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瑞源·国家政治路在何方?

《星洲网》2016-07-19 11:37

双补选的成绩显示,巫统和国阵已经掌握了胜选的方程式,若无法突破巫统的乡区堡垒,再加上伊斯兰党的搅局丶选举制度没有改变,不管是新党,还是新联盟,都无济於事。

敦马哈迪宣布成立新党及新的反对党联盟,没有引起坊间太大的回响,许多人还泼冷水,这说明新党及新阵营还不足以带来巨大的政治冲击。

事实上,基於目前的政治局面,成立新党丶组织新联盟是不得已之事,因为要打倒国阵,就必须从巫统及团结所有反对力量下手。

慕尤丁及慕克力被巫统开除,沙菲益跟着退党,他们都需要政治平台。如果选择加入其他反对党,未必能够掀起效应,吸引不满纳吉的巫统党员跟随入党,因为行动党被标签为“反马来人”丶公正党和马哈迪的恩怨很深丶诚信党根基浅丶伊斯兰党和巫统走得太密(与希望联盟关系也恶劣)。

成立一个号称能够击败纳吉的新党,符合马哈迪等人的立场,又不违反马来人的利益。

而筹组新联盟也是在希盟无力驾驭全局下的抉择,因为民联还存在的时候,就无法管理好与其他反对党的关系,在沙巴甚至与本土反对党出现政治利益冲突,导致大选出现多角战,让国阵坐收渔人之利。

最近,砂拉越和沙巴州以及马来半岛的7个政党,又宣布组成新的反对党阵线“国民统一阵线”。没有一个全新的全国反对联盟,单凭希盟,不足以吸纳所有的反对力量,包括第三势力及非政府组织。

这原本是冲击巫统与国阵的新变化,因为有巫统强人出来领军,又可能实现反对党大团结,为何没有预期的兴奋感?这是因为民众失去了对政治的激情丶对反对党领袖失去了信心,也不再轻易相信能够带来国家改革的说词。

505大选,许多人寄望变天,政党轮替不成,心灰意冷是自然反应,但更难受的是,反对党爆发矛盾丶民联“死亡”,砂州选举及双补选互扯後腿。

双补选的成绩显示,巫统和国阵已经掌握了胜选的方程式,若无法突破巫统的乡区堡垒,再加上伊斯兰党的搅局丶选举制度没有改变,不管是新党,还是新联盟,都无济於事。

此外,反对联盟也缺乏一个标竿领袖,马哈迪执政时期纪录欠佳,没有登高一呼的魅力。

如果马哈迪还有强大的影响力,他在推动《公民宣言》运动时,就不会那麽多杂音,希盟在双补选也不会输到那麽惨。

马哈迪主政时那麽强势是因为有权力在手,失去权力,加上年迈,要与庞大的机器(巫统及国阵)对抗,谈何容易。

况且,反对党的矛盾存在已久,不是马哈迪有能力化解的,伊党主席哈迪阿旺就表明不会加入新联盟,除非伊党内部能够改变哈迪的态度,否则难以达致一对一的竞选目标。

巫统是“马来人保护伞”的观念也不是短期可以改变的,东姑拉沙里做不到,马哈迪也无法办到。

因此,要扭转大局,马哈迪的新党和新联盟必须提出不同的政治论述及理念,勾画出一个全民共享的马来西亚梦,来激发民众的热情。

然後是呈现真正的“反对党大团结”丶停止没有原则的政治动作及只顾党派利益的私心,以挽回民众的信心。

当然,做到这两点还不足以撼倒纳吉政权,新联盟还须破除种族及宗教主义这两个屏障,才能全面掌握民心。

人们当然希望看到强大与团结的反对势力,以阻遏国家往种族及宗教的泥淖沉沦,特别是极右种族主义及宗教情绪高涨,如果任由这些负面因素扩张,国家将面对失控的危机。

国家政治必须尽早回到正轨,才能正视及处理经济失去动力丶恐怖主义威胁丶管治效率下滑等问题,但前路崎岖,未见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