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誠 :巫伊合作後的伊黨

《星洲网》2015-12-16 10:35

我想,首相納吉現在應該鬆了一口氣,因為剛結束的巫統大會並沒為他帶來更大的麻煩,甚至還得以趁勢整合黨內的保守、當權兩派。這場大會為納吉所帶來的成果更是豐碩的,一來展現強勢的主導權,向等待巫統陷入分裂以便坐收漁翁之利的朝野政黨宣示力量,二來奚落弱勢的挑戰派,向民間展示署理主席慕尤丁、前主席馬哈迪等元老派成員無法影響黨意的尷尬,三來趁機收編有意“跳槽”的溫和挑戰派,順便向溫和的馬來精英如G25嗆聲。

當然,這是經過一次整肅(內閣改組)、一場權斗(派系鬥爭)的洗禮才促成的結果,而巫統內部長期分裂的保守、當權兩派如今顯然已統合在納吉的當權旗幟下,因此納吉本人,至少在未來兩年內(或是全國大選之前)將獲得黨基層力挺,繼續牢控黨資和黨意。然而,這種強勢必須是在獲得阿末扎希等保守派領袖的傾力支持才有的,所以納吉務必讓巫統變得更強勢、保守,因而這場大會也將讓我們見證格局更保守、言語更激進的巫統的誕生。

巫統在此次大會中挑起巫伊合作的議題,更是令人對“轉型”的巫統產生無限遐想。這是輿論推斷巫統已變得更保守的表現,但巫統在此刻向伊黨伸出橄欖枝,並不只是謀求保守勢力和朝野議席的結合而已,反之是有更多的政治考量。比如,巫統和伊黨內部向來都有呼吁兩黨合作的呼聲,每次被挑起必然震撼朝野,所以這個議題擁有將國陣華基政黨、在野黨和民間輿論的焦點從行政失誤、民生壓力移開的能力,特別是民怨沸騰的現在,通過這種議題轉移焦點是最便捷的。

不過,這議題更是針對伊黨而來。伊黨內部對巫伊合作有反對聲浪,而清醒的伊黨基層肯定清楚,在巫統內部最團結時談合作,對伊黨一點好處都沒有。談妥,這是巫統主席的“政治遺產”,是他在黨內最耀眼的政績,但伊黨內部將被強勢的巫統分化。談不攏,這同樣是巫統主席的“勇敢嘗試”,這對黨內保守派而言也是繼續擁戴的理由,但這一樣為伊黨埋下了一個自我分化的伏筆,所以就算納吉提出的巫伊合作是認真的,都具有削弱伊黨勢力、亂其陣腳的考量。

換而言之,在這背景下提出的巫伊合作,對巫統極為有利,但對伊黨而言則未必。伊黨目前在下議院掌握14席,反觀巫統則有88席,而依據我國種族政治版圖,沒其他種族盟友的支持,伊黨絕無可能單獨執政東海岸以外的州屬,這樣的政治現實,令伊黨看起來更需要巫統,所以兩黨合作後誰最有話語權、誰將主導這個盟約,這答案已很明顯。若伊黨最終還是犯傻,正式跟巫統展開合作談判,則黨的分裂將會是難以避免的,而這或許就是巫統所希望達致的隱性議程。

伊黨具有競爭主導地位的傳統,其在1974年加入國陣之時即與巫統爭奪伊斯蘭主導權,在1990年和46精神黨結盟時又制約後者崛起,到了1999和2008年,其先後參組了替陣和民聯,仍與成員黨競爭主導地位。伊黨在過去的結盟對像大多勢力均衡,但目前的巫統在宗教和政治上卻遠比伊黨強勢,因此,伊黨若真和巫統結盟,在宗教議題上必需受其強勢擺佈,令伊黨必須打破該黨競爭盟約主導權的傳統,而這必定會引起黨基層和支持者的不滿,伊黨將自此永無寧日,甚至重演在1977年被巫統背後插刀的歷史。(星洲日報/純粹誠見‧作者:惟誠‧私立大學講師)

點看全文:http://opinions.sinchew.com.my/node/38538#ixzz3uSoNclCj
Follow us:@SinChewPress on Twitter|SinChewDaily on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