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的国家信用评级到底灵不灵?

来源:政知局 2017/05/25 10:29:15 作者:王氺

导读: 这一次,中国财政部迅速回应称,穆迪下调评级是基于“顺周期”评级的不恰当方法,并不认同。

5月24日,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3下调至A1,并将展望从负面调整为稳定。

人类总是对未来充满掌控欲,希望风险可控,信用评级机构实际上正是应该通过对当下的综合分析给投资与决策一个判断未来,尽力减除风险的依据。

Aa3到A1实际上是下调一个档级,也是穆迪极其罕见对中国进行调整。国际经济专家接受政知道采访时表示,国际评级机构在08年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等问题上的推波助澜和事后诸葛亮已经饱受争议。

这一次,中国财政部迅速回应称,穆迪下调评级是基于“顺周期”评级的不恰当方法,并不认同。

如何看懂评级?

政知道来解释一下穆迪的评级是个什么意思,如何能够看懂?

三大评级机构(标准普尔、惠誉国际、穆迪)之一的穆迪是美国评级业务的先驱,它所设置的评级共分9个级别:Aaa、Aa、A、Baa、Ba、B、Caa、Ca和C。其中Aaa级债务的信用质量最高,信用风险最低;C级债务为最低债券等级,收回本金及利息的机会微乎其微。

在Aa到Caa的六个级别中,还可以添加数字1、2或3进一步显示各类债务在同类评级中的排位,1为最高,3则最低。

此外,穆迪还对信用评级给予展望评价,以显示其对有关评级的中期走势看法。展望分为“正面”(评级可能被上调)、“稳定”(评级不变)以及“发展中”(评级随着事件的变化而变化)。

等级说明请戳图。

一般认为,Aa3和A1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风险,Aa3表示信用程度较高,资金实力较强,资产质量较好,有较强的清偿与支付能力等;A1则表示资金实力、资产质量一般,各项经济指标处于中上等水平,清偿与支付能力尚可,受外部经济条件影响,偿债能力产生波动,但无大的风险。

根据穆迪的报告,这次降级原因聚焦高杠杆率、经济增速放缓以及潜在金融风险。

穆迪在报告中表示,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的理由一是由于经济强劲增长对政策刺激的依赖性加大,债务上升将侵蚀中国的信用指标;二是改革不会完全抵消上升的经济和金融风险。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研究员王军告诉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一套信用评级的标准有很多,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很难做到绝对公正,三大评级机构历来争议很大。不过,这三大评级机构基本上垄断了这个市场,对投资者有很大的影响力。

具体会产生什么影响?一般认为,信用评级越高,债务融资成本越低。降级可能影响主权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筹资能力、成本以及市场对一国的预期。

财政部如何回应?

中国财政部第一时间出面表示并不认可穆迪这一调整,称穆迪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是基于“顺周期”评级的不恰当方法。

王军告诉政知君,“顺周期”评级是指,经济好评级就高,锦上添花;经济表现差,增速放缓就降级,落井下石。

财政部负责人表示,穆迪关于中国实体经济债务规模将快速增长、相关改革措施难见成效、政府将继续通过刺激政策维持经济增速等观点,在一定程度上高估了中国经济面临的困难,低估了中国政府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适度扩大总需求的能力。

针对穆迪在报告中指出,2018年政府直接债务将达到GDP的40%,2020年将达到45%。财政部表示,2016年我国政府债务的负债率(债务余额/GDP)为36.7%,低于欧盟60%的警戒线,也低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水平,风险总体可控。财政部预计,2018-2020年我国政府债务风险指标与2016年相比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财政部还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指出穆迪对中国法律制度规定缺乏必要的了解。

比如,对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国有企业等债务与政府债务之间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除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外,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以任何方式举借债务。因此,不论是中央国有企业、还是地方国有企业(包括融资平台公司),其举借的债务依法均不属于政府债务,应由国有企业负责偿还,政府不承担偿还责任;地方政府作为出资人,在出资范围内对国有企业承担责任。

也就是说,穆迪所谓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国有企业等债务水平持续增长会增加政府或有债务的说法,是根本不成立的。

评级失灵不鲜见

穆迪曾经因为评级不当被告上法庭。

今年1月,美国司法部发布消息称,穆迪同意支付近8.64亿美元,与美国司法部及数十个州达成和解,了结后者对穆迪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前对次贷衍生品信用评级虚高的指控。

当时,司法部官员比尔·贝尔指出:“穆迪没有遵守它自己制定的评级标准,也没有达到在透明度方面的承诺。”

2015年2月,另一家评级公司标准普尔就相似指控与美司法部门达成和解协议,共为此付出13.75亿美元,其中向美国司法部支付罚金6.875亿美元,为美国历史上对评级公司的最重罚款。

标准普尔、穆迪及惠誉基本垄断了国际信用评级行业。这三家评级公司被批评未能提供可靠的风险信息,事先无预警、事后大规模下调评级,对金融危机的加深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美国金融危机调查委员会2011年作出结论:“要不是这些评级机构,这场危机本不会发生。”

新泽西地区联邦检察官保罗·菲什曼说:“人们在作出投资决定时,以为他们可以相信穆迪对这些产品的评级。当证券不能受到公开、诚实地评级时,受害的是普通的投资人和对整个金融界的信心。”

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穆迪一直将希腊的A1评级保持到2009年底,这是穆迪评级体系中的第五高评级,因此对欧债危机没有起到预警作用。穆迪评级因此被认为有失公允,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并且缺乏前瞻性。

资料 | 新华社、新华国际客户端、华尔街见闻等

原标题:穆迪的国家信用评级到底灵不灵?

责编:许舒琦如涉版权请联系我们 转载请注明海疆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