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自由主义政治泡沫的幻灭

沈逸

2011年经历了“阿拉伯之春”、“伦敦之夏”、“华尔街之秋”,以社交网络为代表的网络新应用展现了巨大的组织、动员能力,被认为是一种全新的政治力量。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网络政治泡沫在迅速消散。

所谓网络政治泡沫,是指建立在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基础上,对通过网络技术组织实施各项活动的政治影响力的乐观估计。其基本特点,是将网络技术看作某种“魔术 子弹”,相信它对于不符合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尤其是不符合以欧美发达国家国内政治安排为标杆的各类国家,足以产生“一击致命”的神奇效果。这种解释框架认 为,单独依靠互联网技术,借助传播特定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借由非政府组织策划实施“和平”的社会抗争运动,就能实现政权更迭,推动民主的扩散。

一如金融泡沫,这种网络政治泡沫,也经历了一个长时段的过程。凑巧的是,2011年是苏联解体20周年,网络政治泡沫在此期间经历了一个从酝酿、发展、爆发,最后趋于破裂的梯次发展过程。

理解网络政治泡沫的发展,有三个重要的角度:从意识形态角度来说,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正是以苏联解体作为契机,迅速占据国际社会意识形态舞台的;1995年 美国国防部出台的《互联网战略评估》秘密报告,强调了互联网在情报搜集、反情报搜集、推动民主观念扩散、实施心理战方面所具有的战略价值。从技术手段和网 络基础设施扩散来说,进入21世纪,Web2.0技术和应用的大量涌现,为实现网络政治提供了技术支撑。从传播角度来看,网络政治效用之所以深入人心,不 是互联网一枝独秀,而是来自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动炒作。

套用股票市场的术语,这一轮网络政治的“行情”,最早可以追溯到2009年伊朗总统选举之后出现的政治动荡和骚乱,之后经历了谷歌公司撤离中国内地事件的 波动,遭遇了“维基解密”电报门的冲击,于突尼斯找到了爆发点,在埃及推翻穆巴拉克政权的过程中达到最高点,但很快就在巴林、利比亚、伦敦、华尔街、埃及 选举中连续遭遇相当的挫败,并最终趋向回归基本面。

巴林珍珠广场示威人群遭遇当局实弹镇压,西方媒体基本不谈如何在巴林这个美军第五舰队司令部所在地实现民主化的问题;利比亚的街头抗争演变为长达8个月的 武装冲突;伦敦发生全城骚乱,卡梅伦首相考虑“关闭社交网站”;“占领华尔街”被当作一次不重要的示威运动被美国媒体忽视。2011年11月埃及国内开始 的三阶段选举可以看作是网络政治泡沫最终破裂的一个指标:“埃及青年革命联盟”输掉了选举。能够借助信息传播、鼓励人们上街的网络政治,却在投票中失败 了。这也是网络政治泡沫的核心特征所在:有限性。网络空间的发展确实挑战了传统的游戏规则,但这种挑战是有限的,真正起作用的是传统政治结构。真正的考验 和挑战,依然是国际体系的结构与政府能力。

作为一种催化剂和放大器,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个体与集体的力量对比,但这种改变并非颠覆性的。我想,亚里士多德的警句“政治,就是让人过上善的生活”,应该可以为思考网络政治,因应挑战,提供一个基本起点。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431期,摘自2011年12月31日《环球时报》)

登入为: admin
2012年妙文共享/网络自由主义政治泡沫的幻灭.txt · 上一次变更: 2012/02/21 16:54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Donat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Driven by DokuWiki