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民主:富人有富人治富人享

戴维•布鲁克斯

在美国最富有的人看来,如果民主被定义为“富人的福祉就是美国的福祉”,那么它就是一个美好的概念,他们愿意拿出数以百万计的资金来保障这一概念是赢得大选的概念。

财富过度集中

美国两党候选人的竞选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得到了最富有群体的资助,这就保障了不管谁赢得大选,获胜的都是富人。

从诺贝尔奖得主、经济学家约瑟夫•施蒂格利茨、资深记者比尔•莫耶斯、分析家诺姆•乔姆斯基到摇滚歌手布鲁斯•斯普林斯汀,很多人都多次表示,财富的过度 集中以及严重的经济不平等正在威胁着世界上最强大的民主。不平等现象已经达到192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1%的人口控制着国内财富的40%,而贫困、饥 饿、平均收入等所有指数都持续恶化。莫耶斯透露,在所谓的复苏第一年所创造的收入中,93%被1%的人口掠走。不仅如此,在现代史上从未出现过像现在这样 的情况,即占人口1%的最富有人口是如此巨额财富的主人,却缴纳如此少的税收。

所有这一切都是近30年来逐步实现的,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人担任总统。或者说,这是两党的成果,或者用官方语言来说,这是民主的成果。

1%俱乐部

实际上,当某个政治家胆敢提及这一美国现代史上最具决定性的事实时,富豪们就会指责这些批评人士是反民主的,是社会主义的,是谋求挑起阶级战争的。

贝拉克•奥巴马曾经很谨慎地谈到了这个问题,首先肯定了自由市场制度是美国繁荣的推动力,但指出要想恢复美国梦,政府和私人部门应该为中产阶级创造更多的机会,略微提高对富人的税收。

作为回应,曾经在2008年大选中给予奥巴马更多支持的华尔街的一些大亨现在对奥巴马进行惩罚,为他的对手、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提供巨额资助。毫无疑问, 罗姆尼是1%俱乐部的成员。他们认为,政府是繁荣的障碍,他们自己才是就业和整个国家繁荣的创造者。两名总统候选人以及任何其他政治家都没有质疑造成这种 不平等的制度。

其中一个原因是,大部分政治高层人物都属于1%俱乐部。据统计,2010年一名众议员的平均财富是590万美元,参议员是1310万美元。另一个原因是,几乎所有人都要依靠这1%的人才能当选。

记者克里斯蒂亚•弗里兰撰写了一本关于富豪的新书,题为《新全球超级富豪的崛起与其他人的衰落》。她在接受莫耶斯采访时指出,精英们喜欢认为自己正在为集体利益而行动,尽管他们都是在为个人利益服务。

弗里兰指出,奥巴马和他们的思维方式是一样的,他是一个为当今富豪们所接受的技术专家治国论者。他们喜欢他这一点,也正是因为如此,在2008年奥巴马颇受富豪们青睐。

抵抗的苗头

但出现了抵抗这一切的苗头。实际上,“占领华尔街”运动就与此有关。威斯康星和俄亥俄州的公务员抗议余波未平,本月世界上最大的商业企业沃尔玛公司在50 年历史中也第一次感到害怕,达拉斯、迈阿密、华盛顿、洛杉矶和伊利诺伊等地的沃尔玛员工纷纷举行罢工,要求改善劳动条件。

奥巴马的竞选活动不得不涉及这种不安情绪,甚至争取到了摇滚歌手布鲁斯•斯普林斯汀的支持。斯普林斯汀正在宣传他的新专辑《Wrecking Ball》,专辑中的歌曲恰好都是表达对于银行家及其同伙窃取民主和普通人梦想的愤怒之情。“现在,这个国家的财富分裂日益严重,利润越来越流向1%的手 中……”

