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党的美人计

群英会  2016年10月10日 | 作者:覃心靖

民政党的美人计

遇到困难时不从问题本质下手,反而鸚鵡学舌式企图复制竞爭对手的成功经验,其实是非常愚蠢的。

民政党看到民主行动党在过去2届大选战绩彪炳,也打算模仿行动党一些致胜招术。结果在民政党代表大会上,檳城代表峇吉星提出「美人计」,以为派出性感美女当候选人就可以诱使选民支持该党,马上就引来各方痛批。

行动党在过去2届大选,固然派出不少形象清新、年轻有活力的女候选人,但是这並不是该党致胜的根本原因。

行动党与民联之所以取得亮丽的选举表现,主要是因为打著清廉、公正、效率的的旗帜出发,这些年轻有干劲候选人只不过是进一步强化了这方面的印象,正好也迎合了求变的心態的选民。

反观国阵成员党,由始至终未能与贪腐与滥权划清界线,民政党单靠「顏值」是否就能贏得选票,我们拭目以待。

其实,使用「美人计」从来就不是在野党的专利,1998年安华事件后,国內政坛风起云涌,马哈迪在巫统陷入动荡之际成立了女青年团,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年轻女性的影响,重新贏回马来青年对巫统的支持。

马华在上届大选,也同样派出一批年轻女候选人力求突围,只是反风狂吹下,这些马华美女最终也惨败收场,她们在选举结束之后从此杳无音讯,逐渐被人淡忘。但我对拖车姐当年一鸣惊人的嘶吼,迄今念念不忘。

回到行动党,近年来確实给予许多年轻、外型亮眼的政治人物机会,並努力把他们打造成为新一代政治明星,也能在短期內掀起一股旋风,引起人们的话题。但是一旦失去了新鲜感,公眾的支持热情冷切得也非常快。

行动党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成功例子是2011年砂拉越选举,当年行动党派出的多名年轻女性候选人,把人联党老將打得七零八落,她们也被人冠上「美女刺客」的称號。

但是这批「美女刺客」成了议员之后,服务工作无法让选民满意时,偶像光环也迅速褪色,所以今年砂州选举输得最惨的也是这批「美女刺客」。

所以,「美女牌」与「偶像牌」固然有成功的例子,但终究有其局限,从来不是选举致胜的万灵丹。问题是,经歷过去2场大选惨败以来,民政党从来没有正视选民拒绝该党的真正原因,也难怪只能从这些旁门左道下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