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交火!印度要拿水资源当武器?

来源:风闻    作者:后沙月光      2025-04-26

克什米尔又出了大事,刚刚到印度访问的美国那位乡巴佬还真是个扫把星。

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的旅游景区帕哈尔加姆镇发生了针对男性游客的枪击事件,造成至少26人丧生。

尽管“克什米尔抵抗运动”(Kashmir Resistance)在社交平台上宣称对此负责,但印度还是怪罪于巴基斯坦。

印巴紧张关系骤然升温,双方都采取了一系列的强硬措施。

据新华社25日消息:巴基斯坦和印度官员表示,两国士兵当天凌晨在克什米尔地区发生交火,目前还没有人员伤亡报告。

巴基斯坦一名军方人士告诉新华社记者,巴印两军于25日1时30分至2时30分许发生间歇性交火,地点位于巴控克什米尔地区杰赫勒姆谷地实控线附近。

这类小型冲突在克什米尔地区已是司空见惯,但这次不同,因为它不是孤立的零星交火,有可能升级为全面战争。

巴基斯坦国防部长赫瓦贾·阿西夫发出警告,围绕克什米尔大规模枪击事件产生的争端,很可能会导致双方爆发 “全面战争”。

印度似乎战意更强,莫迪从沙特勿勿赶回,立刻召开紧急安全会议,在实控线附近调动并加强了兵力。

印度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驻军超过50万人,印度空军正在进行军演。

巴基斯坦空军也加强了巡逻,并出动伊尔78M加油机以保持战斗机活动能力。

双方都在部署兵力,未来48小时将是关键阶段。

除军事行动之外,双方在其它领域也采取行动。

印度方面:

一、签证作废,暂停签证业务。

自4月27日起,所有签发给巴基斯坦国民的签证将被吊销;医疗签证有效期只到4月29日;所有在印度境内的巴基斯坦人必须离境(72小时)

二、关闭阿塔里综合检查站(关闭边境)

三、驱逐一部分巴基斯坦外交人员。

巴基斯坦方面:

一、关闭领空。

不允许所有印度拥有或印度运营的航空公司航班通过。

二、暂停与印度一切贸易,包括通过巴基斯坦与任何第三国之间的间接贸易。

三、在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度公民必须在48小时内离境。

四、驱逐部分印度外交人员,离境期限为4月30日。

印度是在没有任何证据巴基斯坦情报机构参与了此次行动的情况下,就将巴基斯坦列为了打击目标。

巴基斯坦要求印度举证,请求联合国介入。

实际上,巴基斯坦境内这些年,尤其是俾路支省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要远远多于印度本土及印控克什米尔地区。

巴基斯坦也认为是印度情报机构在资助并指使“俾路支解放军”等恐怖组织,但并没有因此对印度发出战争威胁。

而印度现在的歇斯底里状态,显然是想借机生事。

令巴基斯坦最为紧张的并不是印度的军事行动,而是水源会被切断。

根据印度外交部发表的公告,印度已暂停1960年签署的《印度河水资源条约》

条约规定印度控制三条东侧河流(拉维河、比亚斯河、萨特莱杰河),巴基斯坦控制三条西侧河流(印度河、杰赫勒姆河、陈纳布河)。

巴基斯坦约80%的农业灌溉和60%的电力依赖印度上游放水,事关其经济命脉,印度如果断水,就等于宣战。

印度河虽然以印度命名,但大部分都在巴基斯坦境内。

眼下正值春耕灌溉季, 一旦断水,农业重镇旁遮普省将“颗粒无收”。

电力缺口也非常严重,或致巴基斯坦每日停电超10小时。

印度以水资源为武器,即便在印巴战争期间也未触碰此条约,可见其“经济绞杀”之决心。

网上很多人说,这是因为“克什米尔恐怖袭击事件激怒了印度,所以印度要切断水源”。

这种说法是被印度人的外宣给误导了。

其实早在2016年年底,莫迪就威胁要撕毁《印度河水协议》,这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背景是美国将“亚太再平衡”战略改为了“印度-太平洋”战略,美国极力鼓动印度在阿富汗问题上发挥更大作用。