但是当高盛公司等金融企业实现史无前例的利润,每6个美国人中就有一名穷人和一个挨饿的人,面对一个越来越不平等的国家现实,“我们所有人在一起”并不是 一个所有人一起高歌的大合唱。在距离总统选举还不到三星期的时刻,所有关于民主的花言巧语都与现实形成了反差,现实是,现在的民主是一个富人有、富人治和 富人享的民主。换言之,这是一个富豪民主。

(《环球视野》摘自2012年10月23日西班牙《起义报》)

链接:美式民主缺陷逐渐显现(牛新春)

四年一度的美国大选今又登场,照例全世界媒体被它牵着鼻子团团转。由于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美国大选被普遍当成西方民主的样板,美国以往的成就为它罩上了光环。实际上,经过200多年的演进,美式民主积累的问题正慢慢超过它带给美国的推动,一些重要缺陷逐渐显现。

尽管世界各国对民主的定义五花八门,但是对于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还是有共识的。一个民主政体应当具备“四项基本原则”:人民主权、多数统治、政治平等和政 治参与。恰恰在这四个方面,当代美式民主都面临很大问题,正如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罗伯特•多尔所说,“美国的政治不平等在持续恶化”。

首先,选民太多,代表顾不过来,人民主权原则大打折扣。美国刚建国时,一个众议员代表的选民不超过3500人,到 1800年美国一个众议员代表5万选民,相当于中国内地的一个小县城。而根据2010年的美国人口普查结果,现在一个众议员要代表70万选民。这样的议员 显然只能供选民敬仰,要他代表选民为选民办事很难。有人建议,一个议员代表的选民数控制在5万人比较合理。若此,美国众议院需要6000多位议员,会还怎 么开呢?

第二,由于权力制衡,多数统治原则受制约。根据多数原则,超过一半的人同意,在宪法允许的范围内,这件事就可以了。但 是美国政治实行重重叠叠的制衡原则,多数人同意根本办不成事。一个提案要获得通过必须参议院、众议院、总统都点头才行,三家之间可以互相制衡,参议院和众 议院内两党之间又可以制衡。在这三家重要机构中,只要在其中一家掌握一半以上的席位,也就是说只要掌握大约1/6的权力,就可以让5/6的人干不成事。

第三,金钱对选举的影响持续扩大。美国虽然是一人一票,但每个选民手中的票份量很不一样。选举要花钱,关键是这些钱由 谁出。政治学家早就认识到,这些钱应当由公共财政出,而不能由私人和企业出,以防他们掌握过多的政治话语权。而美国对金钱政治的容忍度可能是全世界最高 的。上届美国大选总耗资据称达530亿,今年再创新记录已成定局。这样的结果是普通选民离决策越来越远,权势阶层离权柄越来越近,最终导致民主制度失灵。 权势阶层不仅可以在经济、社会上发挥主导作用,而且把特权扩展到政治领域,使国家平衡的最后一道防线失守。由此带来的现象是:今天的美国处在资本主义原始 积累以来贫富差距最大的时期,非法移民、医保、养老、教育等涉及国计民生的大事久拖不决。

第四,从选民投票的过程来看,美式民主失灵的程度更甚。一个选民获得准确、完整的信息,有能力做出正确判断,是有效投 票的前提条件。否则,投的就是一张无意义的票。而在今天的美国,当现代传媒让信息传播更快捷的同时,信息的质量却大大下降,《华盛顿邮报》将大选称作“说 谎比赛”。候选人为了讨好选民都在说大话、假话和空话,一而再、再而三地把美国经济不好的责任推给中国,美国选民又怎么能得到正确全面的信息呢?

美国民主的故事至少说明一个道理,即民主化永远在路上,它好似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民主这条路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资格教育别国,任何一个国家也不用妄自菲薄。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502期,摘自2012年10月30日《环球时报》)

登入为: admin
2012年妙文共享(4)/美国民主:富人有富人治富人享.txt · 上一次变更: 2012/12/19 15:30 通过 admin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Donat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Driven by Doku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