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论毛泽东“两个务必”思想的政治激励功能

黄德林 徐伟 

摘要:“两个务必”思想在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具有重大理论研究价值和意义。本文从激励和政治激励概念出发,深入分析了“两个务必”思想的政治激励功能,阐述了“两个务必”思想政治激励功能的当代价值,并对这一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胜利、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的重大历史关头,1949年3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全党:“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段论述后来被正式概括为“两个务必”思想,这一思想对于加强执政党建设、保证中国革命的胜利、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后,2002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带领中央书记处一行前往西柏坡。在西柏坡会议旧址,胡锦涛同志不仅重温了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而且还向随行人员和全体党员干部倡导要牢记“两个务必”,更加显现了“两个务必”思想的当代政治伦理价值。
 一、激励与政治激励的科学内涵

什么是激励?什么是政治激励?这是研究“两个务必”思想政治激励功能必须首先明确的问题。

激励是当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激励理论是现代西方行为科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是个体行为研究的核心问题。它从分析人的行为人手,根据人的需要设置一定的目标,并通过目标,使人们出现有利于组织目标的优势动机,按组织目标所要求的方式行动。近年来,激励理论与方法被广泛运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实践证明,激励理论与方法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

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人的作用的发挥和人力资源的利用程度,直接关系到组织目标的实现程度。激励就是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简单地说,激励也就是调动积极性的过程,就是激发、鼓励的意思。激励的本质就是激发人的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

政治激励是激励的一种特殊类型。一方面,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来看,政治激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职能就是激发人们的积极性,鼓励人们努力学习、工作、劳动,对他们的良好言行给予肯定的评价和各种形式的奖励,用以巩固和发展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更好的成绩。政治激励主要是通过系统理论教育、政治荣誉表彰和提高政治待遇等方式实现这种职能。

另一方面,从当代政治学来看,政治激励与政治教育都是政党的基本功能的外在表现,是政治社会化的一种有效手段。当代政治学认为,政治社会化就是政治文化学习和传播过程。政治社会化途径和方法有很多种,政治激励与政治教育都是有效的方法。政治激励主要是通过传播政治思想,引导政治成员实现预期政治目标。

基于激励的含义和以上理论探讨,笔者把政治激励定义为:一定的政党或政治组织在其特定的政治活动过程中,通过系统传播政治思想,运用精神或物质的各种手段,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政治意识形态教育,引起其内部的心理和思想的变化,激发其成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产生所期望的行为反应,从而加强、引导、维持其成员达到政治目标的活动或过程。

二、“两个务必”思想政治激励功能的历史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与逻辑是一致的,“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历史的东西是逻辑的东西的基础,逻辑的东西则是历史的东西在思维中的再现,因此,逻辑的进程与历史的进程具有内在统一性。同样,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与激励和政治激励的科学内涵的发展是一致的,也具有内在统一性。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创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学,建立了一整套中国特色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原则、方针、原则、内容、方法、作风和制度,并形成了优良传统作风。“两个务必”思想就是这种优良作风的系统总结和理论概括。它科学总结了我党历史经验,凝结升华了中国革命精神,创新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具有长远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强大的实践教育功能。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阐述,这一思想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在伟大的成就面前,党内一部分同志可能会骄傲起来,贪图享乐的思想可能滋长,不愿意再做艰苦的工作,如果不坚决防范和克服这种情绪,党的事业就不能继续向前发展,甚至会失败。二是,不论我们党取得什么样的成就,都必须长期艰苦奋斗,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和宗旨,不断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样我们党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证明,在一定时期结合形势任务加强党内教育,通过大力发挥政治激励的作用,激发全体党员革命斗志和工作热情,永远保持优良传统作风,警惕和防止资产阶级不良思想和作风干扰侵蚀,推动党的建设,是我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

首先,“两个务必”思想激发了全体党员的强烈的革命斗志。“两个务必”思想体现了积极进取不断革命的精神,这种精神贯穿于党中央领导革命斗争的全过程,成为夺取全国胜利,迎接解放,战胜困难,开展建设的强大理论支撑和精神力量。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两个务必”思想的核心,是我们党为人民利益英勇奋斗历程中形成的制胜法宝。纵观我们党的发展历史,就是一篇艰苦奋斗、谦虚谨慎的波澜壮阔的革命奋斗史,就是“两个务必”思想政治激励功能的具体发挥史。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经常面对敌军天上飞机的侦察轰炸,地下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爬雪山,过草地,遭遇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艰难险阻,终于冲破敌人的重重围困,粉碎了敌人剿杀的阴谋,胜利到达了延安,为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石。毛泽东总结到:“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机关,它的干部,它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长征路上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惊天动地的战歌,是激励每一个共产党员奋勇前行中永不熄灭的灯塔。延安时期,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看到党政机关冗员较多,增加人民群众的负担,影响办事效率,就向党提出了“精兵简政”的建议,而得到毛泽东的赞赏和肯定,很快就被采用,并说到:“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这件事体现了我们党不骄不躁、谦虚谨慎的作风。

