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然:全球化4.0时代,中国以“连横”破“合纵”!

时间:2016-05-12 08:08   来源:环球之音     作者:水木然

内容摘要:全球化4.0的多级时代不是要塑造一个平行的霸权结构。而是想改进全球化3.0时代中因为个别国家一股独大、“有钱任性”导致的全球结构难以治理和优化的缺陷。这也是“先边缘再中心,先增量再存量”的中国自身改革的经验和灵感的发挥。
【环球之音独家特稿】

水木然:环球之音公众平台授权作者,著有《跨界战争》,《工业4.0大革命》等畅销书,其中《工业4.0大革命》入选为中宣部及中组部向党员干部推荐学习书目。

历史上所有的大国在崛起过程中,都有围绕它的崛起展开的全球化运动。这意味着全球化不是一个从历史到今天一以贯之的过程,而是各有各的特色。所以,无论 是古罗马全球化,还是大秦帝国的全球化,今天看来,都只能算是一种帝国扩张的区域化过程。真正全球化,是从近代的航海时代开始的,从此人类已经经历了4波 全球化,分别是:

  1、航海时代(全球化1.0)

2、殖民时代(全球化2.0)

3、霸权时代(全球化3.0)

4、多极时代(全球化4.0)
  
公元1400年以后的两百年间,欧洲绘图人笔下的几大块陆地宛如正在成长的胚胎,逐渐由模糊的团状,演变成我们今天所熟悉的清晰可见的模样。

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的文明间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争斗的历史大幕。不可思议的是, 开启人类这一历史大幕的,并不是当时欧洲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而是偏居在欧洲大陆西南角上两个面积不大的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500年前,他们相继成为 称雄全球的霸主,势力范围遍及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

有意思的是:此时中国明朝郑和的船队已经七下西洋,比欧洲国家航海时间早 了几十年,而且声势和规模浩大。首先费用支出相当于当时国库年支出的两倍。而且每次下西洋人数在27000人以上。而当时西方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航海 的人数分别在90-150人之间。但郑和下西洋不是为了开拓贸易,而是为了宣扬皇帝的德威。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也在历史大潮中消失 了。

航海时代大大促进了世界贸易,世界上存储的物资开始向最需要它们的地方流动,就形成了第一次全球化,这就为后来的工业革命打下了基础。工 业革命的发生又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大都采取赤裸裸的暴力手段,如武装占领、海外移民、海盗式的掠夺、欺诈性的贸易、血腥的奴隶买 卖等。主要通过“自由贸易”形式,把不发达国家、民族和地区变成自己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投资场所,以及廉价劳动力和雇佣兵的来源地,于是世界又形成了一次野蛮的全球化,也就是殖民主义时代。这次全球化,大英国帝国走上了全球霸主之位。

大英帝国的全球化是贸易的全球化,而美国秉承了大英帝国的衣钵之后延续了一段贸易全球化,而真正具有美国特色的全球化,是美元的全球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当时全球接收的是被战争重创几乎瘫痪的欧洲和亚洲两大经济体,以及虽然获得独立但却一穷二白的落后区域。为应对这种局面,当时美国执 行大规模援助计划,比如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计划)。在援助期间,西欧各国通过参加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总共接受了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 种形式的援助合计131.5亿美元。这不仅消化了美国的产能,支持修复了欧洲和日本两个产业转移副中心,还迎来了战后长达20年的所谓资本主义“黄金时 代”,一举奠定了市场经济牢不可破的世界格局和演进路径,也正式开启了全球化3.0时代,成就了美国的霸权主义。

物极必反,如今全球经济发展停滞,美式的霸权主义陷入一片泥潭。事实上,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已经对全球化形成了永久性的伤害。根 据IMF的测算——全球经济仍然未能走出危机,按照以前的经验,下跌之后通常都有一个强烈反弹然后逐渐回归的曲线,而这次危机唯一的例外是下跌之后再没有 恢复。贸易方面更是如此,贸易正是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危机前世界贸易增长通常都是GDP增速的一倍,而危机以来贸易增长的速度低于全球实际经济增长的 速度,这在以前从来没有发生过。

如今投资下降、贸易下降、全球资本流动下降!这是为什么呢?答案是明显的——由于美国的制造业回 流和能源独立,使得它的需求总体内卷化,这就导致对全球其他经济体(包括制造国和资源国)涓滴效应下降,涓滴效应指的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并不给予贫困阶 层、弱势群体特别的优待,而是由优先发展起来的群体通过消费、就业等方面惠及贫困阶层或地区,带动其发展和富裕。

