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重视人民利益的领袖 距离政权交替日子不远

来源:真相网     作者:叶晓崧     14/02/2016

130

吉打大臣遭逼宫事件落幕,慕克里下车,取而代之的是元老阿末巴沙,并于日前宣誓就职。逼宫一事,普遍上被认为是巫统老大纳吉与前首相敦马之间的角力,而出现的局面。

慕克里在15个区部中遭14个区部反他,他当时表示只要人民支持他,他会继续下去,显然,民意没办法做什么,党意才是决定去留的关键,说白了,这只是巫统内的政治游戏,与人民无关,然而,在民主社会来说,这并不健康。

其实看回各政党的机制,可让领袖当官的是,并不是选民,而是党内的基层,换句话说,只要你掌握足够的基层,与他们维持良好的关系,他们就是你步步高升的桥梁。可是,当中也曝露一个问题,那就是不重视领袖素质,反而重视手中掌握的“兵力”,但是没办法,这就是游戏规则,这就是我国政治大环境。

慕克里事件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民众的不满,认为一个职位,任由巫统操控,完全没有民意基础可言,新任大臣阿末巴沙说“倒慕克里是吉打巫统的意愿,非他个人”,奇怪了,人民的意愿呢?对不起,还轮不到你说话。

可是,吉打国阵需小心的是,两年后是可能遭到人民算账,而失去政权。况且,目前距离大选仍有2年的时间,并不长,要如何挽回民心,考验新大臣及其团队的智慧。

政府做一件事或推行一项政策时,很多时候都不听民意,日前推行的提高外劳人头税,就是一例,当权者说,提高外劳人头税,是为了劝业者不要过度依赖外劳。

或许政府真的用心良苦,可是,周边的问题,似乎没有解决,反而更为严重。为何非法外劳那么多?申请合法化的程序苛刻?本地人是否愿意替代外劳工作,薪金方面如何解决?还有,在处理非法外劳的过程中,执法者是否涉及贪污舞弊等?值得探讨。

政府意识到外来带来的一些社会问题,就想到上述的“妙计”,或许没想到,这样的对策,可能带来更严重的后果。此外,当局也没与业者商讨沟通,无不让他们感到愤怒。

我国许多的政策,都在推行后,引起反弹才收回或改善,让人质疑政府背后的智囊团是否了解民间疾苦,或只是高高在上,在办公室“叹冷气”。

大选前与民同在,大选后“愚民同在”,希望官老爷可抚顺民意,深入基层了解民困,否则,两者距离只会越来越远,人民也盼不到改革希望。

记得首相纳吉早前说过,他收取26亿令吉并非为了个人利益,而是为了巫统和国家,嗯,这就交给人民去判断吧。

要知道,只关注自己的利益,没重视人民的利益的领袖,距离政权交替的日子不远了。

原题:着想

原载《光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