其次,“两个务必”思想加强了全体党员的良好的作风教育。“两个务必”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以一种英勇奋斗、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克勤克俭、敬业献身的人格形象和力量,影响并激励了广大人民群众。在硝烟纷飞的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打硬仗、打恶仗、打大仗,敢于拼死肉搏。失败了,擦干身上的血,再爬起来;胜利了,不骄不躁,为新的胜利,再接再厉。他们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敢于吃苦的优良作风,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在长期的思想作风改造中,中国共产党人为了群众利益,为了国家的强盛,勇于解剖自己,善于克服自身各种各样的问题,使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格形象不断走向高尚,走向纯洁,走向文明。用自身的模范实践,凝聚着人心,感召着群众,实现了中华民族人格形象的再塑和再升华。焦裕禄、孔繁森、沈浩等一大批优秀中国共产党人的感人事迹都是共产党人优良作风教育的结果,都是“两个务必”思想政治激励功能的具体展现。

再次,“两个务必”思想巩固了全体党员的共同的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人们的社会主义意识不可能自发产生,而必须从外面灌输,不进行革命理论的灌输就不能使群众认识真理,提高思想觉悟,就不可能把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变成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因此,利用多种渠道与形式向广大党员和群众灌输无产阶级的政治观、思想体系、道德规范,形成共同的思想基础,同心同德完成无产阶级政党的奋斗目标,这是建立政治激励机制的基础。纵观中国共产党89年的光辉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坚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就是因为始终十分重视加强共同思想基础建设。毛泽东强调党要有“共同语言”,社会主义国家要有“统一意志”,讲的是共同思想基础建设;邓小平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要团结起来、组织起来,一靠理想,二靠纪律,否则建设就不能成功,强调的也是要加强共同思想基础建设;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强调的还是共同思想基础建设;胡锦涛同志多次指出,要增强“民族精神”,巩固“精神支柱”,形成“共同理想信念”,强调的仍然是共同思想基础建设。实践证明,要把党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需要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两个务必”思想教育和激励全体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发扬百折不挠的斗志,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增强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保持艰苦奋斗的革命意志和革命品格,打牢了全体党员干部的共同思想基础,坚定不移地在工作中贯彻落实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扎扎实实、踏踏实实地工作,不断为党和人民建立新的业绩。

“两个务必”政治激励思想是对我党在长期艰苦革命战争年代政治激励思想的发展和创新。在井冈山时期,部分党的干部群众面临的是“红旗到底能够打多久”的困惑和信心缺失。面对这种情况,毛泽东分析了中国革命面临的内外形势,充满信心地激励全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抗日战争开始的时候,对抗日战争的前途,党内、国内出现了“亡国论”和“速胜论”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毛泽东基于对中国国内形势和国际环境的分析,指出:抗日战争不会速胜,抗战的过程将是持久的和艰苦的,但是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人民。“论持久战”对中国抗日战争过程的分析和前景的推断,极大地激励了全党的斗志。而“两个务必”思想提出的背景与前两个时期截然不同。这个背景就是中国革命占据绝对优势、即将取得全国革命胜利,需要激励的不是必胜的信心和旺盛的斗志,而是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谦虚谨慎的作风。“两个务必”思想对于当前处于执政党地位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尤其具有巨大的价值。

三、“两个务必”思想政治激励功能的当代价值

“两个务必”思想是我党高超政治智慧和艺术的充分体现,更是我党在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时必须遵循的重要思想方法和行为准则。

党的建设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当前,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适应的。同时,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特别是要充分发挥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掌握科学理论,创新方式方法,增强解决现实问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激励方式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而政治激励是最高层次的激励,“两个务必”思想的政治激励对于解决党内现实问题,加强执政党建设,推进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划时代指导意义。

第一,“两个务必”思想是实践当前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两个务必”思想与科学发展观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两个务必”的核心是密切联系群众,都体现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我们党在理论创新上的先进性,“两个务必”思想反映了我们党在作风建设上的先进性。只有努力做到“两个务必”,才能深刻理解和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才能更好地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第二,“两个务必”思想是实现当代共产党人科学价值的需要。这种价值就是教育激励共产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强化共产党员的党性,打牢全体党员共同的思想基础。加强党内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不仅需要党员干部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更需要自觉加强党性锻炼,这就迫切需要发挥“两个务必”思想的政治激励功能。广大党员干部应在艰苦的工作实践中不断加强党性修养,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公仆意识和“两个务必”意识,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努力改造主观世界,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崇高的理想追求。同时,坚定为党和人民利益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信念,提升谦虚谨慎的精神境界,做到政治上清醒,工作上勤奋,作风上朴素,生活上廉洁,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使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成为自觉的行动,成为永远不变的精神风貌和政治品质,使党在执政为民的实践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两个务必”思想是强化当下党风建设的需要。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艰苦奋斗,心中装着人民群众,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能保持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增强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才能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坚持“两个务必”,大力发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坚持反腐败斗争,搞好党风廉政建设,才能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经受住执政考验,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党的事业永葆生机和活力。

综上所述,“两个务必”思想的政治激励功能,就是通过其自身思想价值,运用理论学习、宣传教育等方法,激发人们履行政治责任的自觉性,激发和鼓舞人们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艰苦奋斗和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价值观,激励人们团结、奋进、求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把远大抱负同埋头苦干、诚实劳动、岗位奉献结合起来,脚踏实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8―1439.
[2]蒙秋明,激励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3):5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
[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5.
[5][7]胡锦涛,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N],人民日报,2003-01-03(1).
[6]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0.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682期,摘自2011年第1期《毛泽东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