印度觉得自己抱上了大腿,可以将水资源当成一张王牌打击巴基斯坦,而不必担心受到西方制裁。

2019年2月,印度交通部长加德卡里又威胁要利用水坝切断从印度河流向巴基斯坦的水源。

此后由于拜登上台,美军全面撤离阿富汗,印度在阿富汗问题上对美国的重要性几乎变成了0。

因此印度内阁对水资源话题不再公开提及,但在暗中动作不断。

这些历史应当了解一下,印度“断水”蓄谋已久,并不是突发的。突发的只是克什米尔袭击事件。

克什米尔问题本身是英国殖民者故意遗留的“炸弹”,只有这个土邦一直没有被明确归属到哪一方。

后来,印巴双方凭借武力各占一部分。

在国际社会斡旋下,双方划出了停火线。

印控克什米尔的混乱局面,是印度自己造成的,所谓旅游区,它却连公路都不敢修建。

2019年,莫迪不顾当地民众强烈反对,废除宪法370条款,强行取消印控地区的特殊地位。成立查谟及克什米尔中央直辖区,引发大规模骚乱。

50万以上印军进入镇压,导致上万名抗议者伤亡。然后向这里移入印度教居民,企图改变人口结构,就像当年吞并锡金一样,“克什米尔抵抗运动”武装组织就是在这时产生的。

2023年5月,印度趁着举办G20峰会之际,竟将G20旅游会议安排在了印控克什米尔首府斯利那加举行。

5月19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回答法新社记者提问时强调:

中方坚决反对在领土争议地区举办任何形式的G20会议,不会出席这种会议。

这是给印度泼了一盆当头冷水,也为其它国家抵制增添了勇气,沙特和土耳其、埃及、阿曼等国均未派代表出席。

自作聪明的印度把自己搞得灰头土脸。

根据1948年4月21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第47号决议》规定:印巴双方停火,以全民投票方式解决克什米尔归属问题。

在决议形成前,没有一个常任理事国愿意为印度行使否决权。

美英想预留一个“无主之地”、法国随大流、苏联想留出南亚战略空间、老蒋想将利用这个“心脏地带”,万一反攻过来呢。

该决议主要精神:联合国拒绝承认印巴两国对克什米尔的任何”主权“声明,只要全民投票没有举行,克什米尔主权归属就无法解决。

所以印度一直对《第47号决议》怀恨在心,但它又不是常任理事国,无计可施。

然而,最让人无法理解的是,莫迪政府却将G20国际会议放在了克什米尔举办。

印度最忌讳国际化,却被它自己给国际化了。

莫迪政府现在在未提供任何证据的情况下,要把事情闹大,主要原因是:

一、利用袭击事件机会,用水资源武器测试巴基斯坦的抗压能力;

二、迎合印度民粹主义及印度教狂热分子,树立人民党与国大党截然不同的强硬形象;

三、转移印度国内对经济困境及社会问题的不满情绪,通过跨党派安全会议,将巴基斯坦塑造成致命威胁,团结印度各方势力。

四、以受害人形象博取西方同情,实现国际社会承认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为印度领土的目标。

五、以反恐为名,加强与美国在军事、安全领域的合作。

特朗普已致电莫迪,表示“美国全力支持印度将这起令人发指的袭击的肇事者绳之以法”。

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中巴经济走廊绕开了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但印度固执地认为整个克什米尔地区都是印度领土。

它要在这里制造事端威胁巴控地区,以达到破坏廊之目的。

其实它一直破坏,只不过是“成绩不佳”。

今年2月,瓜达尔港国际新机场已经不知不觉地建成了,可容纳全球最大机型的客机。

心里有鬼的印度,当然会往军事方面去想,它很急。

印度更不想看到巴基斯坦的经济得到发展,它对所有邻居的政策都是“一起贫穷”。

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包括阿富汗,都是如此。

如果它的南亚头号敌人的经济因为与中国合作而得到发展。那么,印度将失去所有“小弟”,甚至连东北几个邦都会加强脱离印度的运动。

锡克分裂势力头目就躲在美国、英国、加拿大,他们要在旁遮普邦“卡利斯坦”国。

他们在美国建立网络视频平台,天天喊着要在2047“没有印度”。

印度听话,美国就帮印度抓几个头目意思一下;印度不听话,美国就帮他们折腾印度。这是美国对付印度的一张牌。

所以,美国怎么可能承认印度对克什米尔的主权?印度纯属想瞎了心。

巴基斯坦在武器装备方面现在不输给“万国牌”的印度,但在水资源方面,处于天然的劣势地位,战略上很被动。

如果印度真要切断印度河上游水坝,那就是不给别人最基本的活路。

到时巴基斯坦就只有一条路可走:战争。

莫迪政府真想打,那就打呗。

凡事都有两面性,真打起来,等打完了,反而可以安心建设了。

中国有句老话: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就印度这让人想三天三夜也想不明白的脑回路,后面的黄雀多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