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讚賞砂拉越州首席部長阿德南,因為像這樣開明和包容的政治人物在西馬已經是鳳毛麟角。
阿德南的特質與胸襟和西馬政客有很大的落差。譬如,巫統八打靈再也北區署理主席莫哈末阿茲里日前就指華小已成為反對黨散播種族情緒及反政府的溫床,因此他提議今年11月舉行的巫統代表大會辯論是否應“廢除華小”的課題。
阿德南卻說,西馬有一些人,指華校沒有任何作用,政府應該關閉所有華校,這種言論是愚蠢的。
土著權威組織促請政府不可撥款給不同源流的學校及不可承認獨中統考文憑。
阿德南卻說:“若我有權力,我會承認獨中統考文憑”。
此外,阿德南也首開先例,撥款300萬令吉給砂拉越州14所獨中。
在阿德南眾多開明言論中,他反對叫華裔為外來者,最能彰顯一個馬來西亞的精神。
馬來亞已經獨立57年,馬來西亞也已成立51年,國家發展到現階段,全體馬來西亞人都屬於同一個命運共同體,為何還要再分彼此?
大家都是土生土長的大馬公民,國家土地也如此遼闊,難道容不下其他同胞?
擁有這種愚蠢思維的不只是極端的非政府組織,也包括前部長和前法官。這些政治人物在內閣當官時,維護多元種族社會,卸任後就換了另一張嘴臉;一些前法官在任時,也是滿嘴公正正義,退休後卻變成種族分子。
民政黨已經凍結柔佛巴力士隆區部黨員陳來順的黨籍,其他國陣成員黨也應該採取同樣堅決的行動對付在任何場合發表種族極端言論的黨員,以遏止排他情緒的蔓延。
國內出現越來越多極端和保守言論,包括主張關閉華小、禁止啤酒節等等,反映排他情緒已逐漸影響人們的思維,包括公務員。
舉個例子,首相署部長南茜蘇克利在國會的書面答覆(政府不援引煽動法令對付土權主席依布拉欣阿里)是由政府官員所準備的,這顯示一些公務員也受到荼毒。
在別有居心的政治人物和報章的推波助瀾下,種族和宗教的排他情緒和觀念已經找到落地生根的土壤,它們會慢慢滋長成為排他主義;一旦排他主義形成洪流,將是國家的危機。
和諧是多元文明與宗教共存共榮的方案,但是排他主義缺乏包容、抗拒宗教之間的對話,它遲早會和政府推崇的多元主義爆發矛盾。
排他主義也會帶來保守,譬如土權雪州分會表示,各種邪惡氾濫,如賭博中心、妓院、啤酒節及摸狗節成為吸引人的力量,造成龍捲風可能會在我國“定居”。令人擔憂的是,很多人開始相信這種荒謬的說法,進而抗拒自由開放。
不可否認,排他主義是一種缺乏自信和安全感的表現,進而把其他人視為威脅,甚至把自己的權益無限放大,讓排擠他人的行徑變得很正當及合理。
民眾的思考能力下降,讓排他主義和其他極端主義一樣,有了擴張的空間。事實上,奉行排他主義的非政府組織逐漸增加,而且開始主導輿論。
環顧全球,任何出現種族和宗教紛爭的國家,經濟都相對落後,只有走向開明、具同理心,我們才可能成為先進國。
印尼新任總統佐科威將抑制種族和宗教極端主義,緬甸經濟也開放,若大馬陷入種族與宗教的泥淖中,無法自拔,大馬將無法面對激烈的競爭,遲早會被KO!
(星洲日報/風起波生‧作者:林瑞源‧《星洲日報》副執行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