这才是全球化停滞和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根本原因。在美国主导的全球化3.0时代,一般都是美国经济好,大家都跟着乐。而现在美国再也无力成为全球经济的火车头,全球经济也处于衰弱式增长的阶段。

此时的中国也不能独善其身。已经出现普遍的过剩产能,在500个主要产品产量中有220种居世界前列,钢、铜、煤炭等在过去高投资的增长方式下保持了较 高产量,至今产量仍居高不下。当投资的边际报酬持续下降,投资增速开始下滑时,过剩产能将影响到中国经济增长。再鉴于当前国内需求疲弱,短期要消耗高产能 较为困难,这时拓展海外需求却大有可为。

此时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高度关联。中国也早已开始潜心总结这30年的成败得失,在努力进行内部调整的同时,也开始对外进行地缘布局,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于是“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应运而生。

“一带一路”连接欧洲和亚太两大经济圈。沿线60多个国家、94个城市。从中国连云港出发,到荷兰阿姆斯特丹闭合成为一个圆环。沿线地区总人口约44 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是目前全球贸易和跨境投资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这将成为世界上跨度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 合作地带。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这个规划同当年的美国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有相似的逻辑和背景,但目标也不同,引导的世界格局也大不同。

全球化是从航海时代开始,所以沿海地区、海洋国家先发展起来,陆上国家、内地则较落后,形成巨大的贫富差距。而且从全球化1.0的航海时代、到2.0的殖民时代、再到3.0霸权的时代,这种传统的全球化一直都是由西方引领,由欧洲开辟,再由美国发扬光大,形成国际秩序的“西方中心论”,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农村从属于城市,陆地从属于海洋等一系列不平衡不合理效应。

如今,“一带一路”将再度推动全球再平衡。“一带一路”鼓励向西开放,带动西部开发以及中亚、蒙古等内陆国家和地区的开发,提倡更加包容性全球化发展理念;这将改变历史上中亚等丝绸之路沿途地带只是作为东西方贸易、文化交流的过道而成为发展“洼地”的面貌。这就超越了欧洲人所开创的全球化造成的贫富差距、地区发展不平衡,推动建立更加和谐的全球新秩序,毫无疑问,“一带一路”将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最大的创新。

当然,要想真正的协调全球经济发展,还必须解决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资本的注入。虽然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但是还远远不够,中国必须组建一个新的全球资本中心,来调控全球资源进行国际经济秩序重建。于是“亚投行”应运而生。由中国在2014年提出筹建倡议,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在北京签约,共同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总部设在北京。

有意思的是,由美国引导的传统经济合作组织的很多成员国,也纷纷加入亚投行。比如G20国家中的14席、西方七国集团的4席、金砖国家的全部成员都正式加入亚投行。

而美国一直认为全球经济秩序应该由他主导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B)和亚洲开发银行(ADB)“联合主演”。中国另起炉灶搞“亚投 行”,是对全球化3.0时代秩序的挑战,于是开始阻挠亚投行。比如,美国通过美国驻韩大使馆向韩国政府通报称“美国对韩国加入AIIB一事深感忧虑”,并 明确谈到“韩国加入AIIB,会导致韩美长久积累下来的友邦互信受到影响”。除此之外,美国还向其盟友施压,比如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但关键问题是:这 些国家也希望能够融入到一个新的国际秩序中去。

比如,欧洲一直认为美国主导的全球化3.0时代的经济秩序存在缺陷,由于欧洲和中 国没有地缘政治龃龉和现实利益冲突,亚投行对欧洲充满吸引力。2015年3月英国正式申请加入亚投行,成为首个申请加入亚投行的主要西方国家。随后,德、 法、意三国也申请作为意向创始成员国加入亚投行。

世界正由由霸权主义到多元化发展,这就是全球化4.0的多极时代,笔者认为中国正在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是时代和历史的必然性。

中国将实现全球经济深度一体化,促进全球资源更大效率的流通,使全球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从不对称复归对称,这也将是消除全球金融危机根源的重要途径。

中国有比其他国家优越的理念、定位、机制、运行模式。中国对亚投行的顶层设计是着眼于与国际潮流、与历史趋向合拍,也是对一家独大的经济格局优缺点的扬弃,中国有责任使全球经济进入新常态,为人类文明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反复强调“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的开放性,这正是在吸取旧秩序的经验和教训——全球化4.0的多级时代不是要塑造一个平行的霸权结构。而是想改进全球化3.0时代中因为个别国家一股独大、“有钱任性”导致的全球结构难以治理和优化的缺陷。这也是“先边缘再中心,先增量再存量”的中国自身改革的经验和灵感的发挥。

