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媒文章:欧洲已沦为华盛顿工具

西尔维娅•卡托里

阿拉伯世界发生动乱4个月以来,欧洲一直在追随美国,导致其自身利益受损。欧洲的态度表明,西方战略思想依然受殖民思想所摆布, 深深打着美国的烙印。欧洲国家盲目追随华盛顿的决策,而华盛顿的行动基础建立在两个不可改变的原则之上,即控制阿拉伯国家的石油和保护以色列。

局面失控或让欧洲受损

美国对利比亚和叙利亚以及也门和巴林的蓄意干涉正是出于这个目的。在也门和巴林危机中,沙特势力增强的首要意图在于维持西方霸权和保护这个伊斯兰教瓦哈比 派王国的地区地位。事实证明美国所谓支持叙利亚民主和改革言论的虚假性,沙特王国是所有政权中最反对民主和最独裁的政权,这里是伊斯兰教瓦哈比派恐怖主义 思想的发源地。

美国正再次利用这个恐怖派别对付叙利亚。但欧洲“杰出”的分析家们却没有想到,这个恐怖势力一旦失控,就会调转枪口对准地中海的另一侧,从而破坏欧洲25年来实行的安全理论原则。

更为严重的是,叙利亚复杂多样的宗教和民族意味着一旦它陷入动乱之中,就将是流血暴力冲突轮回的开始,结果会使宗教和民族少数派面临灾难,这是欧洲专家和决策机构没有考虑到的一个方面。

欧洲当前立场主要考虑的是以色列的作用。美国则在与穆斯林兄弟会勾结,试图迫使大马士革与意在分享权力的穆斯林兄弟会叙利亚分支进行对话。按照美国人的打 算,穆斯林兄弟会进入叙利亚权力中心将为以色列带来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小的阻力。在情况有利的前提下,奥巴马政府将开始与叙利亚或伊朗的谈判,以便在美国部 队今年12月撤出伊拉克之前使以色列的安全得到保障。

欧洲沦为华盛顿工具

在叙利亚问题的处理上,欧洲似乎只是华盛顿的工具。欧洲人不承认目前发生在叙利亚的不是革命而是由少数人组织的,尤其是受穆斯林兄弟会操纵、受极端分子鼓 动的分散的示威游行这一事实。正因为此,叙利亚非但没能进行服务于人民利益的改革,还因为受企图利用和平示威者和被野蛮杀害军人的尸体来分裂国家和挑起分 歧的势力控制而爆发了战争。可以向法国总统萨科齐提出这样的问题:作为国家元首,该怎样对待分裂势力?美国在该地区的盟国接二连三地派遣使者到大马士革, 劝说叙利亚政府结束与德黑兰的联盟、停止支持伊拉克、黎巴嫩和巴勒斯坦的抵抗活动,这样就能结束叙利亚国内的动乱。

但是华盛顿及其盟友和代理人又一次选择削弱叙利亚,因为叙利亚总统决定继续改革,同时严厉打击那些蓄意反对国家团结的人。如果能够渡过这次危机,叙利亚将得到巩固并且将一一清算那些试图分裂国家的人。

属于叙利亚自由派或者左派的不同派别和人士参加反对当前政权的示威活动,试图让人们相信他们对当前形势的决定性影响,并要求得到外国势力的支持。事实上, 由国内外持不同政见者挑起的运动已经变成对军队和安全力量血腥攻击的屏障,造成军方数十人死亡和数百人受伤。数百名平民同样因为这些派别而惨死,他们将平 民拖入这些渗透了极端武装分子的示威活动中。

寻找借口以削弱叙利亚

目前发生在叙利亚的运动与自由派或者左派提出的改革没有任何联系,极端分子把他们当做街垒,肆意制造屠杀,大肆破坏国家的政府和机构。

所谓追求民主并且声称爱国的反对派不能对发生的现实视而不见。也就是说,他们不能否认穆斯林兄弟会在其中的主要影响,美国、沙特和卡塔尔为消除叙利亚在中东的抵抗作用,支持穆斯林兄弟会。

因为当前事件导致的叙利亚内部平衡空缺将会造成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削弱叙利亚在阿拉伯与以色列的冲突中的地位,二是让穆斯林兄弟会收服持不同政见者。西方 坚持向叙利亚政权施压,其目的是希望它与穆斯林兄弟会和2005年在萨阿德•哈里里和沙特王储苏尔坦的资助和支持下结成统一阵线的持不同政见者进行对话。

左派和自由派应该明白,在国家被削弱之后,当中央集权不保、内战不可避免,这个阵线接下来的目的就是瓦解左派和自由派。内战可能会持续数年,让国家的改革和现代化梦想变得遥遥无期。类似的事情在上世纪70年代曾在黎巴嫩发生过。

现在真相已经大白。借助民主和改革的名义,西方想要叙利亚在阿拉伯与以色列的冲突中作出让步,恐怖主义极端分子想要获得权力并不惜为此毁坏国家并杀死三分 之一的叙利亚人,另一些人是真的想要巴沙尔•阿萨德总统已经表示要进行到底的……真正的改革。现在牌已经发放到每个负责人手中, 道路自选。叙利亚政权已经做好了自己的选择:在进行改革的同时坚决反对试图破坏国家的人以维护国家团结。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378期,摘自2011年5月27日《参考消息》)

登入为: admin
2010年妙文共享/欧洲已沦为华盛顿工具.txt · 上一次变更: 2011/06/21 00:12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Donat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Driven by Doku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