年年初,伊朗共和国卫队还试射了一枚中程弹道导弹。美国务院对此做出强硬反应,指责伊此举「破坏中东局势稳定」、「违反伊核全面协议」。之后,美财政部宣布对与伊朗弹道导弹计划及伊斯兰革命卫队有关的17家实体和13名个人实施资产冻结等制裁,并暗示这只是制裁的第一步,美将继续使用包括金融制裁在内的所有工具应对伊朗挑衅。

而在6月15日,美国参议院以98票赞成、2票反对的表决结果又通过了对伊朗制裁的法案。根据法案,美国将对参与伊朗弹道导弹计划的人员以及与他们有生意往来的人员实施制裁,以涉恐怖主义为由对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实施制裁,同时加强针对伊朗的武器禁运措施。

这项法案目前提交到众议院,还在继续审议。而据俄新社6月30报道, 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黑莉称,伊朗遵守核协议的国际义务就像蝎子和青蛙的寓言。美国或将单方面对伊朗继续实行制裁。

因此,目前看,美国对伊朗的制裁为两国的关系缓和设置了重重障碍,难以使两国关系缓和。但是,两国真的会发生武装冲突吗?

 

结语

 

其实,美伊关系始终是一个未解决的难题。尽管当前美伊双方口诛笔伐、剑拔弩张,但考虑到波斯商人「擅长同魔鬼做交易」的本事,以及特朗普的商人出身特质,两国关系峰回路转、暗中交易、菜单式合作似乎也不是没有可能。

另外,从时间维度来看,伊朗与美国已经断交38年。伊朗与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和德国(P5 + 1)于2015年签署的联合综合行动计划(JCPOA)也是自1979年以来伊朗与美国之间的首个正式协议。

这也是奥巴马时代外交成绩的一部分,但目前特朗普对待这一协议的态度颇具玩味。事实上,自从2016年1月份协议实施以来,两国外交关系大格局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未来,从长远的角度考虑,美国与伊朗关系或许会出现三种发展态势。

特朗普从竞选开始就明确表示不支持伊朗核协议

来源:VOA

 

第一是两国关系逐渐缓和甚至建交,当然这是建立在两国内部的最高领导人达成共识之后的事情。目前看,这种情况实现的可能性最低。

 

第二是核协定崩溃,美伊关系继续恶化。目前看,这种情况发生可能性存在,特朗普当选乃至上任后的种种举动都令外界大跌眼镜,他个人对于伊朗的反感也是众人皆知,不排除其利用手中的权力对伊朗继续打压。

 

第三种可能性较高,就是两国在表面上继续敌对,但在地区事务上如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等方面达成默契,开展有限度合作。

 

最后,支持核协议的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迄今表示不愿与美国进行谈判,而美国也对伊朗的持续高压政策也不放松,因此,双方关系实质性转变在短期来看是不可能的。那么,这对目前海湾危机的解决也蒙上阴影。

今日主笔 \ 枣椰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