 在美国主导的全球化3.0时代格局下,中国通过30年的努力打拼,以血汗工厂起家,以牺牲环境和市场为代价,终于成长为一个大国的“坯子”。现在中国终于可以引领世界进入到多极时代。

在这次全球化4.0升级中,中国必然会有布局全新的对外利益策略。中国以贸易加深跨国经济联系,以投资输出产能和资本。而同时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待开发市场,足以吸引全球最优质的产品。电子商务是支撑自由贸易、线上交易的基础,也将是未来自由贸易的载体。无论是WTO,还是TPP,今后全球贸易都将逐渐转移到线上进行,依托中国电子商务的强大优势,今后中国将成为世界产品的分销中心。

中国将以各类跨境电商为跳板,塑造一个国际结算中心。酝酿新的货币工具:即从传统的货币交易转为电子交易为主!并在这两个过程嫁接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最终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布局。这是顺应历史大势所独创的一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也是为什么“互联网+”可以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原因,而跨界电商也将迎来发展的黄金十年。

中国可以在维持原来的大循环(即,传统的三个世界──资源国、消费国、生产国的格局)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全力布局小循环:即,以中国为核心——周边国——资源国(包括非洲)——科技国(美国)——品牌国(欧洲)的新动力格局,进而构造对外交往的全新利益格局,突破原来的三个世界和G2的格局,打破以中国制造、美国消费为主的循环圈,从输出廉价的中国制造,升级到输出工程、服务、产能、投资和资本,以致最终的货币——即人民币国际化,参与全球货币竞争。

但是,中国引导的这次全球化并不会一帆风顺。美 国主导的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TIP(跨大西洋贸易伙伴谈判),都是在跟中国抢占全球贸易新规则的制定权。在TPP协议达成一致后,奥巴马 发表评论称,美国不允许中国等国家来书写全球经济的规则。TPP协议将制定21世纪全球经济在众多领域的规则。关于世界自由贸易,请看本书另外一章,这里 不再详述。

所以,斗争是不可避免的。历史总是在不断的重演,一切归宿似乎冥冥之中自有注定。面对当今之局势,我们总能总历史上找到借鉴。

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当时东方的齐国和西方的秦国最为强大,齐国是传统强国,而秦国是后起之秀,经历商鞅变法和几代明君才强大起来。秦和齐形成东西对峙,其他五国穿插其中,时而对抗时而联合,外交活动频繁,矛盾错综复杂。

后来面对秦国的不断强大,以齐国为首的六国从南向北联合起来,对秦国成包围之势,称为“合纵”。而秦国为了破招,采取了“连横”活动:逐个沟通许诺,远交近攻,孤立各国,然后各个击破,最终一统了中国!

所以,现在的世界局势很明朗:美日拉拢了一群经济优势国家,正在同中国和俄罗斯分别抗衡。虽然不管是俄罗斯还是中国,短期内都很难与美国对抗,但是G7的联合包围很容易让中俄被迫实现政治军事联合,人都是被逼出来的。翻翻俄国和中国的历史,就会发现这两个国家的生命力都很强大,拿破仑和希特勒都曾向俄国发起侵略,但都失败了,而且酿成了自己的终身失败,中国就更不用说了。

 俄罗斯强大的战略核力量,加上中国超级的经济实力,两者互为补充,就会成就一个超越此前任何国家集团的庞大的政治军事经济联盟,这也是可令任何组织不可轻视的巨大力量!

有意思的是,总会有国家被沦为牺牲品,大乱之年,你不可能总想着善始善终。就好比战国时期一样,韩、魏、赵等国家处于“合纵”和“连横”的夹缝中摇摆不定,时而被秦迷糊,时而又想抗秦自保,如今的西方国家何尝不是如此?

全球化4.0时代正在来临,中国迎来了最大的机遇和挑战。再对比下战国那段连横破合纵的历史,这就好像两盘棋,棋局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棋子大了一点而已,笔者认为再强大的国家,也不过是历史这盘棋的棋子。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棋局无法破,那就是“规律”!我们始终坚信一点,那就是谁能顺应时代潮流,谁才可以成为真正的赢家。(文/水木然  来源/环球之音)

责编:huanqiuth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